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A股開始之後的第一天,雄安概念火的一踏糊塗。2017年4月5日A股復市場,兇案新區概念股集體上演漲停股,有近40只京津冀股票漲停,但幾個月過去之後就涼涼了。

如果還想像深證特區那樣來搞雄安新區,如今市場經濟帶來的阻力已經發展得光是靠政策面拉動就想成功,已經很難了。

創投概念股繼續爆發,張江高科、創業黑馬、魯信創投、錢江生化、華金資本等多股一字漲停。

多頭一方的興業證券認爲:科創版試點有望繼續“大創新”方向。小編還記得年初的時候,鬧得很火熱的“獨角獸”,幾個月後演變成了“毒角獸”,引來一片網友噓聲。儘管,獨角獸有綠色通道可走,但是想要走的遠,走的順。其中消息還傳出,獨角獸的的科技股,會如何嚴格,監督如何嚴密,會選出一批最優秀的科技公司呈上A股殿堂,讓散戶們看到希望,有肉喫。

散戶爲何又不買獨角獸的賬?看空獨角獸

因爲政策面講的獨角獸的股市,都是考慮大舉,讓好企業大企業都能在國內上市,而不會因爲一些上市限制跑到國外上市。不過這相當變相的註冊制,那麼多達斯自公司要上市,得吸多少血?誰買單?不是散戶們而是一些大機構,大股東。在A股,散戶生存越來越難,想想拼多多、趣頭條都是在納斯達克上市,腳步是阻擋不了的。

所以,最近創投概念股的注入A股,散戶們早已司空見慣,不論做多者如何說明有助於幼稚的創新型企業留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並且突出市場的優勝劣汰的功能。但是爲什麼依然有一些垃圾股持續爆發,衆多垃圾股一字漲停。

這些創投股概念股,也就是投機股,信息面窄、資金量小的散戶還是建議避開爲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