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學+視頻】《全民學乒乓常識篇》乒乓球擊球部位

乒乓球最爲正確和科學的擊球部位的劃分應該是這樣

12點爲:頂部,此時拍面與地面平行(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呈0°水平。由於擊打球頂部的情況在乒乓球運動中幾乎不可能出現,所以不作爲討論和研究。

12-1點爲:上部,此時拍面向前傾斜,呈0-30°。其實理論上而言,上部應該是一個統稱,12-3點之間應該都屬於上半部分(上部),但是上部也可以理解爲接近球頂部的位置,如果對這個部位範圍去重新命名一個新的叫法(如頂下部、上頂部),勢必會對認知上面造成一定困難。此12-1點的部位主要是扣殺高球的時候會接觸到這個部位。

1-2點爲:上中部,此時拍面稍向前傾斜,呈30-60°。這個意思就是接觸球上半部中間的區域,這個很好理解,但是打好乒乓球裏面叫這裏爲上部,直接無視12-1點處不做講解,這點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此部位主要是,拉上旋前衝弧圈球(過來的球是上旋球),拉扣半高球,突擊半高球,反振高吊弧圈球等。主要是處理一些弧線較高的上旋球的時候,會接觸到這個球的這個部位範圍。

2-3點爲:中上部,此時拍面略向前傾斜,成60-90°。這個意思就是接觸球中部偏上的區域,這個一直都是這麼叫的。此部位主要是,一般的攻球(正手攻球、反手撥球、反手推擋等等)。大多情況下的拉球,拉一般下旋的前衝弧圈球(過來的球有一定下旋),提拉弧圈、加轉弧圈、快帶、快撕、擰拉等等,一般是拉帶有一定下旋的球,但是旋轉不是特別劇烈的下旋。

3點爲:中部,此時拍面垂直,成90°。中部就是對球中間部位造成的擊打,這個部位主要是一個臨界點,用於區分球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正在在乒乓球運動當中很少有情況是直接接觸到球正中部位置的,一般都是中上部和中下部偏多。

3-4點爲:中下部,此時拍面略向後仰,成90-120°。這個意思是接觸球中部偏下的區域,這個也很好理解。一般是搓球弧線較高旋轉較弱的球,或者直拍推擠側切一些側上側下旋的球,側擰帶有一定下旋的球,拉高吊弧圈球(帶有強烈下旋的),拉加轉弧圈球(帶有強烈下旋的球,拍面觸球時後仰)。

4-5點爲:下中部,此時拍面稍向後仰,成120-150°。到這裏就有很多教科書和教學視頻講法不一了,有的教科書裏面這裏叫做中下部,特別是網上的一些文章,搜索引擎當中排名還非常靠前,然而3-4點處卻不做說明,這個給很多乒乓球業餘愛好者造成了誤導,也對我們造成了誤導,而打好乒乓球這裏叫下部,無視了5-6點處。其實這裏叫下中部是最爲恰當的,因爲是在球下半部的中間區域。這個區域主要是搓球、削球、放高球用的比較多。

5-6點爲:下部,此時拍面向後仰,成150-180°。上面也說過了,下部就是接近球底部的位置,應該比較容易理解。這個部位主要是放弧線較高的球,可能會去削幾乎要掉落到地面的球。

6點爲:底部,此時拍面與地面水平(正面朝上,反面朝下),成180°。這裏也是一個臨界值,基本上是不可能觸及到的,所以也不進行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