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雷克只做一款刀嗎?

羅恩·雷克在美國被稱爲“現代折刀之父”。之所以這麼說,倒不是說折刀是他發明的,折刀的出現比他的出生還要早得多。這麼說是因爲他寫過一本書,叫做《如何製作折刀》。很多美國刀匠都是從這本書上學會了製作折刀的基本技術。

羅恩·雷克1971年加入美國製刀師公會(KG),在這裏他是第一個做折刀的。當時人們買一把巴克的折刀只需要4.99美元,而拉威利斯的直刀能賣到115美元,於是雷克也把自己的折刀價格定在115。

羅恩·雷克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好像做的都是同一款刀:

這些折刀結構都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限於刀形、柄材和雕工。這種刀和羅恩·雷克在人們的印象裏密切相關。它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那個尾鍵鎖,實際上這個東西只是背鎖的變形。

羅恩·雷克也做過類似這樣傳統背鎖的刀:

尾鍵鎖作爲羅恩·雷克的典型特徵,其他人很少模仿。羅恩·雷克認爲這是因爲尾鍵鎖做起來比較費時。實際上它也不過是在背鎖末端焊接上一個小方鋼塊,使按壓更爲方便一些,也談不上是很大的創新。在雷克看來,這些都不重要,尾鍵鎖帶給他最大的好處是“商業符號”,任何人一看見尾鍵鎖,立馬就會想到羅恩·雷克。相比來說,內襯鎖的應用範圍不知道比尾鍵鎖要廣泛多少倍,又有幾個人知道內襯鎖的發明者是誰呢?

在巴黎的一次展會上,雷克的桌前來了一個年輕的女郎,看了一會問道:“雷克先生,我想知道爲什麼你的刀這麼貴呢?”雷克回答說:“因爲我的名字在上面。”

雷克認爲,對手工刀的價格影響因素有三個:一是材料,二是做工,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刀匠本人的名氣。要想有名,“商業符號”效果就是相當重要的,要想做到很不容易,首先你要有令人喜歡的特點,其次還要因爲某種原因沒有被太多人效仿,這二者似乎是天然矛盾的。

羅恩·雷克這款折刀的真正創新之處,卻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它的“嵌入式刀柄”(interframe)。

一般的折刀結構

上面是我們所常見的折刀結構,基本構架是兩個鋼片,通過主軸、螺釘和刀身相連,外面再固定上柄材,使刀柄的厚度合適、並握持舒適。而羅恩·雷克的做法,是將構架的中部挖空,再將同樣大小的柄材嵌入,這個難度就大了,因爲所嵌入的柄材和挖出的空隙必須完全一致,不能有半點誤差。

嵌入式刀柄影響了很多刀匠,其中名氣最大的,可能就是法國的查爾斯·本尼卡了。本尼卡非常認真地研究過羅恩·雷克的折刀結構,從中收穫很多心得。本尼卡也希望能夠形成屬於自己的一種“商業符號”式的風格,因此極力避免照抄羅恩·雷克的作品,他沒有采用尾鍵鎖,而是把它看起來和刀柄像是一體的構造。他鑲嵌的柄材不再限於一塊,而經常是好幾塊柄材用非常優美的線條拼成圖案。應該說本尼卡做到了自己想要的風格,但從中仍然不難看出所受到羅恩·雷克的影響。

查爾斯·本尼卡

羅恩·雷克 於1941年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1965年開始做刀,一做就是50年,到2015年纔不再接訂單。羅恩·雷克認爲,做刀這個工作開頭很容易,而最難的是堅持。在德國的一次展會上他遇到一個年輕的刀匠,那人要價是八九百個馬克(當時還沒有歐元),但一把也賣不出去,雷克建議他賣便宜一些,那人說:“但是我做這些刀花了很多的時間和力氣。”雷克說:“就只當是學習吧,少收的錢,就當是交學費了。”於是第二天他把價格降到25馬克,但仍然沒有人買。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個人,他應該是徹度放棄了做刀爲生的打算。

羅恩·雷克的成果並不止於此,他除了做手工刀以外,也爲量產刀做設計,和他合作最多的是CRKT(哥倫比亞河)。他還創造了LBS鎖,意爲“安全背鎖”,就是在背鎖的基礎上,在刀柄側面加了一個推杆,只有將推杆推向前方位置,再按壓背簧才能解鎖,如果推杆在鎖定位置,即使按壓背簧也沒有用。這個設計使刀更加安全。

CRKT 111Z2折刀,採用LBS鎖

羅恩·雷克可能對刀的安全有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除了LBS鎖外,他還和和沃爾克合作設計了一種LAWKS鎖(Lake and Walker Knife Safety System雷克和沃爾克安全鎖定機構),它的思路也和LBS差不多,就是給內襯鎖也再加了一重安全保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