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门电竞项目的平均寿命来看,刚到4周年生日的《守望先锋》恐怕才刚要迈入当打之年,但是内外因素的联合冲击下,这款曾雄霸一方的游戏已经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4周年庆对《守望先锋》这款游戏和玩家来说本应是个大喜的日子,不过这个生日对《守望先锋》来说却是尴尬又无奈。仅回顾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整个行业几乎都在风口中逆势发展,只有《守望先锋》陷入了僵局,自身电竞赛事体系受到了极大冲击。

除此之外,不久之前,旧金山冲击队的MVP明星选手Sinatraa直接在新赛季进行中宣布了退役,同时直接转投到了拳头新作品《Valorant》旗下。在整个电竞行业中,极少会出现明星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直接退役的情况,这也引起了圈内外的广泛关注。

毫无疑问,一些职业选手的跳槽又令《守望先锋》雪上加霜了。更重要的是,《守望先锋》走下坡路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

4年,《守望先锋》过的怎么样了?

谈起《守望先锋》,就不得不提这款游戏“出道即巅峰”时的风光。2016年5月,《守望先锋》正式面向全球开启公测,仅在公测阶段,这款作品就吸引了约970万玩家,当时它像极了现在的《valorant》。还不止这些,在公测结束游戏正式发售时,这款游戏在两周之内便收割了大约700万注册用户。

凭借这样的人气,那个月,《守望先锋》在包括Twitch在内的一些直播平台中所获得的收视率强势完成了屠榜,稳坐第一宝座。

不过好景不长,它并未逃过“出道即巅峰”之后的命运。一个月之后,《守望先锋》的热度逐渐平息,在老鼠台的收视率排行榜中滑落到了第五位,据老鼠台统计,当时这一游戏版块的观众数量约为53297人。

再来看看一年之后,到了2017年,《守望先锋》的观众数量再度缩水一半,依然是老鼠台的数据,这一次每小时观众人数掉到了21000名。

从公开发售以后,《守望先锋》几乎每年都在走下坡路,到今年2月,《守望先锋》在老鼠台收视率排行榜上已经跌出前十,而在海外热门游戏排行榜上,这款红极一时的游戏甚至没有办法杀入前50。​

游戏流量遭遇滑铁卢,电竞赛事的关注度也遭受了影响,据外媒统计,今年守望先锋联赛揭幕战的海外平均观众数量仅为63505人,相比去年的97168人也大幅缩水。更重要的是,OWL赛事的关注度对比《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热门电竞项目,关注度似乎只是后者的零头。

是什么导致了Overwatch的尴尬处境?

《守望先锋》的式微有目共睹,而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难分析。

首先从电竞赛事的角度来看,OWL赛事体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根据一些国外电竞评论员回忆,在过去几年中,欧洲、北美地区经常出现某个守望先锋职业战队退出联盟、团队解散的消息,这些俱乐部中途折戟的原因大多是收不抵支。

由于OWL推行全球联赛体系,在没有推出主客场制以前,联盟内全球各地俱乐部便需要远走他乡,在海外建立据点,导致一些俱乐部难以承担其中的运营成本。而在推行主客场制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团队又疲于奔命,需要奔波于各个俱乐部的主场,运营成本再度提高。

再加上价格昂贵的特许经营席位费这个高门槛,OWL的现有资源正在逐渐流失,而潜在客户也正在消失,毕竟许多成熟的电竞俱乐部都不会把大笔资金投入到一个与《英雄联盟》、《CS:GO》、《DOTA2》等游戏相差百倍流量与关注度的电竞项目当中。从电竞赛事发展的角度去看,《守望先锋》显然已经有些后继无力了。

另一方面,近年来外界对《守望先锋》的冲击并不小,例如CS:GO以及英雄联盟,还有现在最强大的敌人Valorant。由于全球性赛事体系的两面性以及联赛自身的内耗,守望先锋的电竞赛事生态与英雄联盟、CS:GO相比显然棋差一招。在Valorant尚未诞生以前,OWL就经常出现一些职业选手跳槽的现象,而在Valorant出现以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了。

而说到游戏内容上,就不得不提暴雪的运营了。其实现在守望先锋的处境与十多年前的星际争霸有些类似。星际争霸在本世纪初原本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最大电竞项目,然而暴雪并未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前者,而是提出了星际争霸2计划,并且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后续的2代产品上。这直接导致了星际争霸从游戏到赛事,几乎所有的更新都被推延甚至是放弃,最终使大量玩家、职业选手流失。而星际争霸2最终也没能重拾其老版本曾经的辉煌。

现在,暴雪的老毛病又犯了,守望先锋还未站稳脚跟,暴雪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新产品的开发上,导致守望先锋的各种游戏机制问题、外挂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了玩家选手资源的流失。而且对OWL现有队伍来说,暴雪将全部精力投入到OW2也不是个好现象,整个联赛的发展十分缓慢,整体推广营销活动也十分稀少。

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一笔上线不久的4周年庆典活动,从活动内容来看,暴雪除了会向玩家赠送传奇补给以外,“5月20日-6月1日期间将开启《守望先锋》免费试玩活动。在试玩期间,玩家可以免费畅玩《守望先锋》全部32位英雄、28张地图以及除竞技比赛外的多个游戏模式,包括快速比赛、自定比赛、地图工坊、街机先锋以及死斗模式等”这则活动内容也让许多这款游戏的拥趸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除了少部分近几年新开发的玩法以外,4年之前守望先锋正式公测时推出的营销活动与本次活动的内容基本相同,暴雪对这“亲儿子”上不上心已经有目共睹了。

如何才能为《守望先锋》续命?

虽然前文提到过,守望先锋联赛的赛事体系导致了联盟俱乐部疲于奔命,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全球联赛的建立确实比其他电竞项目更有看点,更有噱头。试想一下,如果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中每天都能上演中外对抗,那么联赛对观众的吸引力是否会更上一层楼?

目前来看,OWL的全球主客场制联赛体系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也确实有着它自身的独到之处,这也是OWL如今依然能够屹立电竞行业中心的原因之一。如果想要改变守望先锋发展道路的恶性循环,那么暴雪必须对现有产品、赛事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例如加大与OWL俱乐部的收入分成比例、提高赛事奖金等措施,以此来抵消各个俱乐部之间长途奔袭带来的巨大成本消耗,保证联盟俱乐部的生存稳定。

同时,暴雪目前的主要功夫都花费在了新作品上,并因此而忽略《守望先锋》十分不明智。正是由于厂商对游戏更新、游戏营销活动的不上心,才最终导致了玩家流失。而没有的流量储备,守望先锋2的处境也势必不会太好过,暴雪需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另外,如今的电竞项目当中已经少有付费游戏,然而暴雪仍然紧紧抱着这棵“歪脖树”,由于购买游戏而产生的隐形门槛也在无形之中阻挡了新玩家流入的步伐。更关键的是,守望先锋还并不是买断型游戏,它仍然与其他免费游戏相同设置有内购商品,两头恰钱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玩家的反感。显然,想要重现这款游戏在4年前的巅峰,暴雪就必须忍痛割爱。

刚刚步入四周年的守望先锋从产品寿命上讲恐怕才即将步入当打之年,隔壁的《英雄联盟》、《DOTA2》,哪一款不是拥有10年“高龄”的老游戏,可现在这些游戏仍未露疲态。为什么《守望先锋》的4岁生日会如此尴尬、无奈,作为研发商的暴雪需要仔细思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