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香港出美女,其实在台湾,也是美女横行。

在林志玲、萧蔷之前,70年代的台湾,胡因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美女”。

模样好、气质佳、学历高。会绘画写作,能唱歌跳舞,精通多种语言,是个实打实的名媛。

有人将她与林青霞做对比。

结果发现,二人无论是模样、姿态、还是气质,都不分上下。

林青霞英气,胡因梦轻柔。

林青霞的荧屏形象多是俊朗帅气,胡因梦的影视装扮多为婉约清秀。

有人评价她们:林青霞之美像国画,剑眉星目间有大幅泼墨的富贵感,胡因梦就是小品,笔法隽永古典。

但,论装饰,胡因梦还是胜林青霞一筹。

李敖说:胡因梦是穿什么都好看,中装、西装、西式华服,都能穿出最美的样子,可林青霞就不行,她穿中装不好看。

究此种种,皆和胡因梦的家庭熏陶密不可分。

胡因梦身上流淌着贵族血统,她是满洲正红旗,族姓瓜尔佳氏。

据悉,她的父亲胡赓年有俄罗斯血统。

而母亲璩诗方是位大才女。能吟诗作对,但待人刻薄。

胡赓年称:“她心里永远是金钱第一,她第二,别人第三。”

文人自古多浪漫,他们也一样,璩诗方见到胡赓年第一眼,便沉迷了。当时她已有爱人。

但自从在歌乐山偶遇胡赓年后,她就被这个“唇红齿白,一脸的青胡渣子,左手拿雨伞,右手拿拐杖,头上戴着一顶呢子礼帽,眼神迷迷糊糊”的男人吸引住了。

当时,胡赓年也已有家庭。

但,璩诗方无所顾忌,依旧用一封封情书攻略,她是才女,情书写得很好,胡赓年投降了。

他们直接同居了,没有正式结婚。没多久,便生下了胡因梦。

夹缝里求生存的爱情,总是危险重重。婚后没多久,他们就不合。

胡赓年留过学,受过优良教育,待人温文尔雅,不善言辞,却又多愁善感。璩诗方有才华有理想,但脾气极其火爆。

胡赓年忍受不了这个无名妻子的莫名怒火,在胡因梦出生没几年,便远走他乡,另娶了一个妻子,再也不回所谓的家。

璩诗方没了爱人,便将全部的爱恨都寄托在女儿胡因梦身上。

她将胡因梦看得很紧。不爽了,不如意了,就用竹条抽、打。

因为无收入,她便强迫女儿也要节俭,到了病态的地步。后来胡因梦做了明星,赚了大钱,但母亲还是逼迫她吃剩菜。

母亲越是这样,胡因梦反而越叛逆。

她偏爱沉默寡言,又洒脱儒雅的父亲,即便他抛弃自己。

胡因梦说:

“我小时候确实有心理学所说的恋父情结,父亲一向视我的荣耀以及我同情的对象,母亲的强势与批判使得我一面倒地倾向于他。我无论在长相、气质和心性上都比较像父亲。”

