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大早,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水頭村民小組貧困戶胡爭紅和張志福便拉着15000斤蘋果到了安塞工業園區,將蘋果上了自動選果線,經過篩選與分級包裝,他們的蘋果以每斤4元的價格賣給了安塞高橋農業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比村裏沒有上選果線的蘋果每斤多賣了5毛錢。

“政府給我們貧困戶發放蘋果產業後整理明白卡,還多次上門宣傳政策,貧困戶可以免費選果和冷儲。這不,剛收了蘋果我們便來了。這機器選果就是好,分揀得又快又好,今年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呢!”胡爭紅數着賣到的錢高興地說道。

胡爭紅所說的“明白卡”是安塞區果業局爲涉果貧困戶發放蘋果產業後整理明白卡,寫明後整理的政策,使涉果貧困戶都成爲後整理明白人。今年,安塞推行了“送卡到戶、定向包聯、劃區分選、分級銷售、確保增收”的工作方針,建立企業聯農帶戶利益聯結機制,精準幫扶涉果貧困戶上線分選、冷儲等後整理工作,確保涉果貧困戶每斤蘋果增收0.3-0.5元以上,助力脫貧攻堅。

胡爭紅和張志福的增收是蘋果後整理給安塞果農帶來實惠的一個縮影。

蘋果產業是安塞區農業三大主導產業之一,蘋果種植覆蓋全區各鎮街,涉及果農21240戶86500人,蘋果總面積40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9萬畝,2018年產量達到15.1萬噸,產值實現8億元,全區農民人均蘋果產業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3.9%,山地蘋果產業已成爲全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今年以來,安塞區根據市委五屆三次全體會議提出的蘋果產業後整理工作要求,出臺了《關於加快蘋果產業後整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並從蘋果分揀分選、冷鏈運輸、精深加工、可追溯體系、宣傳營銷、品牌創建等6個方面出臺了13條支持政策,同時,區政府補助、貼息、獎勵涉果企業、合作社蘋果產業後整理專項資金1482萬元,結合區情實際,狠抓蘋果分揀分選、冷藏冷運、品牌營銷、精深加工、宣傳推介、市場開發等一系列蘋果產業後整理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安塞區5條選果生產線已全部建成投用;建成冷藏、氣調庫5座,儲藏能力達2萬噸。安塞隆鑫果業等5個企業、合作社已正式獲得“延安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授權證書,累計設計、使用包裝箱21款15萬套。今年建成了高橋鎮、沿河灣鎮(安塞隆鑫果業有限公司)2個產地交易中心;在廣州白雲區、荔灣區、南海區新建的3個蘋果直銷店已建成,並投入運營。(馬志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