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1200萬年前,生活在德國南部的一種不爲人知的靈長類動物,在第一批人類出現之前的數百萬年,可能就已經能夠用兩隻腳走路了。這種古代猿類的化石遺蹟將直立行走姿勢的出現時間提前了數百萬年。

此前學術界普遍認爲,直立行走的人類祖先起源於非洲,即居住在地面上的類人猿從指關節拄地行走漸漸進化成直立行走。但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觀點。

“人們直立的姿勢可能起源於生活在歐洲的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而不是像之前認爲的那樣出現在非洲。”該研究負責人、德國蒂賓根大學森肯貝格人類進化與古環境中心教授Madelaine Bohme說。

Bohme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得出了這些結論,他們認爲,直立行走行爲最早出現在樹上而不是地面上,人類與類人猿最後的共同祖先並沒有經歷指關節拄地行走階段。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自然》。

“新化石爲人類和非洲猿的共同祖先可能長什麼樣提供了迄今爲止最好的模型。”英國肯特大學人類學家Tracy Kivell在觀點文章中寫道。

不爲人知的神祕動物

自達爾文以來,人類及其堂兄弟類人猿的早期進化一直備受爭議。這些爭論的中心圍繞在人類如何學會用兩條腿走路;兩足動物是從類似猴子四肢着地的類人猿,還是類似猩猩用雙臂吊蕩樹枝前進的樹居類人猿,抑或是類似於黑猩猩或大猩猩的指關節拄地移動的類人猿進化而來的。

在過去的150年裏,人們提出了許多假說,其中最流行的觀點是,約600萬年前,東非一種類似黑猩猩的人類祖先爲了適應環境變化,開始從四肢着地的指關節拄地行走漸漸進化到直立行走。但迄今爲止,仍缺乏化石證據支持這些假說。

這次,Bohme團隊在德國南部發現了一種以前不爲人知的靈長類動物化石。

2015年至2018年間,Bohme和團隊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阿爾高地區的黏土坑中,發掘出15000多塊脊椎動物骨骼化石。當時,這些名爲多瑙河古根莫西化石的生存環境是潮溼的森林生態系統。

這些新發現的靈長類化石包括至少4個個體的遺骸。其中最完整的一個化石來自一個成年雄性類人猿,研究人員推算它生前身高約1米,體重約爲31公斤,外形類似今天的倭黑猩猩。

由於肢骨、脊椎骨、指骨和趾骨保存完好,研究人員得以重建它在生活環境中的移動方式。“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在一具這個時代的骨骼化石中發現幾個具有重要功能的關節,包括肘部、臀部、膝蓋和腳踝。”Bohme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驚訝地發現,某些骨骼與人類非常相似,而與類人猿不同。”

1200萬年前的直立行走

Bohme團隊與來自保加利亞、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的研究人員,根據化石推測這種類人猿大約生活在1162萬年前,它們可能既能直立行走又能爬行,是迄今發現的最早能直立行走的類人猿。

化石顯示,雌性多瑙河類人猿重約18公斤,比現存的任何類人猿都輕。雄猿的體重也是現代類人猿體型的最低極限。它們胸廓寬而平,下背部拉長,這有助於其像兩足動物那樣,將重心放在臀部、膝蓋和扁平足上。研究人員在其腿骨上也發現了人類兩足行走的幾個關鍵特徵。

“它的脊柱呈S形曲線,直立時用兩條腿支撐身體。這種動物的體型、姿勢和移動方式在靈長類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Bohme 說,“化石表明,它很好地適應了用兩條腿直立行走,以及在攀爬時使用四肢。直立行走的能力被認爲是人類的一個關鍵特徵。”

迄今爲止,關於直立步態最古老的證據只有600萬年的歷史,發現於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和東非肯尼亞。而多瑙河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將直立行走的時間比原來認爲的提前數百萬年。

“在德國南部的發現是古人類學的一個里程碑,因爲這些發現向我們之前對類人猿和人類進化的理解提出了挑戰。”Bohme說。

人的祖先來自樹上?

此外,最早直立行走的類人猿可能生活在樹上。

參與了該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David Begun說:“多瑙河類人猿融合了人類以後肢爲主的兩足行走方式和類人猿以前肢爲主的攀爬方式。這些結果表明,人類的兩足行走能力是在1200萬年前的樹木環境中進化而來的。”

保加利亞科學院教授Nikolai Spassov也表示,與後來的人類相比,多瑙河類人猿有一個強大、可抓握的大腳趾,這使得它可以安全地抓住大小的樹枝。

記者從蒂賓根大學獲悉,這些結果還得到了最近一項獨立研究的支持,該研究對匈牙利發現的一種1000萬年前的類人猿的髖骨進行了研究。“那塊化石也表明,非洲猿和人類的歐洲祖先不同於現存的大猩猩和黑猩猩。”同時參與匈牙利化石研究的Begun說。

研究人員指出,人類與現存非洲類人猿共有的祖先和我們今天一樣獨特。“這種新發現的位置參數行爲模式,有助於我們理解非洲猿和人類的起點。”Begun說。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人類學家Jeremy DeSilva認爲,這個結論是有道理的。他說,該化石具備了兩足行走的所有條件,這篇論文將會激發更多研究。

“它爲每個物種都提供了一些東西:適合在樹上生活的前肢,就像所有現存的類人猿那樣,以及適合伸展姿勢的後肢,就像猩猩在樹上用兩足行走時的姿勢一樣,還有使人類習慣在陸地上用兩足行走的下肢。”Kivell告訴記者,“但人類祖先爲何離開樹並完全用雙足行走?在找到更多有關非洲類人猿進化的化石證據之前,從中新世開始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可能是我們破解人類直立行走進化過程的最佳方法。”

但紐約大學古人類學家Scott Williams表示,多瑙河類人猿的脊椎沒有得到足夠的保存,以證實這隻猿猴有一個長而靈活的下背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人類學家Sergio Almecija也認爲,僅僅通過研究骨骼形狀,很難弄清猿類是如何移動的。

之前,蒂賓根大學把現代人類抵達歐洲時間大幅提前。研究人員對20世紀70年代末在希臘南部一處名爲阿皮迪馬洞穴中出土的兩塊人類頭骨化石重新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其中一塊已具有現代人類的特徵,比如後顱呈圓形,並且分析顯示,這塊化石至少已有21萬年的歷史,比之前發現的已知歐洲最古老智人還要早逾15萬年。這也意味着現代人類走出非洲並向外擴散的時間可能早於此前預期。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