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21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精彩導讀

沒有教師的“六大解放”,就談不上學生的“六大解放”,只有精神自由的老師,才能培養出精神自由的學生。而一代又一代精神自由的人,纔是中華民族不竭創造力的源泉所在。

1

在一次演講中,我重複了幾年前的一個呼籲:“校園,請給孩子們一片撒野的空間!”結果,現場一位小夥子站起來提問時說:“李老師,您能不夠也寫一篇文章,呼籲給我們老師以撒野的空間呢?”我當即笑了:“老師們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也像孩子一樣在校園撒野恐怕不得體。但我一定寫一篇文章,呼籲給老師們一片精神上撒野的空間。”

我這裏所說的“精神上撒野的空間”,就是還(注意,不是“給”,是“還”)老師們各種教育的自主權,包括精神自由。當然,所謂“撒野”只是一種形象而誇張的說法,嚴格說起來這個詞並不十分準確。

但我之所以提出給老師們一片精神上“撒野”的空間——包括那位小夥子給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爲現在的教育,給老師們“撒野的空間”越來越狹窄了,幾乎把老師們逼到了死角。

我們沒有獨立備課的自由,只能按教參或有關“統一的說法”理解教材,並給學生“照本宣科”;我們沒有課堂發揮的自由,每一個步驟,都被規定成了“幾步”“幾環”,包括講什麼講多少,都被嚴格地規定和限制;我們沒有自主帶班的自由,教室的佈置、板報的內容、黑板上方的格言甚至清潔衛生工具的擺放——教室裏的一切,上面都有“規範的要求”;我們沒有對教育思考的自由,面對上面的文件,還有專家的理論,我們不能有半點“雜音”,只能也必須有“執行力”……

2

當然,作爲普通老師,也沒有精力和時間去“自由”,因爲除了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被擠壓,包括正常的節假日,有時候老師們都還在爲迎檢、創衛、扶貧以及完成各種各樣的被冠以“政治任務”的事而忙得不可開交,比如——算了,就不“比如”了,讀者可以自動添加事例。

教師,是知識分子,而“精神之獨立、思想之自由”是知識分子的特徵;教育,是面對心靈的最複雜最精妙的創造性工作,而如果教師本人沒有心靈的自由,焉能培養出自由的心靈?

當然,就教育的社會功能而言,教師當然肩負着民族的重託,因此在教育思想和培養目標等宏觀方面,體現着國家意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大是大非或事關國家民族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教師言行遵守憲法和相關法律所規定“底線”,這是必須的。但這並不能作爲剝奪教師精神自由的“理由”,因爲“底線”之上,還有着廣闊的自由空間。

就行動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還是屬於“個體職業者”,無論是對每一堂課的設計,還是作業作文的批改,以及課後反思,都是教師自己的事——雖然教研組的集體備課也有必要,但“集體備課的結晶”決不能取代教師個人的智慧;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班級風格、學生的氣質、活動特色、與不同個性的溝通以及處理各種猝不及防的突發事件……無不打上了班主任老師個性的風格與智慧的烙印。一堂課,一個班,這是供班主任教育思想馳騁的多麼廣闊的天地呀!

就思想而言,教師更應該有着和任何領導“平起平坐”的思想的權利。要讓所有老師百分之百地擁有所有“文件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因爲人的思想不可能絕對統一,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百分之百的擁護”,那隻能是自欺欺人。但下級服從上級,暫時想不通也得不折不扣地執行,這也是必須的,否則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教育就沒法實施了。但儘管行動上服從並執行,也應該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並通過合法渠道向上傳遞不同聲音。換句話說,老師有評論領導的自由,這也是一種思想的權利。

3

也許有人會擔心,這樣一來教師就不好管理了:“本來就有老師不好好教書,再給他自由,那學校沒法正常教學了!”我承認,任何學校或多或少肯定有一些本來就不愛教育,因而毫不負責任的老師,但我這裏倡導的“撒野”並不能成爲這些教師敗類的“護身符”。對於這個別“害羣之馬”應該依法處理,否則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但我們要堅信——這“堅信”是基於這麼一個基本的判斷:絕大多數老師,是有良知、有責任感、有事業心的,還他們以教育教學的自主權,和教育教學的思考權,只會增加學校富於創新的活力。有什麼不放心的?

我願意再重複強調一遍:只要行動上服從,甚至應該允許老師們“胡思亂想”——不迷信任何領導和名師,敢於質疑任何權威和專家。學校內外,天下風雲,都應該裝在教師的胸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當年陶行知呼籲解放學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六、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閒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他自己高興乾的事情。”

今天,我認爲這“六大解放”首先應該落實在教師身上——

解放教師的頭腦,讓他們能夠自由思想,在精神上“撒野”;解放教師的雙手,讓他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教師的眼睛,讓他們能夠有開闊的視野;解放教師的嘴巴,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說心裏話;解放教師的空間,讓他們不但能夠“讀萬卷書”,而且能夠“行萬里路”;解放教師的時間,不用各種與教育沒有直接關係的“政治任務”去壓迫他們,剝奪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

沒有教師的“六大解放”,就談不上學生的“六大解放”,只有精神自由的老師,才能培養出精神自由的學生。而一代又一代精神自由的人,纔是中華民族不竭創造力的源泉所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