对父亲这种疼惜又迷恋的爱,在往后岁月里,总是若有若无影响着胡因梦的人生走向。

在母亲几乎残酷的压制下,胡因梦成长得规规矩矩、顺顺利利,学生时期被称作十项全能。

什么都好,长相好,气质好,学习好,看不到一点缺点。

她也很努力,在校所有科目全是第一。

大学期间,更是成了公认的校花。

这看似令人艳羡的人生,胡因梦却很不满。

她在自述里写:我在被过度保护之下,时常渴望那种破茧而出的自在。

只是这份挣扎,谁也不知道。

她自认并非外人看上去的完美无缺。

上小学,胡因梦只会音乐、绘画、国文,数学很差。

差到鸡兔同笼、植树问题全部交白卷,数学老师发觉胡因梦实在不行,只好用跳棋子一个个摆给她看,尽量将抽象数学题具体化。

可就算这样,胡因梦还是不懂,她无法理解这种“方程式”的思考方式。

但迫于母亲的威胁,她不得不学。

胡因梦30岁之前,一直做这样的恶梦:梦里全是数学题、交白卷。那种恐慌与无助,令她寝食难安。

索性命运还是对她很眷顾,高中时,她超常发挥,一举考上辅大德文系。

因为模样好,她成了全校最耀眼的女孩。

但是谁也不知道,在她的心底,其实充满了与外在不相符的阴暗。

在校,她是万众瞩目的女神;在家,她是叛逆无助的孤独女孩。

这个叛逆,在1971年正式实行,她离开了辅大,独自去往美国攻读大众传媒。

这一走,辅大顿时炸开了锅,男生们黯然伤神:从此辅仁大学没有春天。

她爱好自由,才不理会那些目光。

1974年,她又飘荡够了,回了台湾。

一回国,她身上文艺又安静的气质,立马被《云深不知处》导演看中,力邀她出演片子。

林青霞就在这里面给她做配角,可见,当时演艺界对她有多看中。

胡因梦不负众望,以自身独特的气质,在多如牛毛的玉女明星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她红了。胜在气质。

李敖曾评价胡因梦:“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他说对了。

胡因梦就是这样。外表清新可人、风姿绰约,内心斜风细雨、张扬叛逆。

许是自小受够了束缚和完美人设,长大后的她,对规则制度深恶痛疾。

这不,刚一拍戏,就出现问题了。

有一次她去拍片,导演是留学回来的新锐导演,戏拍到一半,胡因梦非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演戏,不管导演怎么说,她就是不听。

自那以后,圈内所有导演都知道胡因梦不听话了。

她依旧我行我素。

电影拍完,她又一股溜跑去国外,说是寻找新生活。

在纽约,再也没人能约束她,她回忆:“五光十色的生活充分满足了我的虚荣。”

在母亲的劝说下,她再次回了台湾。成了一名专业演员。

许是逃累了,她不再逃脱,专心拍起戏,《海滩的一天》、《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凭借《人在天涯》,她一举获得第1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又因《第二道彩虹》再次得到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台湾演艺界将她和林青霞、林凤娇、胡慧中并称为“两林两胡”。

赞誉其姿色之美,地位之高。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快乐。

她说:“我在过去演艺圈里头,完全没有活出我的潜力,走的路也是延续着老的,基础的。”

她渴望挣脱自我,虽然当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挣脱什么。

直到遇上李敖,她才学会在爱与痛中寻找自我。

李敖是台湾著名才子,素以狂傲自大闻名文坛。

胡因梦就是粉丝之一。

年轻时,她把阅读李敖的文章当做乐趣。当时,李敖出版《传统下的独白》,胡因梦专程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抢到手,彻夜阅读,爱不释手。

读完后,胡因梦写了篇观后感,发到杂志上,取名《特立独行的李敖》。

她在文章里写:看完全书,放心地松了一口气,李敖仍是李敖,虽然笔调和缓了一些,文字仍然犀利,仍然大快人心,仍然顽童性格,最重要的,这位步入中年的顽童还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李敖看后,大喜。能让美女明星如此夸赞,可喜可贺。

读完后,他将这篇文章从杂志上剪了下来,珍藏着当作纪念。

这事儿被传出,很多人都知道胡因梦爱慕李敖。

有人特意牵线,他们很快相识了。

第一次见面, 李敖给胡因梦母女鞠了一个90度的躬,惊得胡母没敢多说话。

几天后,李敖再次约胡因梦见面,他一眼猜中了她心中所想,带她去见识自家藏书。

胡因梦很吃这一套。

两人看着看着,突然坐到沙发上,陡然间,李敖一把吻住她,强吻出一圈紫色唇印。

害得胡因梦两个星期都得遮掩着见人。

但是,当时的李敖已有了女友。

胡因梦问他:“她怎么办?”

李敖直言:“我会告诉她,我爱你还是百分之百的,现在来了一个千分之一千的,你得暂时避一下。”

胡因梦不解。

李敖继续解释:“你这个人没个准,说不定哪天变卦了,需要观望一阵,我叫她先去美国,如果你变卦了,她还可以再回来。”

这时的胡因梦,脑子里都是对偶像的崇拜,完全不去思索。

她不管不顾和他恋爱了。

李敖还真给了女友210万新台币,让她去美国。

但转眼,他又后悔了,对胡母说:“我已经给了前女友210万,你如果真的爱你的女儿,就该拿出210万的相对基金才是。”

胡母震怒,对女儿说:“你不能和他结婚。”

胡因梦本就对母亲一肚子怨气,母亲不让她结婚,她偏要结。

1980年,没有得到任何祝福的胡因梦和李敖举行了婚礼。说是婚礼,也不过是胡因梦穿着睡衣,和李敖一起举办了个简单的仪式。

那一年,她27岁,李敖45岁。

他们对外宣称:我们结婚了。

台媒大喜,用大篇幅夸赞:此为绝配!

