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永安館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永安和其昌生產的竹車廂底板。

永安新引進的農產品——火參果受關注。

這臺含有永安竹產業研究院人才團隊技術的竹篾分選機吸引了客商的目光。

永安產品受遊客青睞。

遊客愛上竹屏風。

●三明日報記者 林芳芳 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 文/圖

它的森林覆蓋率達80%,它是中國筍竹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金線蓮之鄉、國家林業改革與發展示範區和國家竹產業示範園區,它的林竹、紡織、汽車及機械零部件產業集羣產值均突破100億元,它擁有桃源洞——鱗隱石林、天寶巖、安貞堡、九龍竹海等多處國家級旅遊資源,它擁有中國最富潛力的竹工程材生產中心、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竹產業科技示範園區。它會以怎樣的姿態展現在第十四屆林博會上?

11月6日上午,記者漫步第十四屆林博會現場,尋找永安印象。

特色竹屋 大有看頭“三塊板”

在三明市會展中心廣場上,各縣(市、區)特色展區吸引了市民們觀看、拍照留念。

走進永安展區的一間小屋,竹香撲面而來,裏面擺放着各色竹製傢俱。“好像就一些竹傢俱,沒什麼看的。”不少市民初進永安展區時有些困惑。“房子是竹子做的?”聽完介紹,不少市民又興致勃勃地重遊了一遍木屋。

這看似“沒什麼”的小屋,其實“大有看頭”。

兩間各15平米的小竹屋,一間打造成會客廳,一間打造成單身公寓,兩間竹屋純永安製造,凝聚了永安7家竹木企業的智慧。看點就在兩間小竹屋的“三塊板”。

“看,第一塊板是我們福建和其昌竹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竹木複合集裝箱底板,由PSF、竹蓆、竹簾、木單板相互交錯組合而成,具有高強度、高耐磨、高靜曲、高韌性的特點。它是此間竹屋的‘地基’。”永安市林業局副局長陳成碧介紹。

“這種竹木複合集裝箱底板已通過一輛7.2噸小車在面上反覆碾壓不開裂實驗。”福建和其昌竹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靜說。

“第二塊板是我們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戶外重竹板,這種板經選材、蒸煮、烘乾、熱壓等一系列嚴格工藝流程製作而成,強度好、密度均勻、防腐防蟲、環保美觀。適用於戶外公園、棧道、房屋外牆裝飾等。”陳成碧拍了拍木屋的外牆。“第三塊板,就是普竹地板,它是竹條橫壓或者側壓壓成的大板,經過開榫、油漆而成,適用於傢俱、家居、工藝品等。”

“這兩間竹屋防腐防黴,不怕風吹日曬,輕便,可移動。目前,這兩間木屋都已經被預定了,預定價格分別爲5.5萬元和6萬元。”陳成碧說。

山中野味 喚起兒時記憶

“哎呀,快看,那不是我們年輕時候喫的,叫什麼來着,好久沒見過了。”市民胡娥仙指着永安市旺通筍業有限公司展位上的“九月黃”,興奮地招呼同伴,“這個是野生的,我以前在華嶺知青農場的時候去摘過。”

今年5月,永安市旺通筍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姜代海牽頭成立了永安市熊荊山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來參加林博會,他不僅帶來常規的筍製品、香菇、黃椒醬等,還帶來了合作社社員剛採摘的“山中野味”。“來了五屆林博會,我發現越土越受熱捧。”姜代海說,準備參加此次林博會前,有社員提議把村裏野生的九月黃帶來參展,姜代海同意了,6個社員3天摘了250公斤。姜代海給它配的廣告詞是:兒時的記憶,永遠記得你!

“野生九月黃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很多人離開鄉野,就再也沒品嚐過,所以這次帶來九月黃,一方面想讓更多市民嚐到我們山間野味,一方面也能幫助社員增加收入。”姜代海說,除了九月黃,火參果是社員陳文生第一次試種成功的,此次送了1000個來展銷。

“這個苦菜乾怎麼賣?”“這個苦菜乾是我媽媽親自摘的、做的。”有人問價格,姜代海卻先介紹產品的製作人。這一介紹,貨架上的苦菜乾瞬間成了展位上最受歡迎的產品。

“現在不能砍樹了,但是樹下和林間還有很多好東西,我們保護森林也是在保護我們的飯碗,比如我們的林子保護好了,那林下紅菇也就生得好。還有野生香菇也是好產品,要買都得提前預定呢。”說起家鄉的野味姜代海帶着滿滿的自豪感。他承諾,公司產品的每一片原料都來自永安高海拔山區,無污染、原生態。

