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MAX 用戶浮生

  

  漢道,這個品牌筆者最初也是在中國“貝爾”的朱煒強先生的節目中獲知,產地是早年各國名品刀具代工聚合地,同時也是老仿刀具發源地的——陽江。

  筆者並不是一個專業黨,更不是有錢玩家,所以帶着能用、夠用、用好、用順手、買得起的態度寫了此文,也請業界大佬多指點不足。

  剖去外盒,盒內刀具的主體便得以呈現,內容很簡單 —— 主刀、K 鞘、固定魔術貼和配件的傘繩。

  橡塑防滑手柄的刀柄採用,搭配上防滑手紋可由有保證持刀的穩定性;長短適中的刀柄,很適合國人手掌尺寸;內部貼合刀柄,給予用戶更多的握持體驗,也大大減緩了刀具劈砍過程中對手部的衝撞感。

  至於搭配的 K 鞘,則更是這把戶外用刀的特徵寫照——打火棒。磨刀條的集於一身,讓戶外攜帶量得到了壓縮,喜歡戶外的人都知道,戶外兩大生存必須:水、火源。

  水的作用自然最核心的是飲用,而火源則可以帶來取暖、加熱食物、照明甚至是驅趕野獸……拋開的自然火源收集和原始的鑽木取火,戶外生活中最可行的就是鎂條打火。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道探索者戶外刀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

  有了它,再帶上幾樣必需品我們就可以輕鬆上陣了……在這裏也分享戶外裝備:淨化水杯、強光手電、電子羅盤手錶、救生哨、捆紮帶、當然必不可少的是錢包。

  就戶外刀具的作用,其實劈、砍、戳是最主要的,這要求第一是刀具鋼材和鍛造的工藝;其次是刀刃面的鋒利度,這一來是設計者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玩家對刀具的調教,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磨刀,但是奉勸一句各位玩家如果技藝掌握不是很到位,環境不是很危機最好還是不要自己磨刀,往往磨着磨着還不如之前鋒利 …… 當然,這僅是我個人的經歷。

  細心的玩家可能一見看到,刀背部有一個沒有塗層的面積,這就是用來於鎂條摩擦的區域。

  放大,特寫就是這樣的。

  既然是戶外用刀,重量也是一大考覈要點,探索者戶外刀,裸刀重量在210.3g,筆者是還是更側重於簡單的刀體,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我拆除了一些傘繩的掛墜,這種習慣仁者見仁。

  總是,刀是你的,你可以主宰它的一切……

  鋒利度,其實刀具在出廠前已經有了很好的開刃,能夠上手即用也省下很多打磨的時間。

  斷髮、刮汗毛,筆者都已經實測,很順利。

  至於切割……拇指粗的麻繩也沒問題,戶外正常也不會出太大困難。

  就如同,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一樣,刀具最核心的測試劈、砍,還是要大篇幅展現的。

  刀具必定不是斧頭,對於半乾狀態下木質這樣的起片效果已經可以滿足,如果戶外外條件需要更大的切口,那就只能搬起石頭了,但這樣刀具很有可能受損,不到關鍵時刻筆者並不推薦。

  削木的效果一圖已概之,不用太多詮釋了。

  這兩項測試效果還是可以完美勝任戶外求生刀的名號。

  由於刀尖角度開角合適,尖部還是很鋒利的,飛刀效果可以從刀尖入木深度來判斷,大約有 1cm 的距離。

  至於鎂條生火,這項技能漢道一直就是強項,寬大的鎂條集成在刀鞘上,讓摩擦更爲方便,10cm 左右的鎂條,讓一擼到底火星四濺成爲可能,也免去了玩家來來回回的摩擦。

  選擇好了幹木茸,或者是易燃物質,一陣火星閃過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態勢。

  當然,剩下的如何維護火種、如何加熱都是必須的學問,畢竟火着到能加熱、燒烤之間還有一個步驟就是架木材生火。

  磨刀,最好還是當做應急。

  後面重頭戲,還是交給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吧。

  探索者在刀鞘背部設置了雙開頭魔術貼,這給刀具在身上的固定呈現了多種可能。

  當然,最穩定的方式還是通過MOLLE進行固定,這就需要腰封發揮效果,如果沒有腰封,那麼固定在腰帶上也是可行的。

  作爲刀鞘的保險,漢道設置可一個魔術貼扣袢,這有效的保證了刀具在大幅度運動中的意外滑落。

  一拉,一提,出刀其實很方便。

  同樣,你也可以將其利用魔術貼粘連在戰術背心上,只要拿取順手就好。

  至於說,刀具握持的手法,各有千秋,筆者只能說根據使用情況(發力端)簡單推薦兩種。

  這種握持,多半適用於格鬥,也就是劃刀,最大的好處就是力距較短,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這樣的正手握持基本適用於各種場合,削砍也好,格鬥也罷,這樣握持抓取力度最牢固,不易脫手。

  體驗感受

  優點:

  1、價格適中

  2、鋼材和鍛造效果優秀,完全勝任戶外求生需要。

  3、功能全面

  4、刀鞘固定方式多樣

  建議:

  1、刀鞘可加設求生哨和反光片

  2、將刀鞘背部的魔術貼改爲蓋板開合,魔術貼拉取過程會損壞

  

  硬漢專屬長按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