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想法:

“那台iphone 6s已经摔几次了,你想换台新出的Xs max,看了一眼存款,觉得6s修一修,还能再用两年。”

“女朋友想去云南旅游,你得精打细算好几个月。”

“孩子说想留学,你吓得半死。”

“结婚买房,近百万的房价让你望而却步。”

经常在后台,收到读者类似的倾诉。这是迷茫,也可能是生活的一记记重击,一句“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不知戳中多少人心中的隐忧和隐痛。

时代太快,钱越来越不值钱......做着平淡的工作,拿着死工资,到底该怎么办?

做一份副业

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让人们时刻担忧自己哪天会被快速变化的时代淘汰出局。

于是,开辟主业以外的副业,选择多重职业身份,拓展更多职业可能性,拥有多份收入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有了这样的意识——不能再依赖一份死工资过活了。那么,做点什么副业呢?

1各种搬砖,辛苦赚钱

一些容易上手、技术含量不高,纯靠体力或时间堆的副业。比如:代驾、各种摆摊、各种刷单、临时用工等等。

这些副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入门,但收入低。尽管如此,对于那些迫切需要一份副业收入贴补家用又没有技术专长的人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靠谱的选择。

2兴趣所在,玩着赚钱

兴趣爱好既可以是一种单纯的爱好,也可以发展成一种技能专长参与职业竞争。所有你感兴趣的,并且做得好的事情,都可以考虑拿来变现。

比如,旅游达人写攻略赚钱、写作达人开微课赚钱、街头艺人抖音直播赚钱、超级宝妈分享育儿经赚钱……

这种基于兴趣专长发展的副业,既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能够弥补主业的不足。

3主、副业联动,资源赚钱

这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也就是说,把主业的资源优势迁移到副业。

比如说,会计可以兼职给别的公司代理记账、HR可以兼职做猎头/培训师、室内设计师可以兼职做软装设计等等。

总之,副业是基于主业来拓展的。因此,在这种模式中,如果你想多赚钱,首先是你要把主业做好,并在发展主业的过程中链接足够多的资源。

4投资理财,钱生钱

投资理财的渠道有很多,但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人买住宅、买商铺、买写字楼,靠资产增值及租金收入就获利不菲,这是固定资产投资;

有人做生意、开公司,这是商业项目投资;有人买基金、买股票、买债券、买保险,这是金融资产投资;有人手里只有一千块,买了余额宝,这是大众理财产品投资……

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去尝试。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获得投资收益,尽量保证能够跑赢通胀,避免资产缩水。

5内容输出,才华赚钱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一大批内容输出者,新的赚钱模式不断涌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有了更多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如果你有一技之长,热爱分享,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内容输出,不妨将它当作一个副业来做,在输出中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你就有可能吸粉、赚钱。

这些年来,自媒体、短视频、直播捧红了多少草根?不胜枚举!

现在不少人工作,眼里只盯着钱,死工资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实一个人有没有前途,钱未必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

小编倒是觉得,比起工资是不是死的,工作是不是死的更值得关注。

换一份工作

这些年,有不少朋友从大公司离开,选择跳槽甚至转行,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萝卜一个坑,做萝卜做腻了。其实,不是腻了,是心里很明白,没前途。

且不说,哪天有个比你好看又比你便宜的萝卜来抢饭碗,就算是你拼命守住的坑也有可能直接被填满。

如何能够在跳槽时,准确定位自身现有水平阶段,精准选择职业方向?

1

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清楚。

比如说,小A在跳槽选择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心仪的岗位,做对外引进方面的公关经理岗位,核心要求是:1懂影片视频市场,策划能力强 。2 英语口语水平要极高。

在专业的口语面试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疏忽了这个领域的专业名词,很多词汇听不懂,这时候才发现了短板。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双语能力并不像自己所想一样有优势。

人总是会下意识的把自己所有与之符合的优势最大化,这个时候会忽视优势本身的真实性,最残酷的一点是你的能力和水平其实不符合快速发展的社会岗位需求,而你还在安慰自己:我是专业出身,学学就可以跟得上。

2专业

衡量自己的优势是否符合专业标准很重要,首先要知道专业的标准是什么。

比如你是想从事外语方面的工作,过了几级,在什么样的考核中拿到了什么样的成绩,这些都只是学校时期的辅助辨别标准,重要的是了解社会里的专业标准是什么。

比如一些岗位上会有专业的考试,除了考试之外,一些做事的结果也存在专业性的衡量。比如你是新媒体的编辑,那你写过多少十万+,在多长时间内把粉丝运营到多少。

再比如做社会化营销,用了多少资源,半小时内达到了什么样的转发曝光效果。

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角度的衡量标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标准那就说明自身本身还不够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对于行业的了解和学习。

在精确选择完职业方向后,跳槽应该更注重行业,还是更注重岗位?

1

行业和公司

行业,其实就已经限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

例如你选择了一家行业下游的公司,这个行业的规模也许是10个亿,分流到各个公司,可能人均收益的天花板只能到10万,所以这个10万的天花板,你再努力都没办法突破。因为市场需求和规模只有这么大,人均效能上不去,未来发展必定受限。

如果你选择一个行业上游的公司,市场规模是万亿级,那么在这个市场上,你的发挥空间就是前者的上千倍,当你到达某个位置时,你个人掌控的资源甚至会超过一些小的行业。

这是各行各业真实存在的天花板,也是每一位职场人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一点。进入一个未来发展前景巨大的行业你不一定是最厉害的,但也许你会比某些行业最厉害的人发展好很多。

所以,选择工作前,一定要先选择行业,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天花板。

2

行业和岗位

其实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行业好=发展前景好,实际上这里面存在一个天大的误会。比如大家都认为互联网行业好,但是互联网公司一样会细分出很多岗位,并不是每一个岗位都很有发展前景。

不同岗位之间,同样存在着天花板以及难以突破的壁垒。

例如互联网公司核心岗位有技术开发、设计、运营、市场、产品部门,服务型的有客服、行政、人力资源等部门,那么在未来的职场天花板上,核心岗位的收入其实是会高一些的。

因为他们是对整个产品和业务负责的部门,风险最高,所以收益也是和风险成正比的。所以,如果你希望能在职场上有更高的发展,进入核心部门必然比进入服务型的部门要佳一些。

当然,行业和岗位选择也是密切相关的,同样是做销售的,快消的销售和地产的销售可能薪资差距很大,这是行业之间的壁垒造成的。

所以,你想要在职场上有所建树,个人建议你先选择行业和岗位,其次再选择公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