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太可惜,年紀這麼輕,本來明明可以治癒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平連連嘆息。

最近一段時間,王平接連收治了兩位年輕甲狀腺男性患者。一位26歲,一位34歲。

甲狀腺癌,在很多人認識中,是一種懶癌,然而這兩位年輕的患者,卻已經被打上了甲狀腺癌晚期的標籤。

準新郎脖子粗起來

未料是甲狀腺癌晚期

26歲的小沈( 化名),但這一個多月,他卻發現脖子粗了一大圈,到浙醫二院甲狀腺外科一查,小沈瞬間就愣了。

檢查結果顯示:小沈呈現甲狀腺瀰漫性病變、多髮結節,穿刺結果是惡性腫瘤,而且已發生頸部轉移,屬於甲狀腺癌晚期(T4N1Mx)。

單位每年都有體檢,小沈每年都定期參加。

在小沈的體檢報告上,早就顯示有甲狀腺結節,需要赴專科複診檢查,但小沈壓根沒放在心上。

“我身邊的人好多都有甲狀腺結節,我看大家都沒事。工作太忙了,我就沒顧上這事。”小沈說。

直到一年前的腫塊慢慢變大,直到小沈聲音沙啞、喉痛疼痛、喉頭變重、脖子變粗,他都沒往惡性腫瘤這個方向考慮,覺得自己只是胖了,所以脖子變粗。

“原來這個腫塊是癌。”看着檢查報告,小沈喃喃道。

切下癌組織裝了一盤

手術做了十個小時 仍有復發可能性

小沈的手術足足做了10個小時。爲什麼要這麼久?

主刀醫生王平告訴記者,因爲腫塊已經非常大,癌細胞已經浸潤到喉部神經,雙側頸部淋巴結都已經轉移,而且轉移的淋巴結累及頸部的大血管。

光是切除下來的癌組織,就裝了一盤子。

另外,因爲要同時做雙側手術,就必須做氣管切開以確保安全,所以,小沈今後說話和嗓音將到影響。

“畢竟是甲狀腺癌晚期,併發生轉移,今後還有復發的可能性,生活質量將會變得很差。”王平說。

5年前可能埋下病根

有結節千萬別大意

爲什麼小沈的病情會如此嚴重?此前明明是一個腫塊,發展爲何如此迅速?

王平解釋:“80%的甲狀腺癌爲乳頭狀癌,的確發展比較慢,被稱爲‘惰性癌’。小沈得的是分化型甲狀腺癌,惡性程度相對較低,但也可發生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臨牀以頸部淋巴結轉移最爲常見。”

分化型甲狀腺癌從一個癌細胞,發展成現有臨牀診斷技術能發現的惡性結節,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這也就是說,小沈在5年前,就已經罹患癌症。

如果小沈當初在體檢時,重視身體發出的警報,在發現結節時,能儘早就醫,他的腫塊就不會這麼大,也不會發生淋巴結轉移、喉部浸潤,治療和預後都會比現在好太多。

王平也提醒廣大市民,千萬不要對甲狀腺結節放鬆警惕,做完體檢後,發現甲狀腺結節,最好綜合醫院的甲狀腺專科請醫生解讀並根據情況做進一步檢查。

(配圖,圖文無關)

結合多年臨牀診治經驗,王平給出了幾點相關建議:

1.患有甲狀腺疾病的父母,最好從小就給孩子定期做甲狀腺體檢。

2.頸部脹大不一定是胖,可能是甲狀腺結節,發現後最好儘快檢查就診。

3.射頻治療的要求非常高,不要輕率選擇,儘可能諮詢專科醫生。

4.手術依然是目前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

相關知識

常見癌症有這些徵兆!

體檢很重要!

身體上再小的問題也要引起重視!

總編輯:白英蘭 本期編輯:溫佳慧

微信:eqqfnlhh

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