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德國電影節明天就要在北京開幕啦,還沒買票的影迷盆友們看過來~~

這次電影節將在北京和成都兩個城市舉行,爲期三週,一共展映12部近兩年出品的優秀德國電影,類型題材非常豐富,包括一些電影節大熱影片《隱形同盟》《憑空而來》《西部》等,非常值得一看。除了展映外,電影節還有不少重德電影人對話交流活動。

今年電影節的購票方式也很人性化,既可以在展映影院現場購票,還能通過淘票票、貓眼和百老匯在線買票。不過因爲場次有限,建議大家提前購票,做好觀影安排哦。

接下來爲小夥伴們介紹本次影展最值得看的六部影片。

《隱形同盟》

這是今年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也是該片第一次亮相中國,屆時影片導演、編劇兼製片人的克勞斯·萊福也會親臨現場。

1943年2月,德國納粹政府宣佈首都柏林已經“清除了猶太人”。此時此刻,有7000名猶太人藏在閣樓和地下室裏,以僞造的身份心驚膽戰地過日子。最終有近1700名猶太人在戰時柏林的恐怖氛圍中活了下來。

《隱形同盟》講述了四位至今仍健在的歷史見證者的這段經歷。他們的真實人生故事是影片最初的創作靈感,影片結合了戲劇形式的影像再現和對這些倖存者的精彩採訪。導演克勞斯·萊福以善用諷喻和選題大膽著稱,在片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正視這段“隱形的歷史”。

《基伯龍三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傳奇女星羅密·施奈德,曾以出演《茜茜公主》三部曲聞名全球,她和影星阿蘭·德龍最終錯過的傳奇戀情曾讓世人矚目。這位女明星年少成名,然而出道即巔峯,後續愛情婚姻也一直被認爲坎坷不順,最終44歲便因心力衰竭去世。

這部傳記片取材於攝影師羅伯特·勒貝克1981年爲羅密·施奈德做的一次拍攝和採訪,當時距“茜茜公主”離世只有一年,這也是她一生中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影片以黑白影像還原了當年那三天的傳奇採訪,手法極簡,率性真誠。女主角瑪麗·博伊默的精湛表演,讓羅密·施耐德彷彿復活於銀幕。

《憑空而來》

影片女主角有點類似之前的奧斯卡大熱影片《三塊廣告牌》,她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妻子和母親,結果其土耳其裔丈夫和兒子在一次炸彈恐怖襲擊中喪生,經查證,爆炸事件是由兩名德國“新納粹分子”策劃。她指認了兇手,但因爲證據不夠充分加上自己吸毒被律師質疑精神狀態,導致兇手逍遙法外。絕望之下,這位女主角展開了復仇計劃……

作爲一名土耳其裔導演,法提赫•阿金向來注重社會批判和政治平等,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鬥士”。這次他在延續個人風格的基礎上,將主題直指極右翼勢力,向世界傳遞了他的關注和擔憂。女主角黛安•克魯格更是貢獻了其職業生涯最佳表演,並憑本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西部》

這是該片繼平遙國際電影展、FIRST影展和歐盟電影展之後,第四次在中國亮相,足以可見這部影片的魅力。

電影故事發生在保加利亞的一處偏遠農村,講述的是一羣德國建築工人的鄉村施工生活。大量非職業演員對兩國底層男性的刻畫非常精準。影片平實靜默,導演以一種較爲開放模糊的態度對許多社會政治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千種方式形容雨》

這樣一個浪漫的片名,講述的卻是一個喪得不能再喪的故事。

電影男主角邁克把自己關在裏面,把無助的父親、母親和姐姐拒之門外。他並沒有生病,只是下定決心不想再涉足外面的世界了。在日本,人們把這樣的年輕人稱爲“蟄居族”。這樣的行爲在西方國家也逐漸蔓延開來。他的家人只能每天站在緊閉的門前等待、詢問、發火、絕望、指責、無視和期待,別無他法。

影片對蟄居族的態度沒有高高在上或者過於樂觀,在平和中流露出一絲淡淡的人文關懷。

《過境》

二戰期間,一位男子在戰亂中試圖逃離,他假借一位已自殺的作家的身份出境,卻在此後的陰差陽錯中,愛上了作家的妻子。是接受這份荒誕的愛情,還是繼續逃離?面對這樣兩難的處境,他該如何抉擇?

《過境》基於德國女作家安娜·西格斯撰寫的二戰同名小說改編,採用一種時空背景錯置的實驗手法拍攝,比如男主角在逃跑時居然路過了一家耐克商店,這種故意混淆年代的處理反而讓人耳目一新,看到不少對當下政治問題的諷喻。

最後附上完整排片表。

北京

成都

來源:藝綻 袁雲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