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冷婧

  來源 | 健識局

  蒲地藍製劑的非處方藥說明書也須修改。

  昨天(11月6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公告,公示蒲地藍消炎片(膠囊)的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要求補充“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等內容。

  而此前(10月29日)蒲地藍消炎製劑(包括片劑、膠囊劑、口服液)處方藥說明書的修改公告剛剛發佈。對比兩次公告,非處方藥說明書的注意事項羅列更加詳細,其使用範圍進一步縮小。分析人士指出,隨着說明書修訂完成,相應產品的臨牀使用和患者自行購買情況都將受到影響。

  健識君查詢國家藥監局數據庫發現,目前我國有蒲地藍消炎藥批號32個,涉及濟川藥業、雲南白藥、甘肅岷海製藥、健民製藥等約30家藥企,數十億元市場份額。

  “限抗令”下

  蒲地藍消炎藥“走紅”

  蒲地藍消炎片(膠囊)主要組成有蒲公英、苦地丁、板藍根、黃芩,用於清熱解毒,抗炎消腫。

  近年來,隨着“限抗令”的落地、推進,被稱爲“中藥消炎藥”、“綠色抗生素”的蒲地藍消炎藥迅速“走紅”。

  據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臨牀用藥監測報告,蒲地藍消炎通用名產品在2016年全國公立醫院清熱解毒中成藥市場佔有率爲8.40%,排名第四;其中蒲地藍口服液佔有率93.39%,2016年銷量已超過20億元。而在零售端蒲地藍消炎片更受歡迎。《IQVIA中國零售藥店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蒲地藍消炎片銷量排到處方藥銷售的第三名,僅次於萬艾可和立普妥。

  由於此前說明書對副作用、禁忌等都不明確等原因,蒲地藍消炎片(膠囊)常被誤以爲副作用小,成爲很多家庭的常用感冒藥;而其口服液(處方藥),更是常備“兒童藥”。此次,修改說明書後,其市場份額勢必大大萎縮。

  非處方藥產品受限

  兒童用藥須慎之又慎

  非處方藥,較之有醫生指導使用的處方藥,危害更大。因此,可以看到其說明書的注意事項,較處方藥的三項——孕婦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症見腹痛、喜暖、泄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更多。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用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溫熱性藥物。

  3.症見腹痛、喜暖、泄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4.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5.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6.瘡癤較重或局部變軟化膿;扁桃體化膿及全身高熱者應到醫院就診。

  7.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可以看到,其中多次提到兒童。事實上,蒲地藍消炎片(膠囊)已經是2018年以來,要求兒童禁用、慎用或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的第23種藥品。此前兒科常用的含可待因感冒藥、柴胡注射液、匹多莫德製劑等都被列入兒童禁用、限用名單。

  來源:堯醫

  由於兒童藥研發難度大,生產成本高,無醫保覆蓋等原因,兒童藥存在很大缺口。數據顯示,我國共有6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專門生產兒童藥的僅10 餘家,有兒童藥生產部門的企業,僅 30 多家。

  臨牀兒童用藥往往是成人藥的縮小版,這也造成了不良反應的頻發。《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達到4倍。

  據專業投資機構預測,兒童用藥市場到2020年可突破1100億元。但,這一利好很可能僅屬於兒童專用藥。分析人士指出,隨着國家對兒童藥的重視度不斷提高,未來將有越來越越多的藥品止步兒科。而專爲兒童研發的藥品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未來可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