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孩子是因为悲伤或受了挫折而哭泣,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很伤心,没关系,哭一会,不管什么时候,爸妈都会陪在你身边。孩子哭泣时,父母要做的首先是,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保证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影响,因为,一旦父母被孩子的哭声弄得心烦时,很有可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会冲孩子发火,这样,就加重了事情的后果。

今天,在家无意间刷到一则求助帖,说的是一个妈妈,因为自家孩子太爱哭,让她觉得十分忧愁。


我想我能理解这位家长的烦恼,因为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如果女孩爱哭,会觉得孩子太脆弱了,不好,如果是男孩爱哭,又会觉得孩子缺乏男子气概,也不好。

所以,当孩子哭泣时,父母的做法是,立刻要求孩子别哭:“不许哭,一点点小事,又什么值得哭的。”“哭什么?没出息!”“男孩子要坚强点,别哭!”……


爱哭真的不好?

首先,我们先来看个何炅的故事,何炅曾在采访中说过,小的时候,每当他和他哥哥打架,他爸爸也会对他说:“不许哭!”但何炅说,每每听到爸爸这句话,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然而,长大后的何炅,爱哭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但这点并不影响他成为优秀的主持人呀,在节目中,他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首歌或者一支舞,一段经历,潸然泪下。


何炅的这种“专业陪哭”,不但不让他丢人,反而让观众觉得他更真实了,因为共情,让他切实地感受到身边人的感受。

丹麦著名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曾经说过:

“爱哭,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

所以说,

对于爱哭的孩子来说,爱哭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更敏感而已,更容易与人共情。可见,孩子爱哭,并非坏事。


不许哭=伤害孩子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小女孩莱利,她的生活受5种情绪掌控,每当她想哭泣时,其他4种情绪就会阻止她哭,因为他们觉得:悲伤是不好的事情,不可以哭泣。

但这种阻止,并没有使莱利更快乐,长期无处释放的压印,让莱利崩溃。直到后来,她放声大哭后,,才找回了真实自己。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要求孩子:要阳光,要积极,不可以哭泣!

很多孩子也很听话,只要父母说不许哭,他们就不再敢哭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时候的孩子,真的不悲伤了吗?

事实上,这会让孩子的潜意识中觉得,“哭”不好,因为爸妈不喜我哭,所以我不能让爸妈讨厌。身体的疼痛,跟父母不接纳自己比起来,更让孩子悲伤。


情感引导

不同阶段孩子的哭泣,很有很多种意义,婴儿时的哭,多是因为生理需求,3岁以后的孩子,哭泣含的意义就更多了。最能缓解精神负担的“良方”,是眼泪,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曾这样说过。

那么,面对孩子的眼泪,父母该如何处理?

第一、平稳自己的情绪

孩子哭泣时,父母要做的首先是,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保证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影响,因为,一旦父母被孩子的哭声弄得心烦时,很有可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会冲孩子发火,这样,就加重了事情的后果。


第二、拥抱孩子,给予安抚

不管孩子是什么原因而哭泣,父母能够蹲下来,拥抱孩子,拍拍孩子肩膀,陪伴在他身边,对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悲伤或受了挫折而哭泣,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很伤心,没关系,哭一会,不管什么时候,爸妈都会陪在你身边。”

家长的理解及包容,会让孩子觉得无比的温暖及安慰。

若孩子无理取闹而哭泣,父母需要做的只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就好,等他情绪发泄完成后,就会自己安静下来。


第三、等孩子哭完、引导孩子阐述哭泣原因

当孩子不哭了,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后,父母可以轻声询问:“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如果你愿意,能否告诉妈妈,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想办法解决。”

若孩子当下不愿意说,你也莫需强迫,等下次找机会再问就好。

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分享自己情绪,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情绪被接纳理解时,他慢慢地也会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绪,甚至能学会与人共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