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11月7日,廣州市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格科技”)發佈了桌面級別的3D打印機Ultracraft D-OS(以下簡稱“D-OS”),與D-OS同時亮相的還有Ultracraft A2-OS(以下簡稱“A2-OS”)。A2-OS可以看做是黑格科技在2016年發佈的第一款DLP(DLP,全稱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譯作“數字光處理”)工業級3D打印機Ultracraft A2(以下簡稱“A2”)的升級版。A2、A2-OS、D-OS這三款3D打印機均可用於打印牙科產品。

  黑格科技創始人兼CEO桂培炎介紹,目前黑格科技已經向外投放了100多臺A2,預計D-OS和A2-OS均可以在明年第一季度開始試用,感興趣的口腔診所或者牙科技工所現在可以開始報名申請試用。

  儘管發佈了看起來很“黑科技”的產品,但實際上,黑格科技是一家由很年輕的團隊創立的年輕公司。黑格科技創立於2015年,7名創始人均有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留學經歷,且均是90後,學生時代一起創業研製3D打印耳機,被廣州開發區政府對雙創企業的大力支持吸引,回國在廣州成立黑格科技。今年11月初,黑格科技宣佈獲得3.25億元的A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深圳富士投資集團、逸輝耀投資跟投。

  從一開始的3D打印耳機,黑格科技還涉足3D打印電子消費品、骨科產品等,不過,3D打印牙科產品是黑格科技未來發力的大方向。桂培炎在發佈會上表示:“黑格會在齒科行業紮根越來越深,爭取做出更有價值的應用。”

  佈局口腔治療4.0時代

  3D打印並不算新鮮事物,甚至可以說,這個行業已經經歷過高低潮。在桂培炎看來,任何一項新生技術,都有可能經歷關注度起起伏伏的時期,技術誕生之初引人注目,在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之前,熱度逐漸消減,一旦能很好地落地應用,創造實際價值,關注度又會上漲。

  在建築、航天航空、骨科等領域,3D打印已有成功的應用案例,不過,行業人士認爲牙科是這項技術生長的良好土壤。口腔治療的個性化需求大,較好地發揮3D打印的定製化優勢,成功案例也比較多。

  2016年,黑格科技與丹麥的一家口腔掃描儀廠商3shape成立牙科3D打印實驗室,2017年成立德雅醫療品牌專門從事3D打印定製化牙科產品,正式進入口腔醫療行業。

  桂培炎介紹,3D打印在牙科的可應用場景很多,但目前3D打印在牙科的滲透率不到10%,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未來牙科3D打印的全球市場規模會超過200億美元。口腔醫療4.0時代的到來,讓3D打印的前景更爲看好。

  所謂的口腔醫療4.0時代,被認爲是口腔即刻治療,牙科醫生做出治療方案後,掃描病人的口腔情況,軟件根據掃描數據自行設計牙科產品然後生產,1~3小時內就可以給病人佩戴定製化生產的牙科產品。

  如果使用傳統方法——石膏定做模型,牙科技工所需要的時間大概是3天,而用數字化流程、3D打印,一天內就可以拿到產品。黑格科技的D-OS能在拿到口腔數據後1~2小時內交付產品。黑格科技的D-OS搭配了雲端數據管理中心和打印機設備管理系統,打印過程更爲清晰和操作簡單,所謂的OS(全稱optical scan,光學掃描技術),爲黑格科技已經申請專利的自研技術,可以增大打印幅面,從而提高效率。

  3D打印牙科產品,優勢顯而易見,快速且精準,不過目前這項技術相對傳統方法價格並沒有優勢。桂培炎對記者表示,傳統方法,材料成本大概只佔總價的10%左右,大量的成本是人工成本,3D打印節省了人工成本,當然,如果想讓更多的病人接受3D打印,還需要長期的推廣和教育過程。

  生態圈培育

  在3D打印行業,生產、銷售打印機是不少企業的選擇,儘管黑格科技研發了3D打印機,但其並不靠售賣打印機創收,目前黑格科技的打印機全是出租模式,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售賣打印材料和收取服務費。

  黑格科技的一個創始人曾跟經濟觀察網記者解釋過黑格科技如此決策背後的原因:3D打印還是新興產業,目前產業鏈不算完善,即使有企業願意入行,買到機器也難買到材料,具備了機器、材料,維護、升級操控打印過程的軟件可能又是個門檻,要想比較好地打開市場,打通全產業鏈是關鍵。

  在佈局3D打印牙科產品這一道路上,黑格科技也早早給自己和客戶找好合作夥伴。黑格科技與丹麥的3shape合作,由3shape提供口腔數字化採集;與德國醫學材料商DETAX共同研發牙科專用樹脂。

  DETAX創立於1953年,目前的材料出口到100多個國家。DETAX和黑格科技共同研發的牙科專用樹脂,獨家供給黑格科技,該材料固化快,成型後表面光滑、低氣味,適合打印臨時冠橋、超硬牙模、耐高溫牙模、仿真牙齦、活動義齒基託等產品,可滿足大部分牙科技工所和醫院的數字化牙科產品生產需求。

  此外,黑格科技還與阿里雲合作研發人工智能打印算法。

  “我們希望,3D打印機、材料、設計軟件、掃描、智能生產系統和後處理能全部打通,形成一個閉環。”桂培炎在發佈會上總結道。

  李華清經濟觀察報記者

  華南採訪部記者 關注華南地區龍頭企業,重點關注製造、教育、科技、文娛行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