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街道南美社区石榴巷2号楼

曾经破旧不堪的楼道

如今已经焕然如新

这栋楼的居民高兴极了

逢人便说:

“社区营造模式让我们尝到居民当家做主的甜头”

改造后↓

改造前↑

近年来,狮山街道坚持“一核多元 元元有核”的基层治理理念,突出“因地制宜 多元共治”的工作模式,通过社区党委搭台,居民协商讨论,共同经营文化活动,保育地理环境,营造美丽街区,构建“人、文、地、景、产”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自治生态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微自治”营造安全楼道

狮山街道老旧小区多起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物业管理的缺失,居民楼的防盗大门损坏后形同虚设、闲杂人员自由出入,如南美社区石榴巷2号楼梯扶手上的支撑钢筋跟楼梯脱离,扶手板也随时脱离,且1-7楼没有楼梯灯照明,顶楼及一楼经常有杂物堆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改造前楼道里杂乱的电线

“为从根本上为社区居民营造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居民更加懂得珍惜改造成果,针对石榴巷2号楼旧楼道,社区党委推出‘微自治’社区治理模式。”南美社区党委书记严尹谷说。

改造后干净整洁的楼道

“微自治”社区治理模式,即:社区党委穿针引线,居民自筹资金,让居民自己当家做主,把原有的‘美丽家园政府造’转变为 ‘我”的家园“咱们”造,带动居民凝心聚力,从而使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居民集资 旧楼道焕然一新

7月初,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和居民代表积极推动“微自治”模式,石榴巷2号共28户业主提出了自筹资金翻新楼道的想法。随后,石榴巷2号召开三次协商大会,表决采纳由每户出资1900元,对楼道进行翻新。楼道的改造施工全程由业主代表负责监管,业主代表黄燕负责收取各户改造资金,社区党委负责改造项目总体协调,并于8月1日正式动工。

居民召开前期调研大会

集资过程中,有三户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不能全额集资。面对这一窘境,严尹谷由社区书记变身“公关经理”,对好沟通的居民,她亲自上门讲解此次社区营造模式,对有些不好沟通的居民,她就让这位居民的好友先垫钱,然后再由这名好友说服这位居民。

街道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实地走访

楼道改造期间,严尹谷不厌其烦,经常一天往2号楼跑3-4次,与居民商讨如何能更好地完成工程。8月底,改造工程竣工。据了解,在这次‘微自治’营造项目中,南美社区党委没有参与任何与金钱和工程有关的事宜,社区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是咨询师,专门帮忙解答相关政策问题,真正做到居民当家做主,政府协作把关。

星级管理 老旧小区美起来

崭新的楼道需有一套好的管理方法。为强化日后楼道管护工作,居民协商制定出楼道营造的“五星”标准,打造整洁、通畅、安全的美丽家园。近期,居民们通过每户轮值评比奖励的方式带动整栋楼住户参与管护工作,每月由一个家庭对楼道进行管护。

“我们还将对楼道门牌进行美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严尹谷说,“在每层楼以梅兰竹菊为基本花调,设计特色门牌,再添加其他特色花系,烘托出南美社区石榴巷2号楼居民的品格,营造好家风,弘扬正能量。”

狮山街道办相关部门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近年来,街道都比较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打造了‘狮山小美’系列工程,广受居民欢迎。此次试水仅是对‘五星楼道’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接下来将在其他老旧小区推行这一社区营造模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微改造‘绣’出美好家园,使老旧小区活起来、美起来!”

那么,到底什么是“五星楼道”呢?

↓↓↓

五星楼道——即:“和、洁、畅、安、新”:

♥“和”是相互熟悉、相处和睦、相互帮助、文明礼貌、邻里团结,整个楼组风气健康文明;

♥“洁”是楼容整洁,楼道公共环境(墙面、楼梯栏杆、过道窗)保持清洁,有适当的文化氛围布置;

♥“畅”是楼道通畅,公用楼道无乱堆物、无占用消防通道、无地下空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现象,楼道照明设施完好;

♥“安”是安全防范,消防设施完善,运行维护良好,住宅居民普遍有家庭防火意识;

♥“新”是开展各类特色楼栋文化宣传,如:科普、绿化、健康等,楼栋宣传氛围浓厚,形成新颖特色。

来源:珠江晚报 记者纪瑾

图片:狮山街道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