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詹姆士的廚房陪伴你的第953天

我們已經有524道原創菜譜

謝謝你的點閱與分享

隨着網絡時代的發展

各種各樣的網紅食品

開始越來越多的在我們身邊流行起來

可它們從奶茶到麪包

大都是一些比較西式的食物

而在臺灣

卻有一家傳統的中國糕團店

不僅成了網紅

更是引來了日本、英國等

10多家外國雜誌

專門飛到臺灣對它進行採訪報道

甚至有一位日本的老手藝人

看到了報道之後

特地趕到糕團店專門爲喫上一口鬆糕

過後還專門送上了自己的牛皮筆套

以示手工匠人之間的心心相惜

到底這家糕團店

有着怎樣的魅力呢?

快來跟着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合興糕團店

這是一家開在

臺北的南門市場開糕餅店

從開張至今

已經有70年曆史了

而今天將它發揚光大的是糕團店的第三代傳人

任桂倫和她的丈夫匡佑

曾經在英國作爲設計師的兩人

卻突然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優渥的待遇

回到家鄉

去繼承家中的糕團店

而說起他們家的糕團店

可以說舊時就非常受歡迎了

不僅當年是宋美齡的最愛

到現在

導演李安每次回臺灣也一定要去喫

合興糕團店創始人是任桂倫的爺爺任仁昌

本來是上海人

1947年

他從上海到臺灣

往返兩岸的船忽然停開了

故鄉就在熟悉對岸

可他卻回不去了

就這樣他留在了臺灣

做起了自己最拿手的糕餅

專賣上海的味道

後來爺爺娶了奶奶

奶奶是江蘇蘇州人

店裏就也賣起了蘇式酥餅

再加上後來在臺灣也做當地點心

有時再配合節氣

元宵節賣元宵、端午節賣糉子、中秋節賣月餅……

店裏賣的東西加起來有100餘種

任桂倫說在她的記憶中

爺爺總是精緻而紳士的

哪怕是在嘈雜的菜場裏賣糕點

天氣再熱

他也會穿一件背心

把自己打理得精緻整齊

後來

任桂倫的父親接手了糕團店

和妻子一起

將這份味道保持了40多年

每當說起自己家的店

父親就很驕傲

因爲合興糕團店

是全臺灣唯一保留手敲鬆糕的糕餅店

而漸漸長大的任桂倫

起初對家裏的糕團店並沒有興趣

從小便看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

一大清早五、六點

就開始忙生意一直到晚上的她

嚮往更自由、更新穎的工作

於是她選擇了去英國

學習設計

在外生活

免不了要自己做料理

市場逛多了

任桂倫突然發現國外的菜市場裏

那些看起來非常年輕現代的鋪子

居然有很多都是

已經傳了8、9代人的老店

不僅現代時尚

在某些方面也感受到了店主家族的用心

任桂倫和同爲設計師的丈夫匡佑

開始思考

自己家的店鋪是否也能走這樣的道路

更好的去吸引現代的年輕人

最初他們只是通過網絡

“隔空”給父母建議

讓他們瞭解“轉型”這件事兒

教他們用電腦

並把自家糕餅的圖片傳到網上

時間久了

任桂倫看到已不再年輕的父母

不僅要費力的學習電腦等新事物

還要忙於保證糕點的製作

非常辛苦

心疼父母的她和丈夫一商量

兩人毅然決定辭職

回到臺灣繼承糕團店

不僅能幫父母減輕負擔

還能留住爺爺手藝

回到臺灣的任桂倫

發現店裏的生意比她想象中的更不景氣

從從前糕點很受歡迎

到現在卻只有阿公阿婆來買

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

思來想去

還是因爲糕點太過陳舊

不僅口味、和樣式都是幾十年前的風格

爺爺那個年代是爲了喫飽

所以鬆糕一個就是一碗飯的量

現代人卻更在意味道

偌大一個鬆糕即便他們買了

也是喫幾口嚐嚐味道喫不下就扔掉了

可以說是非常浪費了

所以

只有“變”才能帶着合興糕團走向新市場

他們的目標是變得更精緻

合興糕團店原本的壽桃

而“變”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想要變得精緻

就得改小鬆糕

第一關要突破的就是父母

做了十幾年鬆糕的他們聽到要把鬆糕做小

首先就覺得找不到做小模具的師傅

第二鬆糕做小了容易幹掉

任桂倫告訴他們現在的模具都是機器刻的

什麼樣的都能刻

第二點嘛

當然只有更多地去嘗試

但糕點的外形和口感是一定要變的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

任桂倫夫婦經過幾百次的嘗試

不斷研究模子和水分的比例

終於在得到父母認可之後

做出了一口一個的精緻鬆糕

改造前(右)和改造後(左)的鬆糕

改造後的壽桃

並且除了經典口味之外

夫婦倆還開發出來了

20多種適合年輕人的新口味

好喫又耐看的新品鬆糕

糕點的改造完成

包裝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不管是自己喫還是送人

好看的包裝也能讓顧客擁有更好的心情

作爲設計師的夫妻二人

又發揮起了自己的設計才能

不僅給糕點換上了全新的包裝袋

還出了合興糕點禮盒

該變的都變完了

可總有不能變也不會變的

那就是這麼多年

從爺爺到爸爸一直堅持的

“手敲鬆糕”這門手藝

爲了讓更多的年輕人品嚐合興鬆糕

佳倫和丈夫在2016年和2017年

分別開了兩家新店

從裝修到到設計

都充分體現了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在新店裏

客人在這裏可以喝茶喫糕點

像西式的下午茶一樣

與此同時

他們還推出了隨着季節而變的限定款

好看又好喫

喜歡新奇的年輕人來到這裏

嘗過之後

又可能會覺得很熟悉

說一聲:

“這不是小時候喫過的合興嗎?”

任桂倫想爺爺的味道

也就一直這樣保留了下來

味道是一種傳承

一種記憶

更是無法代替的感情

時代在變遷

用心守護的傳統技藝卻不會流失

有愛

就能被不斷傳承下來

部分資料視頻、照片來源:

合興壹玖肆柒 攝影師袁緒虎

怎麼樣?

這樣的中式傳統糕點

你們喜歡嗎?

還有什麼傳統糕點

是讓你們難忘的嗎?

快來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獨家記憶吧~

留言獲得點贊數最高的一位

仍將獲得我們送出的

《詹姆士的廚房2》精裝書一本~

..........................................

PS:

留言獲得點贊數最高的一位

將會獲得我們送出的

《詹姆士的廚房2》精裝書一本哦~

昨天留言點贊獲得贈書得小夥伴

請留言寫下你的地址、電話、收件人姓名

我們將在2周內給你寄出《詹姆士的廚房2》

每天閱讀我們公衆號頭條的小夥伴

還有更多福利!!

各種美食、餐具、傢俱美物送不停

直接點擊小程序圖片就能抽獎哦~

抽獎助手 轉發本文有助於提高中獎幾率哦~

小程序

小夥伴們如果想買

超好喫的雪糕

那就點擊小程序圖片直接購買吧

詹廚精選商城 90%都是果肉的雪糕,甜過初戀~

小程序

歡迎點擊下圖小程序

不管是分享作品,還是美食疑問

都可以直接找到我們哦~

小編還有各位美食達人

都在廚房星球裏等你

知識星球 點擊我就可以直接進入詹姆士的廚房小星球咯~

小程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