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戰鬥部都是聚能穿甲型,目前各局部戰爭中上陣的國際上先進的反坦克武器,一般是第3代反坦克導彈。在公佈的指標上,能垂直穿透北約標準均制鋼靶達到800毫米,也就是80釐米厚度靶標的導彈,就可以歸類爲第三代反坦克導彈。比如典型的有中國的紅箭8、美國的陶2、俄羅斯的短號、歐洲的米蘭等等。

這些導彈都是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破甲原理是:在彈藥的戰鬥部,把炸藥澆固成空心喇叭錐形,開口向前,而引信裝在炸藥的後部,當這種彈藥前部和坦克外表面碰撞後,慣性引信的撞針發火,引爆前面的炸藥;空心錐形的裝藥爆炸後,會形成一個向前的高速、高壓爆炸噴射流,炸藥前部的銅帽會產生高壓高速金屬射流,來迅速的穿透坦克的裝甲;貫穿效應引起的破片和射流會殺傷坦克內部乘員,甚至會引起坦克裏面的彈藥殉爆,炸的坦克炮塔都飛出去。

高速金屬射流穿透裝甲鋼的效果,很像高壓水槍噴射的水柱瞬間射穿一道土牆。 2代以前的坦克基本都是純鋼甲防護。鋼鐵對金屬射流的防護能力不強。但此後發明了陶瓷複合裝甲。特種陶瓷對破甲彈頭的防護能力,超過了同等厚度的純鋼裝甲。二代以後的主戰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能力從原來的300多毫米,普遍提升到了550毫米以上。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曾經有兩輛挑戰者1坦克被伊拉克陸軍裝備的第一代米蘭反坦克導彈命中正面主裝甲,但均未被擊穿。米蘭導彈早期型號的戰鬥部破甲威力是700毫米。由此可見,陶瓷複合裝甲對破甲彈的防護效果還是不錯的。

單純的陶瓷層結構,對付空心破甲彈高速噴流效能極佳,但是對付長杆穿甲彈APFSDS等動能彈就差了點,尤其是陶瓷結構接受一次打擊後會粉碎,遭受連續打擊時持久力下降。

而高硬度的貧鈾裝甲對抗動能穿甲彈的能力更強,但重量往往超標。

第二代複合裝甲,大多是在陶瓷結構中加入一層貧鈾,防護性能又提高了一倍!M1A2與挑戰者2都用上了這種裝甲。估計對破甲彈的正面防護厚度相當於900毫米,對穿甲彈的防護厚度相當於850毫米。側面應該在300毫米左右。美軍最先進的M1A2SEP的防禦,正面主裝甲對破甲彈應該有1000毫米左右的防護指標,可對付大多數三代反坦克導彈。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最近的航展上,展示了紅箭10B反坦克導彈打靶的穿深效應鋼甲的切割剖面。讓人感到震驚的,穿深居然和一個成年人的身高一樣!由於靶標是徹底穿透,因此真正的穿深肯定大於一個人的身高,這穿深標準要到2米了!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坦克或者其他類型的裝甲能扛住如此大的穿深!各國坦克都應該慶幸至今沒在戰場上遇到紅箭10反坦克導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