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精品财经纪录》)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当《舌尖》满足了你的口腹之欲,《穿在身上的中国》带着大美华夏如约而至。服饰的变迁和演变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穿在身上的中国》将专注于服饰本身,回归服装本质,寻找时尚源头,挖掘精致工艺,再现服饰文明。

  第四集——布衣

  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布衣这个词汇被约定俗成的用来泛指大千世界里的众生百姓。

  人生如戏,无论角色大小,无论剧情悲喜,布衣百姓的一生唱的总是朴实而纯粹的曲。从成年独立到离家远行,再从谈婚论嫁到迎接新的生命,每一个特定的人生节点,都离不开适合故事设定的服饰。服饰无言,默默见证人世间的离合变迁,跌宕起伏的人生,也赋予普普通通的衣服鲜活的生命。

  在这几段布衣百姓的人生故事里,执着与温情始终相伴,人生的风景触手可及。

  长大成人

  静谧的泸沽湖畔,摩梭人世代居住于此,至今依然保留着母系氏族的古老生活习惯,这里也被外界形象地称之为女儿国。

  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即将年满十三岁的达瓦卓玛将迎来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成年礼。

  按照祖祖辈辈的传统习俗,摩梭人不过生日,也没有婚礼,人的一生之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仪式,一个是成年礼,还有一个就是葬礼。

  用牦牛尾编制而成的发辫,配上各色的宝石珠花,这是摩梭女子成年后才能佩戴的头饰,达瓦卓玛要戴上它走进自己的13岁。

  村子里最帅气英俊的小男孩,“小王子”达巴甲泽也将在这个新年迎接属于他的成年礼,孩子即将成年,父亲要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摩梭人的银制短刀。

  天刚蒙蒙亮,达瓦卓玛的成年礼已经开始了。

  达瓦卓玛站在装满粮食的袋子上,寓意着从此衣食丰足,奶奶把金丝绒缝制的短衣在柱子上挂了一下,表示家门又有了顶梁柱,爷爷在反复吟唱着祖辈传下来的长寿经,祝福步入成年的孩子幸福健康。

  对于女孩子来说,成年礼也叫穿裙礼,如果说穿裙之前的少女,是一棵含苞的花蕾,那么穿上了百褶裙之后,她就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了。

  最后,母亲把象征家庭权利的银链子挂在女儿的身上。

  对于男孩子来说,成年礼也叫“穿裤礼”。

  达巴甲泽的双脚踏上风干的猪膘肉,装有吉祥物的嘎乌盒和银制的配刀,意味着他从此勇猛强健,成为一个真正的摩梭男人。对于每一个摩梭人来说,成年礼意味着生命的真正开始。从穿上成年礼服装的这一天,原本未经世事的孩子,就要为摩梭人的血脉延续承担起责任。

  离家远行

  古城西安,23岁的大学生王永超启程回到临潼区五丰村的老家,度过他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

  将要走出校门的陌生感,让王永超始终处在紧张和彷徨之中,只有家乡的外婆能让他心中获得暂时的平静。

  盛夏时节的农村没有多少农活,走街串巷的皮影表演,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带来了简单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看皮影戏,是外婆最放松的时刻。

  夜深人静时,外婆总是在灯光下纳起鞋底。

  她一直有个心愿,在有生之年给所有的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孩子做出足够穿的千层底布鞋。

  千层底布鞋的制作,最吃功夫在鞋底。

  旧时的千层底都是用穿过的旧衣服和碎布头来制作,一层层的布片抹上一层层浆糊,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使柔软的布片变得坚实耐磨。这个过程叫做“打袼褙"。晒干后的袼褙剪出鞋样,一层层重叠起来,经历千针万线的缝制,最终成为穿在脚下的千层底。

  年老的外婆经年日久的做着鞋子,缝制出来的千层底堆满了家中的角角落落,把对亲人和后辈子孙的美好祝福寄托在了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上。

  短暂的假期转瞬即逝,王永超就要离开家乡去外地打拼事业,在离开家乡的那一刻,王永超似乎才真正地感悟到外婆千层底的含义。

  谈婚论嫁

  今年夏天,26岁的林洁决定结束和男友雷宇十一年的爱情长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林洁眼中,婚纱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象征,她希望能亲手设计制作一套婚纱。

  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嫁衣嫁给自己最爱的人,对于林洁而言,这件事情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衣服本身。

  学习、选料、设计,在进入真正的制作阶段时,林洁发现,婚纱的难度还是比想象当中大得多。

  为了这件婚纱,林洁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个假期比平时上班还要忙碌。出于对于爱情的珍重,为了人生那个最重要的幸福日子,林洁默默地享受着这个过程。

  筹备婚礼在即,婚纱的制作也接近尾声。在林洁的各种尝试下,婚纱的拖尾终于呈现出了让她满意的弧度,而精致的钉珠、缝花,蕾丝、蝴蝶结又为婚纱增添了不少神韵。

  虽然不是最美,但是最适合自己,婚姻的经营也许和做衣服是一样的道理。

  迎接新生

  80后女孩于兰,在怀孕八个月之后,不得不放下手头正做得顺风顺水的事业,回到汕尾东海小镇,准备迎接新的生命降临。

  就在这时,于兰萌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她想为即将出世的孩子亲手织一件小熊马甲。

  于兰在织马甲中打发着待产时光,宝宝偶尔传递来的讯息,也让她无比感动,这是母与子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

  临产期一天天接近,在腹中宝贝默默的陪伴中,于兰终于完成了这件充满着爱的小熊马甲,于兰已经做好准备,她要用最美丽的心境来迎接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期盼着穿上这小熊马甲的那一刻。

  奔跑路上

  年近六十的单兴源是一名皮鞋匠,从业四十年,专门为人定制马靴。

  在老单看来,人的一辈子就像一双马靴,骑在马上的时候你尽可以风驰电掣去展开各种浪漫的遐想,但是作为一双鞋,无论外观如何华美,终究还是要踩在地上。

  一双制作精良的手工马靴,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打磨才能成型,在大工厂的流水线上,一天可以生产出数千双鞋,老单一天的辛苦忙碌最多也就能做出一两个鞋面,但是老单却乐此不疲。

  时光流逝,年轻的激情总会归于平淡,马靴改变了老单的人生。每天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打磨一双双靴子中度过,在周而复始的手艺活当中,老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快乐。

  淡看归去

  甘肃平凉,77岁的薛老汉提早结束了一天的农活,和老伴一起去逛镇上的集市,他们需要添置一件重要的衣物。

  寿衣,当地俗称“老衣”。

  在中国许多农村,如今仍旧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人到六七十,准备一件老衣。

  按照村里的讲究,临终时的这身行头,不仅彰显着亡者的身份地位,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家族后代的运势是否兴旺。

  老两口结婚六十年,六十年的相濡以沫,就像一坛陈年的酒。时间越长,这种平平淡淡的幸福就会越加浓郁。

  宋老太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没有听取医生的劝阻,坚持着完成了老衣的制作,这是给老伴缝制的人生中最后一件衣服,再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普普通通几段布衣百姓的人生故事,朴素,纯粹却始终带着一份执着,一份温情,行走在浮光掠影间,最终成为一段淡淡的人生风景。

  《穿在身上的中国》

  2018年11月5日(第一集)

  2018年11月6日(第二集)

  2018年11月7日(第三集)

  2018年11月8日(第四集)

  2018年11月12日(第五集)

  2018年11月13日(第六集)

  在CCTV-2财经频道 晚22:38分播出

  更多精彩,期待您的期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