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軍,一個自斷後路出國追夢的80後設計總監,一個在蓬皮杜藝術中心面壁悟道的前館員,一個要把唐手道的氣韻貫穿設計的武者,一個在理想和現實間沉浮的“創業狗”。

  王連軍已經堅持了多年的空手道習練,這種發源於中國,在琉球羣島生根發芽的空手搏擊武術,其中關注的氣韻暢通,精氣神的蓄養,和調息冥想等細節,深深地吸引着老王。各種特寫,快速的運動,肢體的舒張和冥想的純粹形成畫面節奏感的對比。

  王連軍在國內本有一份優渥的工作,但是他去職出國,從建築學校一年級讀起,徹底把西方建築設計教育體驗一遍。他的畢業設計作品《米蘭中國文化中心》,在畢業設計中,獲得了最高分,也讓他獲得了在歐洲發展的初步自信。

  老王有一顆堅強的小心臟,和野草一樣的適應能力。當建築學校學生的時候,曾經在蓬皮杜現當代藝術中心打工的他,每天面對着充滿顛覆傳統創作樣式破繭而出的現當代藝術創作,心裏也在醞釀着自己的計劃……

  

  掌握了東西方設計因子的他,在法國最大的建築事務所AREP謀得一份工作。但是不甘心做流水線工人的老王,又一次選擇了自由——成爲一名獨立設計師,併成立了乙未設計工作室,“乙未”的名字來自於創業元年的干支對應。他一邊積累作品,一邊在市場上打拼,現在已經有了一個自己的客戶圈子,但創業的甘苦,也是冷暖自知。

  多年以來,王連軍想通過他的設計,告訴觀衆,建築是有情感的生活空間,住宅對人的重要性,已然超越了身體的依託,而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馳往。

  一處住宅,對老人,可頤養天年,享天倫之樂,並滿足對故土追憶之情。對年輕人,是工作之餘避囂煩,寄情賞的休養生息之所。對孩童,能提供玩耍、認知自然的安全之地。對朋友造訪,在驚歎之餘也可共享一段沉醉不願醒的時光。

  王連軍認爲的“詩意棲居”,是室內各個房間之間與室外庭園相互因借,以資流通。房間依庭園而建,實用緊湊。空間佈局與陽光相關,起居室光線充足,臥室攜朝暉而起、餐廳就夕霞而食。

  

  王連軍的工作室處於鬧中取靜的巴黎第五區,這裏毗鄰先賢祠,和喧鬧的穆夫塔集市毗鄰,是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一處所在,王連軍十餘年的法國生活,讓他始終保持着對不同文化元素的好奇心。

  在巴黎第五區的穆夫塔集市,連軍穿過塗鴉牆的街頭,走進麪包房,買了一個羊角麪包,在辦公室衝一杯咖啡,開始工作的一天。塗鴉牆壁等波普藝術和日常生活的融合細節的展現,穿插着主人公的工作場景,是另一個預設表現的場景。

  也許是因爲他從小在北方林區長大,在16歲那年和家人一起建造了家裏的房子,他對自然,對住宅有深厚感情的原因,促成了他選擇了建築師的行當。而本科論文《論中國藝術對中國園林建築的影響》可以說是他對中式園林的體悟,隨後,在法國建築師學校的畢業設計,融合了對西方畫意中對空間和構圖的觀察。這也是他個人風格形成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在巴黎這樣一個兼容幷蓄的國際大都會,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迸發出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和設計從業者。

  我們追隨老王,來到他當年做館員的時候,在博物館坐過的位置,追溯那段難忘的博物館時光。

  王連軍對蓬皮杜藝術中心的每一件永久展品都爛熟於心,因爲他曾經在這裏做過館員,“因爲這裏還比較人性化,每天都會給大家換值守的位置。”

  用他的話說,越是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領教到各種異國元素的綺麗瑰美,越是會給自己尋找一個定位,“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文化原點”。而他的文化原點,無疑是中國文化中的詩情畫意。

  從中國傳統建築中汲取靈感造當代住宅,已不是當初僅僅爲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個人理想,而是通過對東西方建築文化的研究和對比,發現住宅是中國幾千年文明最好的縮影和載體,對自然的眷戀,對人生的認知,都沉澱映射到宅院之中,經過一代代的文人巧匠的思考打磨與建造,形成了最舒適最具有詩意的棲居空間。居住不僅僅停留在使用的層面,而是尋求人在建築中產生一種心靈上的淨化與昇華。

  

  在蓬皮杜中心的樓頂,王連軍進入現當代藝術展的永久館藏現場,用他的話來說,所謂建築學上對當代藝術的創新性,和傳承中國文化元素的關係,就是“不抄襲照搬中國傳統建築的樣式,而是取意於中國傳統庭院和園林,賦予當代的建築形式,具古以化,有法無式,去形留意,體匿性存。

  王連軍講,“得意忘形”, 融匯文化中的美學真意,又不泥古模仿造型,是客戶對設計師的終極期待。

  這也是他給自己未來設定的奮鬥方向。

  《築之道:詩意棲居的築夢者》

  

  - END -

  想法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如需轉載,“閱讀原文”查看轉載須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