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房地產經歷了一波暴漲,其中深圳的住宅價格同比上漲51%,北京同比上漲45%,其他城市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下半年,在民聲哀怨之下,中央終於進行了嚴厲的宏觀調控,許多城市的房價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

2008年1月底,央視記者柴靜採訪了幾位房地產大佬:萬科的王石、華遠地產的任志強和SOHO中國的潘石屹。問了他們同一個問題:一路上漲的房價是否走到了一個下跌的拐點?

王石是比較悲觀的,他認爲現在的房價已經讓他心驚肉跳,不再有上漲的理性空間。

任志強則看法不同,他認爲房價上漲的還不夠快,畢竟周圍的米麪糧食價格都漲了幾十倍上百倍,而房價才漲了16.6倍。任大炮一直都是堅定看多房價的。

而潘石屹根本就不敢回答這個問題,被逼急了,居然說要去找水喝。

所以你看,在2008年初,房價處於暴漲後期的時候,很多房地產大佬都開始不看好房價,上面這三個大佬,有兩個大佬都顯得很“方”,只有任志強淡定自若,堅定看多。

王石看空房價,從2007年4月開始,萬科就身先士卒,從杭州開始,到全國其他三十多個城市,開始降價促銷賣房子。許多高位接盤的購房客憤怒地把售樓處砸了。

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國內高層吸取美國的經驗教訓,爲防止經濟過熱,便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從2007年1月25日到6月25日,央行連續6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銀行的準備金率到達了17.5%的歷史高位。

插播一個圖,爲了抑制通脹,2011年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曾一度高達歷史高位21.5%。

2011後半年就開始進入了下調銀行準備金率的時期,今年央媽又再次下調了1個基點。一邊去槓桿,一邊放水。

再說回到2007年,當年,股市如脫繮的野馬般,上證指數一路上漲到了2007年10月16日的6124點。

國家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是爲了抑制經濟過熱,同時在產業經濟層面明確了要去樓市和股市的泡沫。

在國家政策層面的去泡沫化和嚴厲的宏觀調控下,當時如日中天的股市和樓市猶如泄洪一般垮塌。到了2008年9月,萬科股價已經跌去88%,保利地產跌去75%,碧桂園跌87%。其他股票也跌得死去活來,可謂哀鴻遍野。

深圳房價暴跌超過30%,由於當時深圳房價上漲速度過快,買房者多數還是投機客。

所以這一波下跌來得太快,當時炒房的人,要麼跳樓,要麼自焚,逼得政府不得不救市。

當然,政府救市也不僅僅是爲了房市,而是當時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中國的經濟也陷入了低迷,爲了刺激整個經濟發展,四萬億放水計劃就來了,這裏就不展開了。

所以,2009年後,房價又開始回暖了。

看看十年後,深圳是什麼樣?

深圳房價在過去兩年時間裏翻倍,政府去年出臺了不少調控政策,結果呢?真是黑色幽默呢。

全國其他城市,特別是熱門的城市,從2016年起至今,價格翻倍的城市比比皆是。

我們再來看看房地產大佬們最近一兩年是怎麼看房價上漲的。

王石貌似一直看空房價,他認爲:房價過高,尤其是與居民收入不一致的時候是不健康、危險的。中國的高房價必須受到限制,我贊成用宏觀調控手段來抑制過快上漲的房價。(啊,這兩年再也不想談房價,只想和女朋友好好遊山玩水了)

任志強說:我倒不覺得房地產市場會崩盤,或者會出現急速逆轉的情況,畢竟城市化的需求還存在,消費的慾望和改善性需求還大量存在。

任志強認爲,並不需要擔心房地產市場出現崩盤的情況:“這個市場還是巨大的,全世界都找不到這麼大一個房地產市場。”

他認爲,目前中國的獨家家庭大概在7500萬戶,占城市總人口的6%左右,但是在北歐這個數據已經接近40%,歐洲的數據爲25%左右,中國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數據可能也會達到20%或者更高的水平,意味着幾年以後,獨居家庭可能會達到2億用戶,住房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潘石屹說:我知道北京有人買一百套房,自己只住一套。從我們的討論來看,應該推出房產稅。出臺房產稅是必要的,否則將造成巨大的浪費。

三位大佬對於房地產的態度,和十年前何其相似?

沒錯,王石確實短暫預測對了房價,08年房價確實出現過低谷,但是2009年國家4萬億的政策出來後,房價又開始了往上走。這也告訴我們,樓市就是政策市。

你覺得國家會讓房價暴跌嗎?你能想象暴跌後,有多少人要跳樓、自焚嗎?

我沒見過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有人要跳樓、自焚的。所以從這點來看,維·穩比讓窮人買得起房更加重要。

10年前房價下跌,主要是銀根收緊造成的心理恐慌,現在國家還在放水和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所以銀根緊的問題並不嚴重。

10年前,開發商拿地想蓋樓,銀行不肯批貸,收緊銀根,恒大差點破產,4萬億計劃下來鼓勵大家買房,銀行當孫子一樣求着開發商貸款蓋樓,接着房價又上漲了。

10年後,普通民衆想貸款買房,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從需求端提高了大家的購房成本,有什麼用呢?買得起的還是會買,買不起的漲得再高又如何?現在銀行對於中小開發商融資開始放慢,但是對於大房企仍然是開閘門的。

經濟還沒到最壞的時候呢。

但是有一點,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就是沒有永遠只漲不跌的市場,經濟週期如果真是10年一個輪迴,那麼起碼這也提醒我們,要學會敬畏一下市場。

前一段時間,經濟學家高善文發了一篇演講,不過現在完全都被屏蔽了,關鍵詞都找不到,估計是怕引起年輕人恐慌?我截了大牛貓的圖

不管貿易戰如何,我們年輕人除了賭國運,沒什麼太大的辦法。

如果今年或者明年某個局部性的危機出現了,說不定真有撿漏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稍縱即逝。畢竟下跌過程中,人們往往想着會有更低價存在。

2018年,很多地區購房需求被政策所抑制,大漲是不可能的。但是否下跌,要賭國運。

所以,年輕人,如果你的賺錢能力不錯,這兩年就該好好攢錢,不要亂投資,這兩年瞅準機會上車吧。

總結一下:

判斷房價是漲還是會跌,看這幾點:

1、看經濟是否出現問題。比如實體企業出現大規模倒閉潮、失業率飆升。現在看並沒有這種現象。

2、看開發商融資難不難。如果開發商在銀行借不到錢了,那麼也就意味着房價走到一個轉折點。 現在開發商借銀行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3、看購房需求。現在銀行提高房貸利率是爲了限制需求端,各大城市出限購限售限貸等政策,也是爲了在需求端抑制。但越買不到,只會越貴。現在想買房的人還是很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