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与Uzi的遭遇只是整个行业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选手、主播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外,其实还有被多方裹挟的外部原因。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知名汽车品牌宝马正式宣布与FPX、T1、G2、Fnatic、Cloud9 五家知名电竞俱乐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当许多人都在感慨宝马的大手笔时,也有不少人已经发现,过去总是首先受大牌金主青睐的RNG此次并没有受到宝马的关照。

曾是资本“宠儿”的RNG被冷落,其中的原因其实不难分析。LPL在4月14日赛后,IG、ES、FPX、JDG四支战队已经提前锁定了季后赛名额,而老牌强队RNG此次只排在积分榜的第七位,新赛季春季赛表现堪忧。低迷的战绩是RNG失宠的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了顶级明星选手Uzi,RNG的关注度也呈下滑趋势。

Uzi从春季赛开始便长期缺赛的原因除了他地处湖北以外,意外受伤又再次延长了他的“假期”。不过其实在2019赛季结束之后,行业已经流传出Uzi即将退役的传言,如今随着他长期无法归队,以及有一些业内主播的爆料,他即将离开赛场的传言已经愈演愈烈。

Uzi虽然是LPL的老将,但其实他并不“老”,97年出生的他满打满算也不过23岁,这一年龄在业内虽算不上年轻,但也还不至于到必须解甲归田的地步。不过,真正影响Uzi职业生涯长度的并非是年龄,而是已经困扰他多年的手伤与背伤。这也是导致这位曾经的第一AD状态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除了Uzi因为意外伤病无法归队以外,前《英雄联盟》职业选手、知名电竞主播PDD由于身体原因也在不久之前正式宣布停播。随着多名业内知名人士由于身体问题无法正常工作,对选手、主播这类从业者健康问题的讨论又被放上了台面。

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职业选手、电竞主播这类从业者的队伍不断扩大,鼠标手、颈椎病、腰椎腰肌等病症已经成为这个从业队伍的职业病。这其中,有些案例确实是部分选手、主播的个人原因所致,但是当这些个案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就必须考虑,行业为何会成为类似疾病的“重灾区”。

职业需求、多方裹挟导致选手“血条”下降

作为一名80后,来自韩国的Moon是如今电竞行业中最“年长”的职业选手之一,在他17年的职业生涯中,每天的训练时长都超过12小时,最长曾保持在15小时左右。在整个电竞职业选手群体中,这样高强度训练的并非只有Moon一人,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如今,顶级电竞赛事的职业选手训练时长基本都稳定在10至15小时左右,而除了长时间的训练以外,高强度的正式比赛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对选手们身体、精神造成的负荷还要高于训练阶段。

而如今,这些职业选手除了需要应付强度极高的训练与比赛外,大部分选手还必须兼顾长时间的直播事业,这对选手的身体健康问题来说本就是雪上加霜。

大量的时间投入意味着长时间的久坐,这也是大量职业选手或者退役主播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关键原因。据调查,久坐与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病症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例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背部或颈部疾病、肌肉变形、骨质疏松等。

Uzi的严重伤病便是由背部肌肉长期劳损造成的,积劳成疾最终也将伤病蔓延到了他的手臂。除了Uzi之外,S9冠军队伍FPX中单选手Doinb也长期受到颈部伤病影响。这当然不是行业个例。

据统计,在国外过去10年中,电竞职业选手还曾出现肺部萎缩的病例,出现相同病症的职业选手多达12位。而根据医疗部门对此人群的诊断,患病原因便是由久坐、不健康饮食、不活跃的生活方式以及呼吸技巧不良所造成的。

可以这么说,电竞选手出现伤病问题有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被电竞职业与直播事业的双重裹挟。

除此之外,其实大部分职业选手的个人健康意识也并不强。美国整骨疗法协会之前曾对电竞选手的伤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他们的职业选手样本中,56%的选手经常感到视觉疲劳;42%的选手出现颈背疼痛与不适;36%的职业选手出现腕部疼痛以及32%的选手出现手部疼痛;另外还有40%的选手不进行健康锻炼。从这一研究结果来看,在整个职业选手群体中,伤病的普及程度还要更高。