娶得美人归,李敖也大喜,特意写了一篇《画梦——我画胡因梦》:

通常明星只有一种造型,一种扮相,但是胡因梦从银幕画皮下来,以多种面目教我们欣赏她的深度和广度。她是才女,是贵妇,是不搭帐篷的吉普赛,是山水画家,是时代歌手,是艺术的鉴赏人,是人生意义的勇敢追求者。

字里行间,全是对胡因梦的喜爱之情。

生活中,他也很宠这位美娇妻。

每天为她准备一份报纸,一杯热茶和一杯热牛奶。

可,当一切风花雪月遇上炒米油盐,最后剩下的,都是一地鸡毛。

甜蜜没多久,他们的缺点就暴露了。

李敖善妒,婚后限制胡因梦一切行动,不准她随便社交。

胡因梦出去慢跑,李敖会斥责,说她会在路上跟其他男人眉来眼去。

两人吵架了,都得胡因梦先低头。

结婚后,他们性格里的不安、邋遢、无所依全部显露了出来,日子长了,误会就更深了。

起初胡因梦还在忍受,但看到李敖侵占好友家当,盛气凌人的样子,她选择一刀两断。

胡因梦在书里写:“我过去对于他有一个过于理想化的认同,我期待他的人格伟大到一个程度,甚至可以拯救老百姓的那种,和他深处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平凡的。”

婚后115天,他们火速离婚。

李敖在离婚声明上写:

我现在宣布我同胡因梦离婚。对这一婚姻的失败,错全在我,胡因梦没错。胡因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由于我的离去,我祝福胡因梦永远美丽,不再哀愁。

可没过多久,这则看似好聚好散的离婚协议书,立马被李敖拍卖了。

此后38年,李敖对这个前妻仍不放过。

他在记者会上侮辱胡因梦,在节目中嘲讽胡因梦,还在书里写下: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了。

记者跑去问胡因梦的看法。

胡因梦只是淡淡地说:“我其实没什么值得他骂的,他可能有种很深的恐惧在里头,我对他这种很深的恐惧也确实有一种怜悯在里面,觉得这么多年以来,他都没有真正深层次地去面对他的恐惧。”

离婚没多久,李敖便娶了女学生。

而胡因梦终身未嫁。

在她50岁那年,李敖送来50朵玫瑰,提醒她:你再美,也已经50岁了。

胡因梦60岁,李敖又在微博上写:

10年过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再送60朵吗?我犹豫说不。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听,辗转传来的讯息是:她在远行、人在大陆。

我恍然一笑、欲送还休:没人看到60朵花谢,岂非礼之大者?暮然回首,众里不再寻她,云深不知处。

他一直骂着,胡因梦一直沉默着。

就在前几个月,李敖病逝。

据说,查出癌症后,他写了封亲笔信:

我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

很多人猜测,这个仇人,就是胡因梦。他骂了38年,惦记了一辈子的胡因梦。

离婚后,胡因梦为了走出伤痛,专心研究心理学。

她说:

“李敖带给我的启示就是,他是这样的大胆,勇于做自己,所以我羡慕他那种人格特质,相处之后,发现有很多的纠结,最主要就是我发现,我必须要活出那个特质,而不是通过间接的崇拜来完成自己。”

而李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学会放下。

这场纠葛十几年的爱恨,到底谁输谁赢,谁胜谁败,都是一片唏嘘。

李敖去世后,胡因梦回忆起往事,袒露道:

“人世间你不可能遇到的都是和谐的事情,当你遇到挑战不和谐的事情的时候,你也要有勇气面对跟承认那种仇恨,慢慢再从中把仇恨和对立化解,所以这一场婚姻,让我学习到这一点。”

往事如烟,过去的,过不去的,都会过去。放下的,放不下的,到最后,都会放下。

人生就是一场与自己的无声决斗,这一路的旅途,你会痛,会流泪,会绝望到想死,但,若想获得最终的救赎,你就必须成为自己的主宰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