摘要: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新华社记者李斌、魏梦佳、刘苗苗联袂撰写的《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已经面世,本书聚焦北京大学,深度访谈林建华、陈堃銶、楼宇烈、叶朗、袁明、姚洋、陈春花、董强等8位著名教授、学者,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学问的世界。真诚做学问,需要有经历痛苦的勇气,不惮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进入学问的深层境界。

原标题:与北大学者面对面探讨“学问”的味道

做学问是艰难的,这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教育又是人类尖端的学问,未经历艰辛的学人是不会结出果实的。所以,做学问的经历有时会很酸很酸,超越常人所能承受的辛酸。

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新华社记者李斌、魏梦佳、刘苗苗联袂撰写的《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已经面世,本书聚焦北京大学,深度访谈林建华、陈堃銶、楼宇烈、叶朗、袁明、姚洋、陈春花、董强等8位著名教授、学者,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学问的世界。从他们的侃侃而谈之中,可得知当今中国的教育形式,各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他们各自的生命体悟。他们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他们的治学方法各有精妙之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体味到学问的“味道”,能感受到他们对学子、对教育、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做学问的人心中通常是没有敌人的,他的敌人就是无知、愚昧。他试图为社会带来更多光明,为人类带来更多幸福,真诚做学问需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需要亲身体验人间的痛苦,才能辨别何为幸福、何为文明。真诚做学问,需要有经历痛苦的勇气,不惮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进入学问的深层境界。

面对时代不断提出的关于学问的重大课题,《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一书采访的北大学者勤于思考、敢于直言,将一腔热血、拳拳之心化作呼吁、建议。他们直面教育方面的尖锐问题,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重要的历史使命,要下功夫去研究和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坎坷、不易之后,他们仍有这份坚持和执着,保持学者本色、赤子之心,令人动容。品味书中的每位学人,其学问之智、品格之仁、探索之勇、求新之奋、坚守之毅、创造之奇、包容之雅、责任之强、思想之光、智慧之芒,都足以给人留下长久、反复的回味,令人感佩。

通过阅读这本《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如果您有机会做学问,这将是难得的导引。即便您不以做学问为职业,那些被访谈者原汁原味的人生经历,原本就是超越时光、跨越行业的关于人生的“学问”,善于分享便知奥妙无限,哲理丰富,回味无穷,乐趣无边,受益也必定良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