更重要的是,出现伤病、不适症状的职业选手中,只有2%的人寻求医疗手段进行治疗。显然,虽然有伤病与隐疾的职业选手非常普遍,但是选手们大多对这样的现象都抱有轻视态度,个人健康意识并不强。

不过,有些人认为这些小伤小病不算伤,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不敢伤。这一现象的出现还得归因于选手被职业的裹挟。众所周知,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以致于当一些选手在出现重大伤病时“能拖就拖”,因为他们与背后的俱乐部并不能确定伤病的严重性,自然也无法确保选手自身能够快速从伤病中恢复。通俗点说,伤筋动骨100天,其中的代价对这些选手或者俱乐部来说可能太过昂贵。

另一方面,选手出现健康问题可能还有被资本裹挟这一原因。随着如今电竞俱乐部的商业价值逐渐被发掘,各种品类的赞助商们已经纷纷找上门,其中不乏一些餐饮外卖品牌。对一些俱乐部来说,这一类别的金主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金赞助,同时还能直接解决选手们的温饱问题,省下一笔日常开销成本。

但是对职业选手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事情,长期食用的外卖不但无法保证饮食是否健康,同时也可能对选手的肠胃带来更大的负荷,为职业选手出现身体疾病埋下苦果。

也许很多人注意到,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品牌已经开始注意到电竞行业,并且已经有不少双方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云南白药曾与斗鱼进行跨界联动,而板蓝根也赞助了B站电竞战队BLG。

不过以目前来看,这些医疗品牌的赞助并没有为整个行业的伤病问题带来实质性的解决方案。更不必说这些品牌跨界而来的根本目的就是依靠电竞流量带货,对电竞行业来说,这些金主们更愿意卖产品,对行业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多大“疗效”。

选手没有健康意识,又被比赛、直播、赞助资本三方裹挟,电竞选手出现健康问题实属必然。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手被伤病困扰,商业价值起飞的电竞行业应该深思,如何才能让事关行业持久力的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才能让选手的身体健康水平与行业的商业价值齐头并进。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虽然选手出现健康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是想要根治“顽疾”,选手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重要。正如上文提到的War3职业选手Moon,17年的职业生涯在电竞行业中已属罕见,而且选手个人的健康状况也较为稳定,而原因就在于Moon在长时间的训练以外,自身也始终保持着健身锻炼的好习惯。

从选手角度来看,个人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生活习惯必须进行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保障了自身健康,选手的个人价值才有更多的发挥余地,职业生涯也才能够更加延长。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仅仅依靠选手的自觉性来解决整个行业的伤病问题显然不太现实,而俱乐部、游戏厂商作为行业的管理者,也必须起到更大的作用。

从俱乐部的角度去看,这些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选手身心健康背后的价值,效仿传统体育行业的宝贵经验,组建拥有营养师、运动医学专家等角色的专业选手健康管理团队。虽然与餐饮外卖品牌的合作能够扩大自身商业利益,但是职业选手的伤病令各方蒙受的损失明显更大,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外,从赛事官方与游戏厂商的角度出发,这些产业链顶端的管理层更应该起到“上层建筑”应有的作用。去年VG俱乐部曾出现过外卖争议事件,这里暂且不讨论这一争议事件的始末,另外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VG选手在海外比赛期间饮食只能通过外卖来解决,这一现象其实在行业内非常普遍。很明显,赛事官方对选手的食宿安全并不关心,从这一角度来对比传统体育的上层管理方,显然后者要比前者专业得多。

可以这样说,虽然电竞行业的选手、俱乐部、赛事、厂商在职业赛场上已经足够专业,但是电竞行业从上到下,小到选手个人,大到游戏厂商,在后勤保障的各类细节中,都还与成熟的传统体育行业有着云泥之别。

职业选手需要清楚“谁污染谁治理”的准则,而作为行业上游的俱乐部、游戏厂商也得更多地承担起“谁开发谁保护”的责任,选手们的“血条”才有回满的可能,整个行业也才能更加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