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2年2月27日第一个炮塔混凝土工程开始建设,同年5月1日完成主体浇筑。尽管该海岸炮兵连的装甲炮塔与火炮、相关设备与工程物资准备尚未开始启动,指挥所项目也还开率建设,但革命军事委员会依然将整个项目建设竣工日期定在了1932年1月1日。

苏联时期的建设

1925年,工农红军和红海军炮兵管理总局认为“有必要在塞瓦斯托波尔建立海岸炮兵第26连,装备2座炮塔4门52倍口径的305毫米海岸炮”。 不过,立即执行该决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时,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岸炮兵第8连(原海岸炮兵第25连)装甲炮塔安装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已经完成了装甲炮塔制造安装工作的95%。这样,由于海岸炮兵第26连装甲炮塔的无法准备,将不得不等接下来的3年。何况此时苏联的军事工业还无法同时无法完成2个类似装甲炮塔的制造工作。

1928年3月9日在К.Е.伏罗希洛夫主持下的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决定:

“认为有必要完成在塞瓦斯托波尔的305毫米海岸炮阵地建设

1.计划从本年度开始建设,经费来源于1927-1928年度海防建设费用

2.估计整个建造费用需要384.3万卢布。

3.整个建设预计在3年内完成。”

红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连史2

1925年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一次会议

黑海舰队革命军事委员会1928年8月21日决定开始建立该连,也就在此时它获得了一个新番号-海岸炮兵第30连。整个工程小组由黑海舰队海岸防御司令卢德里任组长,成员还包括陆上施工负责人采尔科维奇、黑海舰队海岸炮兵司令切特维鲁欣和观察与通讯负责人叶尔马科夫。尽管该海岸炮兵连的装甲炮塔与火炮、相关设备与工程物资准备尚未开始启动,指挥所项目也还开率建设,但革命军事委员会依然将整个项目建设竣工日期定在了1932年1月1日。

整个炮兵连阵地混凝土工程由要塞防御建设办公室军事工程师瓦西里科夫负责。不同于海岸炮兵第35连,采用了加固混凝土。不过由于缺少振动器和相关设备不能采用较硬的混凝土,因而有人建议使用250号水泥并加入30%本地砾石填料。这样辛菲罗波尔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可以经库尔兹夫斯科运河送抵梅肯兹耶夫车站,然后运到柳比莫夫斯科海滩,再与本地砾石填料共同搅拌,用于炮兵连阵地炮塔、工事、指挥所等的构筑。

红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连史2

卢德里

到1930年9月1日,还未能完成铁路和轨道起重机的安装。炮兵连阵地顶层装甲已经开始安装,混凝土搅拌站也开始建设。列宁格勒金属厂完成了装甲炮塔的30%,伊热尔斯基工厂开始炮塔与指挥所顶层的建造。 同年12月24日,要塞工程委员会主席采尔科维奇下令组建海岸炮兵第30连工程建设小组,由总工程师米特罗法诺夫任组长,成员还有军事工程师科罗科尔采夫。

1931年秋副陆海军人民委员加米涅夫视察了该连的建设情况。在1929-1930年的施工准备期中,除了铁路轨道的恢复和设计外还设计建造了可以容纳500名军官和士兵的营房、俱乐部,炮兵阵地附近的高速公路、发射阵地、指挥部以及在城市北部港湾的发电站。由于装甲炮塔安装在一座小山丘上,这样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显得不适用。之后根据军事工程师瓦西里科夫的建议,采用新的混凝土。与此同时,在军事工程师索科洛夫指导下,继续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1931年,在原先1917年混凝土工程建设基地不远处修建了混凝土搅拌站。搅拌站顶层及时供应水泥、沙子和石子,通过60米的倾斜天桥传送到地面。地面6密度竖井同时有4个搅拌站,例如史密斯搅拌器可以每小时搅拌1立方米。料斗通过升降机传送到15米高度的进料车,然后在传送到搅拌器。搅拌器生产结束后的混凝土传递到0.5立方米的手推车。整个工厂产能每小时45立方米。

顶层和胸墙混凝土容量在800到2200立方米,大概每2个小时混凝土层增厚200毫米。1932年2月27日第一个炮塔混凝土工程开始建设,同年5月1日完成主体浇筑。整个使用了22000立方米混凝土和2000吨钢筋。同时在新的通道、炮台顶层、通风管道外部等铺设了混凝土。

与此同时,火炮单元也开始了指挥所的建设。在最初的方案中,指挥所配置在左炮塔,这个方案比较省力,因为利用了现成的指挥塔结构,这样无需额外铺设电缆,安装火控与通信装备。不过问题是基本与火炮处于同一直线,对于测距、无线电通信都有一定影响,而且火炮射击产生的烟雾等也会妨碍指挥所内人员对目标的观察。另外,也不符合装甲炮塔整体生存力 的设计要求。因此,在1930年3月的 最终设计方案中,考虑在火炮东北650米高度39.8米的山丘上建设(笔者注:也是1917年设计方案中的陆上防御支撑点)。同时,该位置与装甲炮塔通过深达37米的地下隧道相连。为此,由于需要强化防护和安装远距离测距仪等,整个工程费用增加到60万卢布。新的方案增强了整体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

