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青羊區建交局獲悉,青羊又一個小遊園——子美園已經基本建成,預計下週將正式開放。據瞭解,子美園項目總面積1492平方米,北接浣花濱河路與清水河,東臨百卉路,緊靠第一農業科學研究所,西側與南側爲新建的浣花溪片區幼兒園與浣花濱河路社區,周邊市民將有一個休憩、娛樂、健身的場所。

休閒亭、景觀石 展現杜甫的文化角落

《浣花溪記》的石刻、灰藍相見的地磚、一座茅草亭屹立其中……昨日,記者來到青羊區子美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遊園內的“子美“亭,茅草造型的外觀,在鬧市中更顯別緻。

沿着步道一路走去,園中還栽滿香樟、桂花、麥冬等各類花草喬木,儼然一片綠色淨土。爲重現“花重錦官城”美景,滿足“一園一特色”,結合浣花文化主題,設計採用中式景觀,以香樟作爲基調樹種,搭配花喬及草花植物,來展現不同的植物景觀空間。

“結合該小遊園周邊大部分地區屬於社區,暫無公共休閒健身空間的具體實際,今年9月中旬正式進場施工,目前正在進行規整路面的收尾工作,預計下週將正式開放。”成都市青羊區國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程說。

“該地塊位於浣花片區,因此我們在打造時,利用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優勢,以詩人杜甫和浣花溪的事蹟爲背景,將帶有杜甫特色的景觀石和詩詞文化穿插其中,爲周邊市民提供一個休憩、娛樂、健身的場所。”楊程告訴記者,杜甫字子美,這也是子美園名字的由來。小遊園在體現其文化特色的同時,更要注重意境表達。因此,在遊園內集休閒茅亭、詩韻橋、景石,讓市民在古韻與詩詞中健身、散步。值得一提的是,放置在遊園內的一塊白色景觀石,顯得尤爲醒目,記者注意到,景觀石上刻有《浣花溪記》。“在這裏放置這樣一塊景觀石,不僅與浣花溪相契合;同時,由於旁邊就是幼兒園,也可以爲孩子提供一個學習的場所。”他說,這個小遊園是一個展現杜甫的文化角落,也是一個迸發活力與動力的樂園。“預計下週將正式對外開放。”

空地變遊園 居民散步有了好去處

“這原本是一處閒置空地,由於旁邊有一個新建的幼兒園,因此堆放了許多臨時建材,顯得雜亂不堪。”慧龍建設公司現場負責人張井亮告訴記者,在打造過程中,通過新栽花木種類,修坡造型,修復鋪裝破損的路沿石,爲周邊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閒娛樂場所。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兩名工人正在進行遊園周圍的路口清理工作。張井亮告訴記者,從9月中旬正式進場施工,目前小遊園的打造已經基本完成,等最後路面修復的收尾工作結束後,將拆掉臨時圍牆,正式對市民開放。

市民在這裏可休閒,可觀景,可散步。“比改造前漂亮多了,以前偶爾會路過這裏,都是繞着走,看一眼就走了,現在每次經過這都會忍不住進來轉轉。”家住附近的陳阿姨對這個小遊園讚不絕口,“雖然這個小遊園面積不大,但設計新穎,植入了許多小景觀,足見其用心。以前散步都是沿着河邊轉一下,現在好了,散步休閒又多了一個好地方。”

爲提升城市品質,青羊區針對該項目周圍住宅用地較多,缺乏公共綠地和活動空間的實際,子美園的打造正當其時。據瞭解,目前青羊區正在進行小遊園、微綠地的打造,年底前建成16個小遊園、微綠地,面積共計92609平方米。進一步夯實生態本底,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科學合理的綠地佈局。

來源:成都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