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案例(三)】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8月27-2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會上介紹,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2018年上半年,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該評價體系,從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選了22個城市來進行試評價,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慶、南京、成都、廈門、杭州、徐州等。

  近日,2018年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出爐”,北京、廈門和上海的營商環境位居前三名。從發佈的評價結果來看,廈門、上海在企業註冊、納稅申報、發票領用等方面都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

  同時,會議透露我國首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建立。據瞭解,目前世界銀行評價指標體系,包括12個一級指標,而此次國家發改委採用的評價指標體系,將世界銀行指標全部納入的基礎上,又多出11個,一級指標達到23個。同時也更貼近中國的實際情況,符合中國獨特的國情。

  關鍵詞:高度重視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全市上下通力合作、主動作爲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上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上海的營商環境總體上是好的,上海這些年的大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良好營商環境。

  2017年12月22日,上海召開了四套班子出席的全市營商環境改革推進大會。印發了《上海市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從全方位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營造競爭高效的市場運行秩序、營造具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提升政府經濟治理水平、強化市場公平正義的法治保障5個方面,明確了改革舉措和責任單位。

  今年7月10日發佈的《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明確了五個方面20項任務100條舉措。其中提出創造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提出了四項任務:全面深化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現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介紹,上海市對改革舉措的落地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督查。把營商環境改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落實國辦督查組專項督查報告提出的要求。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會同市委改革辦、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組成6個督查調研小組開展聯合專項督查,深入排摸迎評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各方反映突出的難點問題,形成了世行評價指標督查問題清單,推動各單位即知即改,強化改革效果。

  另外,認真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試評價工作。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營商環境試評價的工作要求,上海市建立了市發展改革委總牽頭、15個政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上海市把試評價工作納入了本市世行營商環境對標改革的分工,協調推動各牽頭部門加強服務,努力提高企業參與試評價的積極性。

  世行營商環境10個指標分別由5位分管市領導掛帥,8個牽頭部門負責,30多個部門和單位參加。分管市領導親自協調研究改革方案,推進工作落實。

  關鍵詞:高標準

  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世行對標改革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2018年是“上海營商環境改革年”,以對標提升世行營商環境指標表現爲切入口,帶動面上的營商環境改革。市人大將營商環境改革作爲2018年專項督查。針對世行營商環境測評10個指標,制定了《上海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改善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按照2018年和2020年兩個時間節點,確定了對標國際上營商環境排名靠前的先進經濟體的具體追趕目標,使各相關單位的改革任務可量化、可檢查、可評估。

  朱民講道,上海市深入研究掌握世行營商環境報告測評規則。形成了《世界銀行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指標說明及中國排名情況》,印發到市領導和市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各企業服務窗口單位。市高院、市政府法律顧問單位組織專門力量,按照世行的測評方法論,對各指標共190個評分點進行全面分析,梳理出世行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上海失分點,以及涉法事項的解釋口徑,印發給各指標的牽頭單位作爲改進工作的參考。

  爲確保改革工作做紮實又能世行測評有好的成績,上海市委託第三方機構,按照世行測評規則,對照上海的失分點,對各指標擬推出的改革舉措進行了對照檢查和靜態模擬評估。爲提高政府文件的親民性、可讀性和操作性,上海市進行了探索創新,組織對各部門擬出臺的政策文件組織進行易讀性評估,從行政當事人的角度,評估政策文件的明晰度、傳播度、友好度等進行測評,爲牽頭部門協調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做實做細

  用“店小二”精神優化提升政府服務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強調,要以抓鐵有痕的力度,抓好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舉措的落實,讓企業有更大獲得感。在“放管服”改革上,該放的權要放得更徹底、更到位;該管的要管得更科學、更到位、更高效;服務要更精準、更貼心,政府公務員要強化服務意識,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和新業態,上海市探索推行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17年9月印發《關於促進本市新興行業加快發展完善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的意見》的通知,提出要積極關注產業熱點和企業需求,尊重企業首創精神,注重將市場和企業需求轉化爲普惠性的政策措施,加強經驗總結,完善長效機制。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結合部門職能,提前介入、及時指導,主動服務新興行業發展。

  創新主題式、個性化服務模式,實現從政府部門“端菜”轉變爲企業和羣衆“點菜”。切實解決企業反映的具體問題。上海堅持營商環境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企業感受是第一感受。把解決企業提出的具體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推進政策和體制機制完善,已經出臺了23項政策和工作機制。成立上海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推出“上海市企業服務雲”,爲本市企業提供全所有制、全規模、全生命週期的兜底式服務,爲企業提供一站式檢索以及定製化信息推送服務。

  2017年,上海共出臺六方面15項政策措施,全年新增減負超過530億元,2016年和2017年兩輪措施合計減負超過1530億元。今年上海將實施9方面18項政策舉措,預計新增減負500億元左右,另清退保證金約142億元。

