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溧阳市上兴镇新增的种粮大户罗连明和施军军家中,询问了水稻产量、生产成本、销售收入情况。相比前两年的“烂稻场”,今年生长期间的天气可谓是非常给力,水稻亩产均在600公斤以上,质量也相当好,水分低出米率高,但不足的由于国家最低收购价下调和粮食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粮价比去年有了不少降幅,每担粳稻售价在132-138元,同比要少10元左右。

第二天,调研组又赶赴金坛区指前镇建春村,听取了村支书潘一炳关于今年的粳稻产量、质量和价格走势的分析研判,又详细了解了秸秆还田等惠农补贴政策。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虽然今年普通品种的粳稻价格大幅走低,但优质品种价格还是比较坚挺,当地的南粳5055、南粳46依然能卖到每担150元,亩均产值要比种植普通品种高出约180元,这表明国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种植户调优结构,而且现在也陆续建立了不少粮食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烘干设施、大米加工生产线和销售渠道,可以通过自产自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走访慰问和调研,在了解了今年我市秋粮生产成本、种植收益情况的同时,还贴近了基层,拉近了物价部门与农民的关系,增强了调查户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也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