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海的驚濤駭浪十分兇險,但農業創業比其有過之而無不及。數以萬計的農業“淘金”者往往會因爲“下海”前沒有做好準備,在碰到巨浪時就丟盔棄甲。

這其中,慘嚎聲最大的,往往是做有機農業的。

靠譜的有機肥非常難找

由於工業化的養殖早已經把中國傳統小農的種養殖結合體系破壞了,也就是小農戶都不再養殖了,不養殖就沒有農家肥,所以只能依賴化肥。

而化肥用多了土壤和植物都不健康,所以只能依賴農藥。而養殖場的糞便沒有辦法投入到農業使用,大量排放又會造成環境污染,可以說工業化養殖造成了雙重浪費和雙重污染。

所以當你想開始從事生態種植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有機肥從哪裏來?

目前的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糞便是最方便取得的有機肥。

但是對不起,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糞便中普遍含有重金屬、激素以及抗生素,並且嚴重超標!從事有機種植是絕對不能用的。

另外市售的商品有機肥基本上也是用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糞便製作的,所以也不能用。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有機生產標準並不限制使用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糞便。

全世界的有機標準都是尊重“過程控制”原則的,唯獨中國的有機標準是“結果控制”原則——即便你用了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糞便,你種出來的東西不超標就行了。

但是不同植物對於重金屬的吸收不一樣,所以有時候儘管你種出來的東西不超標,但是你的土地有可能已經遭到嚴重的重金屬污染了。

我看過一個使用工業化養殖的雞糞種植的有機山茶油,連續幾年使用雞糞之後,土壤的重金屬含量已經接近土壤污染的臨界值,但是有機認證竟然通過了。

要知道有機農業運動的目的本來可是爲了保護土壤的可持續耕作的。對於這樣的產品,儘管檢測結果符合有機標準我們也不能上線的。

簡單說一句就是:不考慮土壤的可持續耕作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生產都是耍流氓。因爲這一點,我們淘汰了大多數所謂的生態種植的農產品和通過有機認證的農產品。

而我們的返鄉青年和農友,爲了找到靠譜的有機肥,要麼是自己做種養殖結合的循環體系,要麼選擇用價格高昂的餅肥,更有甚者,從內蒙拉羊糞回來……

所以請記得,用有機肥種植的農產品和真正的生態農產品是兩回事。

不是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了

而是普通產品的價格太低

我常常說中國不是有機農產品價格高了,而是普通農產品價格太低了。

從投入和產出比角度考慮,如果普通農民把他種地的收入除去他實際投入的成本(勞動力及生產資料),就會發現他每個工時獲得收入是非常低的,甚至連外出打工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如此看來,農民種地沒有辦法取得合理收入,所以幾乎所有的農民都不願意在家種地,而是要出去打工。

爲什麼農民都要出來打工,因爲種植普通農產品的折算工價連普通打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現在我們消費者希望有人種植真正的有機農產品給我們,那麼起碼我們得保證給農友合理的收入。

而當我們給到農友合理的收入保障的時候,出來的就是現在的價格——通常比普通農產品貴上一倍兩倍都很正常。但是通常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認爲價格太高。

這是目前的普遍現象。

還有就是對於一些種植難度較高的產品,比如水果,在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種出來的品相通常是比較差的。

這種情況消費者也很難接受,覺得自己花高價錢卻買了品相這麼不好的東西,不值。

反倒是原則堅持的沒有那麼徹底的生產者,可能會種出“又便宜”“又好看”的“生態農產品”,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當然國內也不缺少能夠把技術做到很好,還能種出“又便宜”“又好看”的生態農產品的,我也認爲這是大家應該努力的方向。

土地制度的不穩定

有機農業是需要長期投入的,改良一片土地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常言道“有恆業者纔有恆心”。

土地的短期性更容易讓人追求短期效益,你花了十年改良的土地,合同到期,或者國家徵收就白花心血了。

記得有一次去南京的一家農場,農場面臨徵收拆遷,農場主說這幾百畝的土地,十年在土地上投入的有機肥就有上千萬。一搬遷又得從頭開始。

相反前一段時間返鄉青年王寧去參觀日本的有機農場;這些農場都是世代相傳,最少都有幾十年歷史。

日本的有機農場通常有幾十年的歷史

但是另外一方面講,中國又不能夠實施土地私有,一旦土地私有化,面對的將是大量的失地農民和社會動亂,這真是一個很矛盾的話題。

消費人羣的基數太少

爲什麼美國的全食超市(注: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能夠發展得那麼好,因爲美國有龐大的中產階級消費羣體。

從理論上看如果把家庭年收入40萬以上的看作中產階級的話,中國的中產階級有很多。但是我所認爲中產階級應該是按照生活理念來劃分。

美國的全食超市

應該來講中國目前兩個羣體最大,一個是“屌絲”羣體。屌絲羣體追求價格消費,就是什麼便宜買什麼。

第二個是“土豪”羣體,這一部分人追求炫耀性消費,“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一部人催生了奢侈品經濟。

真正的中產階級應該追求的是“價值消費”: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理念,願意爲有價值的事物買單。

追求生活的品質,願意把錢投資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上。這一部分人才是真正有機的消費羣體,這一部分目前在中國還很少。

所以那些老是算着,中國有多少的有錢人,有多少人購買我的產品就夠了的人,基本上是死的最快的。

誠信體系的缺失

其實全食超市在美國能夠發展好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外的誠信體系相對比較健全。也就是民衆對有機認證的信任度比較高,但是國內的誠信體系是缺失的。

有機認證的混亂,加上不斷爆出來的有機造價新聞,都在摧毀着這個行業的信譽。

固然官方的有機認證混亂,但是老實說民間各種各樣的自我認證的混亂程度比官方有過之而無不及。淘寶上、朋友圈裏的“自己家”種的生態農產品氾濫。

去到郊區的果園,個個門口都掛着有機水果的牌子,連路邊的地攤都宣傳自己買的水果是有機的。這些混亂讓人更加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所以在中國不管是做有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最後都變成了“賣人品”,靠農場主和店主們不斷地刷臉,和消費者變成熟人,變成基於熟人關係的信任,才能最終做成。

所以這方面來講:建立國內的參與式保障體系(pgs),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事情。

實施有機農業到底有多難?曾有這樣一種說法:若要養一羣嬰兒至成年,必須想盡辦法不讓他們生病,且即使生了病,也不能打針或喫藥,任其自由生長,直至長大成人,這樣有多難?

我相信很多做有機農業的朋友,都是懷揣着美好的初心進入,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出於種種無奈最終只能丟兵卸甲。

你是其中的一員嗎?你還在堅持嗎?期盼來留言區說一說你的經歷與感受。

(文章來源:農場主十)

若文章對您有用,請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免費農資電子臺賬哪裏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