1932年2月22日,苏联劳动国防委员会做出第128/55号“关于红军和红海军1932年建设”的决议 ,要求在1933年1月12日之前完成在塞瓦斯托波尔海岸炮兵第30连(装备4门305毫米海岸炮)的建设。不过在之后1933年5月27日劳动国防委员第34号关于“国家海岸防御现状和发展”的决议中将竣工日期延迟到了1933年7月1日。当时的工作尽管按照时间表有大量积压,但整体依然是显著向前推进。由于许多零配件厂交货不及时或者交货不完整,使得装甲炮塔的制造安装以及炮弹的储备明显落后于计划进程。

红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连史2

海岸炮兵第30连的МБ-2-12型305毫米海岸炮在建设中

1933年6月26日在参观了该连建设情况后,红军总工程师Н.Н.佩廷做了如下汇报:

“我与红军工程管理局的一些专家一起对海岸炮兵第30连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如下问题:

过去的一年到1933年6月1日,该连工程建设只完成22.%,这样的进度做为军事工程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这不能仅仅归结于相关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与设备晚到,而且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与项目工程委员会的工作也不令人满意。 整个工作安排一再落后于原定时间表,舰队军事委员会也没有调动一切资源。这需要党和政府调动相关资源,通过专业的管理,在合理时间内确保该项工程的顺利完成。

一些设备的延迟设备交付(例如卫生、技术、电气装备与设备,火炮和通讯设备等)会使整体工程建设进度有所影响,但很多工作不依赖于设备的到来时间,比如排水工程、土方挖掘、混凝土浇筑等,这些工作都应该在7月1日之前完成。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如此劳动力密集的工作中却缺乏对于现代化结合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和现场管理。之前共有7台可使用的钻机,但在使用的只有2台,其余的或是闲置在仓库或是等待维修;2台搅拌机1年来基本没有使用过。

施工设备-状况糟糕。所有机器和设备都缺少必要的润滑保养,对于拖拉机也没有必要的维护。

技术指导与支持的工作完全不够,工作开展并没有适当的检查。由于夜晚现场没有工程技术人员,使得工程在夜晚基本没有进行施工,以致工期延误。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也没有技术相关的技术验收,而且对于技术人员和工人事先也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

项目工程缺乏安排。现场作者的组织者显然没有考虑过这样混凝土工程的整天安排,诸如砂石、黄沙、水、水泥的堆放位置,卡车的行驶路线与调配方案等。

在施工工程中工作质量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混凝土的浇筑存在间隙,部分需要铁丝网覆盖的地方有所遗漏。而混凝土的堆放、浇注和清理等也存在组织不够合理的方面。由于粗心,在施工中标号第12区域的变压器与之前设计有较大出入。

党组织、工程负责人和工会领导没有充分展开政治动员工作,也没有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他们没有充分展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也没有发挥那些高劳动效率和高品质生产的布尔什维克们的作用。这些经过深入调查的情况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改进。黑海舰队首席工程师维涅加拉同志、前政治部主任兹古洛夫同志和现任政治部主任同志很少去现场了解和指导工作情况。

由于之前工作的效率低下,显然无法按照政府原先规定的期限在1933年7月1日之前完成,需要紧急向陆海军人民委员会提出新的申请。就我看来,按照目前情况,工程比较可行的完成时间建议如下:

1.装甲炮塔的安装-完成时间

1)基础施工工程 – 1933年7月22日

2)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安装工作 - 1933年8月15日

3)安装与试运行-1933年9月15日

2.地面混凝土浇筑

1)基本建筑工程 - 1933年9月10日

2)安装与扫尾 - 1933年10月1日

3)工程检验与调试- 1933年1月10日

3.地下混凝土浇筑

1)基础施工工程-1933年10月15日

2)设备安装-1933年11月1日

3)工程检验与设备调试-1933年11月10日

同时采取措施,加快目前缺少的火炮和技术设备的运送。。。”

1934年5月,装甲炮塔设备内部安装完成后,对两个炮塔的火炮进行了试射。根据试射的情况,需要另外6年对其进行不断调试和修正 。1936年指挥塔的安装进入了第二阶段,主要是测距仪和火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原先混凝土浇筑预留的空间较小。之后,重新在岩壁上进行了钻孔,随后进行了安装。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覆盖。整个海岸炮兵连在1940年完全投入使用。

红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连史2

30年代的塞瓦斯托波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