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濤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都2020年了,假新聞仍然橫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備受關注。2月16日,一篇微信公衆號文章--《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成爲爆款,網絡點擊量超1000萬次。乍一看標題,許多人都以爲這又是一篇關於疫情的輿論監督報道,忍不住先睹爲快。然而,文章內容不僅與疫情毫無關聯,更是一篇徹頭徹尾的虛假報道。

讓人感覺憤懣的是,炮製的這些垃圾文字的人恐怕連一篇像樣的紀實報道也不會寫,卻能分分鐘炮製出多篇10萬+。至於文字表述,更是醜陋不堪,談不上任何的文采、沒有任何的可讀性。可即使是這樣,這樣的文章仍然能夠大行其道。而這篇擁有上千萬點擊量的文章,更是給炮製了這篇假新聞的人帶來數萬元的收入。劣幣驅逐良幣,認認真真搞原創的那些碼字者,只能默默感受自媒體亂象的無奈。

借新冠疫情傳播謠言,自媒體亂象該好好治一治了!

統計顯示,我國每天移動端活躍的網民數量平均達到了11.4億。這爲根治假新聞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一方面,受衆越來越多,在"轉發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世界"的互聯網倫理中,假新聞以裝傻賣醜的題材,往往受許多人的喜歡和轉發,這便造成了客觀上的市場需要;另一方面,因爲人手一部或兩部手機,人人似乎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自由,隨便申請個賬號就發新聞、發視頻,已經成爲了常態,這就使得每個人都成爲了內容生產者

但這並非是自媒體時代的必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自媒體。自媒體的出現,無疑是時代的進步,是文化走向多元和繁榮的象徵。古往今來,文化越是落後,話語權就越是被少數人壟斷;文化越是發達,話語權就會慢慢分享給普通民衆。因此,我們不能否定的是自媒體時代人人可發聲的特徵。

借新冠疫情傳播謠言,自媒體亂象該好好治一治了!

技術的進步,催發了自媒體的繁榮;而自媒體時代的亂象,也需要回歸到技術層面去解決。一個自媒體平臺,不能只將研發經費投入到對效益立竿見影的領域。自媒體內容的審查,作爲一個技術問題,從來都不應該成爲一個問題。

比如,近期被業內人士普遍叫好的某平臺的"較真"系統。這個專業"闢謠"的系統,利用AI等技術工具,將工業化的技術能力應用於高效的闢謠,將闢謠內容分發給用戶。該系統已集合謠言發現與預警、謠言識別與鑑定、闢謠生產與觸達,以及謠言研究與科普四大能力。也正因此,該平臺的謠言和假新聞已經得到了初步地技術控制。

借新冠疫情傳播謠言,自媒體亂象該好好治一治了!

此外,網民的舉報、嚴厲的處罰,應該成爲懸在自媒體時代假新聞炮製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信息管理部門,無論對犯了錯的平臺還是對犯了錯的自媒體經營者,都必須有嚴格的處罰。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要注意的是,一旦涉及到違法所得以及因爲造假產生的效益或是利潤,即涉及到了法律問題,公檢法的介入就會成爲一種必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