精製竹產品 美好生活更多選擇

“新中式”風格的餐桌、茶桌、沙發、牀、化妝臺、洽談桌……110平米的展區,倒不如說就是個“家”。在林博會展館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展區,不少市民或是駐足琢磨,或是坐下體驗,你來我往,門庭若市。

“你看到的佈置都是竹製品,也就是說我們也可以提供一個家庭佈置所需的傢俱。”展區工作人員李順介紹,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成、銷售竹傢俱企業,是中國綠色低碳竹傢俱領導品牌。

既要保護又要發展,近年來,中國竹子之鄉的永安市以“以竹代木”爲目標,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耕一百餘萬畝竹林,竹產業正在成長爲永安一個永續利用的綠色產業。

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明強介紹,竹材有些特性是木材無法替代的,比如密度高、柔韌性強,可以進行較大幅度的彎曲,還會釋放出獨特物質,能起到淨化空氣的效果,竹傢俱的甲醛排放量不到0.4,這些特點決定了竹製品較爲生態環保。早前人們用竹子做傢俱時,是把原生態的竹子通過加熱進行彎曲,製成簡易的竹傢俱。現在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已經把竹子破成條,壓成板,形成任意規格的板材,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緊繃“創新之弦”,在竹傢俱中賦予很多元素,比如可以做成美式、簡歐、新中式風格,爲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

企業有衝勁,政府有支持。近年來,永安市通過成立竹產業研究院,以產學研合作項目爲紐帶,以聯合攻克核心關鍵技術爲主要任務,爲科技創新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出臺了《永安市鼓勵竹傢俱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爲竹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在永安,竹加工產業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除了傳統的傢俱和工藝品,竹產品已涵蓋竹重組材、竹傢俱、竹板房、竹葉黃酮、竹纖維等20多種產品400多個品種。永安竹產業規模已連續十年實現15%增長。

美味小喫 傳統味道沁人心脾

“這叫煨暖鍋,是我們永安人過春節時必做的一道菜,煮上一大鍋,能從初一喫到十五。”在明臺特色小喫展永安展位,燕江樓餐飲有限公司老闆葉美蘭親自掌勺,早上9點開始熬煮第一鍋,11點半第二鍋開始飄香。

鴨子、大骨頭、目魚、蟶乾、豆腐、豆腐泡、豬皮、菜球、木耳、蘿蔔等10種食材,在直徑60釐米的大鐵鍋翻滾,各種鮮香交織在一起,足足熬上一個小時纔開鍋迎客。顧客要上一份,葉美蘭都盛得滿滿當當,還要叮囑品嚐豆腐前一定要蘸上自制的黃椒醬油。

除了煨暖鍋,此次燕江樓餐飲有限公司還帶來了煎米凍、粿條筒、永安綠得煎餅等十幾樣傳統小喫。

這裏煨暖鍋鮮香,那裏畲鄉竹筒雞清香。“鴨腿放在荷葉上蒸,三黃雞則放在竹筒裏蒸,目的就是保持肉的原汁原味,我們畲鄉人喜歡這種傳統的做法。”畲鄉竹筒雞的製作者劉雪言說。

相傳用竹筒燒飯、燒菜是古代竹農們在竹山勞作時創造出的一種烹飪方法,體現了一種簡約、經濟、便捷的飲食文化。目前,在我國的雲南、貴州等地,也有用竹筒蒸飯、蒸菜的做法,不過他們製作的竹筒,一般選用麻竹作材料,而永安人用的竹筒,其用材是毛竹,這樣蒸出的飯菜更有濃郁的竹香味。除了竹筒雞,永安人偏愛的還有竹筒飯、竹筒蒸蛋、竹筒豆花、竹筒插蟶、竹筒蒸魚、竹筒蒸肉等品種。

“這次我們永安有5家餐飲企業一起來參加明臺特色小喫展,我們希望大家能喜歡我們的特色美食,但這些只是永安美食的一小部分,歡迎大家到我們永安來品嚐更多的美食。”交談間,劉雪言一直沒空停下手中的活。

傳統美食是烙在我們的味蕾上的時光,它承載的記憶和情懷那般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悠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