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無論是發熱、腹瀉、嘔吐......這些症狀都很容易引起脫水。孩子越小出現脫水的風險越大,腹瀉和嘔吐同時存在,或者嚴重的腹瀉或嘔吐,孩子出現脫水的風險更大。醫生們經常向家長強調預防脫水,要給孩子補液,但是很多家長對於“補液”存在很多困惑和誤區。

非常重要

沒有脫水,預防脫水。出現腹瀉、嘔吐、發熱等症狀就要開始補液,不要等到出現脫水症狀纔開始補液。口服足夠的、合適的液體預防脫水。

出現脫水,治療脫水。判斷有無脫水,輕度脫水可以繼續居家護理,通過口服補液,中度以上脫水務必就醫,必要時經靜脈補液。

首先,判斷是否存在脫水。中度以上脫水務必就醫。

沒有脫水,預防脫水。

不同餵養方式預防脫水(還沒有出現明顯脫水症狀的)可以採取不同辦法:

母乳餵養的患兒: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增加餵養的頻次(即爲增加哺餵次數並且縮短兩次哺餵間隔)。有嘔吐症狀的母乳餵養的患兒,需要考慮減少單次哺餵的奶量。如果嘔吐過一次,可以每次只喂一側乳房,大概間隔1-2小時就要哺餵一次;如果嘔吐過不止一次,可以每次只喂5分鐘左右,大概間隔半小時到1小時就要哺餵一次;直到嘔吐症狀完全停止4小時後,可以開始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母乳餵養。如果患兒嚴重嘔吐持續超過4小時,需要增加使用口服補液鹽(ORS)液。

混合餵養的患兒:參考上述,可以增加ORS液。

配方奶粉餵養的患兒:可以繼續給予配方奶粉,必要時增加ORS液。

已經添加輔食的患兒:可以繼續日常飲食,增加食物爲基礎的補液,如米湯、麪湯、不加糖的鮮榨果汁等;如有腹瀉症狀的患兒,可以避免粗纖維食物及高糖食物;如有嘔吐症狀的患兒,可以暫停固體飲食,增加流質和半流質飲食;並且鼓勵患兒少量多次進餐,必要時增加ORS液。

1歲以下嬰兒預防脫水(還沒有出現明顯脫水症狀的)可以這樣使用ORS液:每5分鐘左右喂一次,每次給與口服補液鹽溶液5-10毫升。

1歲以上幼兒預防脫水(還沒有出現明顯脫水症狀的)可以這樣使用ORS液:每5分鐘左右喂一次,每次給與口服補液鹽溶液10-15毫升。

可以用小杯、小勺、膠頭滴管等喂,期間還是可以繼續給孩子提供母乳、配方奶粉或者白開水。同時注意觀察孩子有無出現脫水症狀。

附上:口服補液鹽的選擇注意

目前國內藥店或者醫院通常只有兩款口服補液鹽可選:口服補液鹽Ⅲ粉劑 和 口服補液鹽Ⅱ粉劑(並不區分 成人劑 和 兒童劑)。兩者都是複方製劑,如果按照說明書來衝調,前者與世衛組織推薦的低滲標準一致,後者的滲透壓比較高。

ORSⅢ粉劑每袋成分及含量:無水葡萄糖3.375克、枸櫞酸鈉0.725克、氯化鈉0.65克、氯化鉀0.375克。如果購買到的是口服補液鹽Ⅲ粉劑,可以按照說明書用水,將一袋粉劑溶解於250 毫升的溫水中,衝調給患兒口服。

ORSⅡ粉劑每袋成分及含量:無水葡萄糖10克、氯化鈉1.75克、枸櫞酸鈉1.45克、氯化鉀0.75克。如果購買到的是口服補液鹽Ⅱ粉劑,可以按照說明書用水的1.5倍,將一袋粉劑溶解於750 毫升(說明書上爲500 毫升)的溫水中,衝調給患兒口服。

注意,白開水、自制糖鹽水、運動飲料中的電解質配比和ORS不同,有些運動飲料和市售果汁其實都是高糖飲料,還可能因爲滲透壓高而加重腹瀉,所以這些都不合適作爲ORS液的替代品。

附上:口服補液鹽的使用注意

1、目前WHO推薦低滲ORS液,首選ORS III,沒有ORS III可用ORSⅡ稀釋1.5倍來代替。

2、ORS液應該按照說明書(和以上的補充)一次性配置好。

3、ORS液不易變質,配置完畢之後,室溫保存24小時沒有問題,但要注意避免唾液等污染。

4、ORS液應該分開多次適量飲用。補充液體的關鍵是均勻慢速,一次飲用過多可能會導致或增加嘔吐,較爲理想的做法是每次倒出適量,每次不要喝得太多,具體操作時可以每隔幾分鐘讓孩子喝幾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