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10时,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国学馆,刘其彬校长郑重地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客座教授的聘书颁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线装书装帧技艺第五代传人管延伟。

  据了解,这是山师附小首次给民间非遗手艺人颁发聘书,这标志着山师附小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开始向非物质遗产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双方还达成共识,明府城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与山师附小双方互相设立非遗研学传承基地,为学校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新的人文、技艺空间和氛围。泉水人家民俗馆是以“家风、家教、教训”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明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百花洲,地理人文优势突出。自2016年开馆以来,致力于青少研学基地的打造,推出乡饮茶礼、流觞修禊、雕版印刷、文化拓片、开笔礼、成人礼、放河灯等众多原创精品研学课程。作为泉水人家民俗馆馆长,管延伟还是古籍线装书装帧技艺的传人,其推出的非遗线装书项目成为今夏最火的研学课程。民俗馆先后获得历下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教育厅全省中小学省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行走齐鲁”资源单位等称号。作为全国最早设立专职文化教师和传统文化教室的公办学校,山师附小办学理念一直非常超前。山师附小赵琨告诉记者,学校聘请国学客座教授非常慎重,不但要求受聘人学有所长,技艺精湛,还要对孩子有爱心,教的课孩子愿意听,愿意学。这几个方面,我们都进行一段时间考察,管馆长都是合适的人选。据山师附小校长刘其彬介绍,“非遗进课堂”,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只是山师附小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新举措的第一步;下一步,附小的孩子还将“走出去”,学校将同明府城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山师附小百花洲研学基地,把课堂搬到济南府城、百花洲头、流杯池畔、泉水人家——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历史文化街区里研学、上课,近距离感受千年府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城特色风貌及神韵。请进来,走出去,进出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一座知名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管延伟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领导和孩子的期望,尽己所能,把非遗技艺保护好,开发好,传承好,让孩子贴身体验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记者郑希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