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marle今天公佈了2018年的三季報。公司在三季度共獲得營業收入7.777億美元,同比增長3%,實現的淨利潤爲1.3億美元,同比增長13%。報告期內,經調整的EBITDA爲2.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若剔除剝離業務的影響,則同比增長18%,連續8個季度實現了雙位數的同比增長。

在鋰業務方面,公司三季度的營收爲2.71億美元,同比增長0.6%。EBITDA爲1.14億美元,增幅同樣爲0.6%,且EBITDA利潤率輕微下降至42%。

營收的變化由兩個因素貢獻,分別爲產品售價提升約6%,以及產量下降約5%。也就是說,在170萬美元的絕對增幅當中,有1620萬美元是由於價格上漲導致的,可惜產量的下降抵消了價格的積極影響。

在產品售價方面,提價的驅動力爲電池級鋰鹽產品的價格增長;在產量方面,由於有三家工廠受意外因素的影響而停工,導致公司的短期生產能力下降。具體的情況是,Kings Mountain受颶風影響停產一週;中國的新餘工廠被當地部門突擊環境檢查,停工了兩週;另外由於電網癱瘓和純鹼運輸系統的線路故障,智利工廠停工了一週。

公司預計2018年的最後幾個月,鋰業務將繼續強勁增長,因爲電池級產品的需求保持旺盛而導致價格提升,並且公司的轉換能力也會持續提高。長期來看,由於新型鋰應用的推進以及各類電動汽車的普及,公司相信鋰需求將繼續增長。並且這種增長將受益於電池成本的穩步下降、電池性能的提升以及全球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激勵政策。

公司作爲全球首選的鋰合夥夥伴,擁有規模的優勢、多地域的供應能力、低成本的資源優勢、長期專注於執行的風險,使得與關鍵客戶的長期供貨談判大獲成功,因此公司對鋰業務的長期展望將得到有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上圖中2021年及2025年的最低供貨數量價格,將大於或等於2018年的平均銷售價格。

從各大鋰企的產能規劃以及供貨協議上看,氫氧化鋰的前景可以說是非常明確了。在擴產規劃方面,Albemarle畫了一個大餅。未來第一波擴產計劃將在2021年完成,新增8萬噸氫氧化鋰產能及4萬噸碳酸鋰產能。第二波擴產計劃將繼續6萬噸氫氧化鋰產能。

看到這裏,鋰先生Joe笑了。他認爲,這張圖裏面的數字毫無意義,都是“名義產能”而已。Alb的LaNegra二期工廠,僅試車階段就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所以到2021年,Alb的實際產量不會超過9.5萬噸。

回到當下,根據2018全年的業績指引,預期能實現營收10%-17%、EBITDA15%-19%的備考同比增幅。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的資本開支爲4.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88億美元明顯增長,主要投資在鋰業務的擴張上。

最後是三張報表的呈現。利潤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最後的最後,昨天路透社刊登了一篇關於Alb水資源使用技術的報道。去年9月,Alb宣傳自己擁有獨特的提鋰技術,能夠在不增加水資源使用量的基礎上,使鋰化合物產量增加三倍。可能是宣傳過火了,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紛紛要求審查更多關於這項技術的細節。

智利核能委員會(CCHEN)正是負責監管當地鋰銷售的機構。Alb的智利經理在3月份向CCHEN提交了提高生產配額的請求。CCHEN在5月2日要求Alb提供該技術的細節。在6月份的會議中,CCHEN認爲Alb並不能清晰地證明這項技術的有效性。通過查詢智利的監管文檔,Alb在後續的三個月內並未向CCHEN提交更多的信息。於是,CCHEN在9月份正式拒絕了Alb關於增加生產配額的請求。該機構表示,Alb必須先解釋清楚這項技術如何能實現其宣稱的效果。

紐約的鋰獨立分析師Chris Berry表示,整個行業都對Alb的新技術充滿了疑問。路透社記者在10月底詢問了Alb鋰業務的負責人Eric Norris,對方也僅強調該技術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並未透露更多的細節。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如果Alb的配額持續受限,那麼“全球最大鋰企”的名頭有可能要讓給SQM。

刺蝟偷腥

2018年11月8日

以上內容由刺蝟偷腥翻譯和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話題 $雅寶(ALB)$ $天齊鋰業(SZ002466)$ $贛鋒鋰業(SZ00246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