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2月12日電 (馮威 應後威 劉萬鵬 徐金波)“想不想我,還認不認得我?”見到離散16年的兒子,52歲的羅美華緊緊拉住他的手不願意鬆開。原來2002年10歲的佳佳(化名)離家出走,幸遇好心人收留,成年後輾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16年來,其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父親還在尋找途中突發中風喪失勞動力。11日,經過武漢警方和“寶貝回家”公益組織的努力,佳佳終於和家人團聚。

“個子很高,體型瘦,大眼睛、雙眼皮”,這是佳佳留在羅美華心中的印象。16年過去了,佳佳長大成年,體型和外表都發生了變化,但見到他的時候,羅美華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圖爲,家人團聚現場 應後威 攝

“2002年10月10日,下午六點多鐘。”羅美華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這個時間,這正是佳佳離家出走的時間。佳佳說,當天他在學校裏和同學瘋鬧,一不小心手被夾傷,因擔心回家被父母責備,當天下午放學後,佳佳選擇了離家出走。

“我家附近有個鐵路貨站,我爬上了停在裏邊的一輛火車。”佳佳回憶,他跟着火車到了北京,被一對好心夫妻收留,一直撫養到他滿18歲。成年後,他離開了養父母,獨自外出闖蕩,先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工作,因爲離家早沒有身份證,他所從事大多是發傳單之類的臨時工作,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

“當時以爲他是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了。”羅美華回憶,每天放學回來後,佳佳都會出去找同學玩,7點前會準時回家。可過了7點,佳佳還沒有回來,他們外出尋找,卻沒有發現佳佳蹤跡。“是不是回湖南常德姥姥家了?”第二天一早,李榮華坐上了去常德的火車,可在常德也沒有找到佳佳,這是他們才確定,佳佳不見了。

多年來,李榮華和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佳佳,四處打聽。爲此,他們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也放棄了服裝外貿生意,家裏的經濟條件急轉直下,佳佳的弟弟一度輟學在家。十幾年來,李榮華夫妻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直到2012年,李榮華在廣東珠海尋找佳佳的途中突發中風,經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但留下了後遺症,從此喪失了勞動力。此後他獨自回到了公安縣老家,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佳佳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邊。

2014年,佳佳的弟弟考上了大學,聽說有個“寶貝回家”的公益網站可以幫助尋親。當年12月25日,羅美華在“寶貝回家”網站公佈了尋找佳佳的消息。今年11月初,“寶貝回家”網站志願者在網上又發現了一則尋找父母的消息,經過比對,裏面描述的內容與羅美華髮布的消息內容雖然有出入,但主要經過可以互相印證。

原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佳佳對家的思念也與日俱增,因此他也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發佈了尋找爸爸媽媽的消息。志願者隨即與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取得聯繫,請求進行司法鑑定。民警高度重視,爲慎重起見,安排不同時間分別提取李榮華、羅美華夫婦,以及佳佳的血樣,武漢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DNA實驗室也第一時間進行檢驗。經過DNA比對,確定羅美華就是佳佳的母親。

“今年我們已經幫助3個家庭實現了團圓夢。”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刑偵局認真落實上級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理念,在強力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同時,積極與社會公益組織保持良性互動,爲多名尋親的羣衆比對血樣,幫大家找到回家之路。(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