  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表示,上海的目標是打造行政審批最少、收費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政府收入的“減”,換取企業效益的“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乘”。上海將深入貫徹國家簡政減稅減費、優化營商環境等總體要求,系統設計和統籌推進新一輪降本減負舉措,激發市場活力。

  關鍵詞:提效增速

  着力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型服務政府

  上海市全面推進一網受理,實現從“找部門”轉變爲“找政府”。建設全覆蓋、全口徑、全方位、全渠道的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市、區兩級所有審批事項和3000多項服務事項都已接入。突破數據匯聚共享瓶頸,組建市大數據中心,實現從“羣衆跑腿”轉變爲“數據跑路”。建立涉企審批事項協同辦理新機制,實現從“多次辦理”轉變爲大部分“一次辦成”。

  2016年,針對在長寧區內從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且在本區內另有營業場所的內資企業,長寧區試點實行“一照多址”登記。2017年,“一照多址”登記制度升級爲2.0版本,適用範圍大幅擴大。長寧區區長顧洪輝表示,“一照多址”的試點,是針對“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企業開展的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釋放發展潛力和活力的一次嘗試。“這一舉措大大節省了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的時間,同時簡化了辦理流程和材料,可以說是順應民意的一項貼心之舉。”

  上海市以減證減照爲核心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照後減證,按照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的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審批,把生產經營和投資自主權還給企業。全面落實國務院審批制度改革任務,持續深入開展行政審批等事項清理工作。2017年以來,取消和調整市級行政審批事項178項,其中取消145項、調整33項。不斷深化“減證便民”改革,精簡各類證明254項。

  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上海每年的新註冊企業數則接近30萬家,比較十年前翻了三倍。從存續企業的總量上看,在1998年左右,上海存續企業數突破10萬家;2013年左右,存續企業數突破100萬家;截止2017年年底,存續企業數達到188萬家。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沈福俊曾表示,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證照分離”制度等行政法制度的施行,都體現了法治理念和法治實踐的進步。

  關鍵詞:在路上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永遠在路上

  上海營商環境改革的做法和工作成效,在實踐中得到了市場積極反映。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情況交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通報,都肯定了上海一些改革努力。

  目前上海集聚了超過8萬多家的外資企業,有625家跨國企業總部、428家外資研發中心集聚上海,在滬民營企業生產總值和稅收分別占上海總量的四分之一和近三分之一。2017年上海全市每個工作日,平均新審理企業1184家,活躍度爲80%,這些都是上海良好的營商環境的綜合反映。

  朱民在近日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將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進一步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

  一是抓好企業體驗度,從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出發,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標國際上可借鑑的最好水平,以評促改,進一步壓縮政府部門之間重複管理現象,減少企業辦事環節;進一步發揮改革效力,把出臺的政策落實到位,發揮實效;進一步提高信息化職能化水平,以“一網通辦”“爲抓手,對已經上線系統進行優化,讓企業放心用、喜歡用,讓政府部門更高效、更協調。

  二是擴大改革覆蓋面。借鑑世行評價方法,選擇若干領域,以國家發改委試評價的23個指標爲重點,以企業辦事便利爲核心,改變從部門事權出發搞改革的方法,分類整合再造行政程序,打通企業辦成一件事的全流程,大幅壓減辦成一件事的時間、費用、材料、環節。

  三是用誠信提高辦事便利。把社會信用平臺的信息與”一網通辦“系統結合起來,把企業辦事過程中的動態數據變爲企業誠信紀律的底層數據,讓守信者辦事更方便,讓失信者辦事受約束,大幅提高守信者辦事的便利度。

  四是用標準鞏固改革成效。在總結評估的基礎上,對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儘快形成標準化的操作辦法,減少不同行政區域在執行中的政策差異,形成全市乃至更大區域的統一做法,把改革突破固化爲不可逆的辦事規則,提高營商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點評:

  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上海排名第三位。上海市印發實施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在登記財產、跨境貿易、保護少數投資者等方面的改革成效明顯,在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維度排名第二,其餘兩個維度位居前列。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第二屆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國際峯會

  時間:2018年9月8日-10日

  地點:中國·廈門

  瞭解詳情及參會報名此鏈接

  時間:2018年12月29日

  地點:北京·人民大會堂

  主題:優化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

  中企君薦讀

  三十年正芳華,青春正好——《中國企業報》成立30週年特別奉獻

  兩會特別報道——《中國企業報》採訪報道了近百位部委領導、院士和企業家代表委員,還重點採訪報道了近百位擔任地級市市長書記的代表委員。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原創,編輯:米果。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如您需要修改獲取授權,歡迎後臺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爲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