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声明

2018年9月,本报在搬迁回原址过程中,大量装修材料不翼而飞。由于涉及巨额资产遗失,全报社对此严重关注。

经查证,此事系本报记者陈某某所为。

陈某某,男,属狗,自恃老当益壮,擅自将价值巨大的金属板材搬运至材料堆放区。

据陈某某交代,此行为动机是“为了让办公环境更美观”,本报编委会在查办过程中对此辩解予以采纳。

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自即日起,将陈某某列为本报“搬砖小王子”,此称号永不撤销。

三湘都市报

2018年11月

记者节曝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就是那个陈某某。

切,我怎么可能偷东西呢,当记者这么多年,我唯一偷过的,是你们的心。

干我们这行,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习以为常。

作为一名(tou)合格的男(sheng)人(口),

我们的日常是这样的:

本报职务最多的摄影师、摄像师、美工兼颜值担当、原图片编辑王珏(右)表演拉车绝技

为了不挡镜头,本报记者刘镇东在采访现场练功夫瑜伽

因皮肤过敏,本报记者黄亚苹在烈日下的工地努力佩戴安全帽,她成功了。

当然,更多时候,记者的形象还是应该端庄一点,大方一点。

本报记者、主播、摄像大哥夏葳怡,我有她的微信号,谁要?

其实这些美美哒95后严肃起来,连自己都害怕。

今天是记者节,教育新闻记者黄京到湖南铁路科技职院给大学生记者团培训。她希望发掘更多优秀通讯员。她已经去了30多所学校开展培训。

像首席记者朱蓉这样的工作照,应该算是记者标配

就算跟本土明星主持马可在一起,本报记者郭辉率领的采访团队,夏葳怡、刘品贝,也能实现颜值碾压(不包括右一本报记者丁鹏志)。

还有我,和我的播音老师田甜。当然,在世界杯活动现场,我在C位,不信你瞧瞧我这一肚子的自信

有时候也别太端庄。

有一天,记(ge)者(bi)王(lao)珏(wang)在电脑上处理自己端庄得一塌糊涂的工作照,恰好那天大家都穿着黑色衣服,老王也一脸悲痛地加入围(mo)观(ai)队伍。

你会说,难道你们媒体人就只有光鲜靓丽的一面?

对于你们这种幼稚的猜疑,我只能说:

你的猜疑是合理的。

红盖头里面不一定是新娘,也可能是正在录音的主播

这才是新娘应有的样子嘛。

上图其实是同一个人,一个不愿透露恋爱状态的单身95后女神。

跑题了,继续发点你们爱看的。

本报记者何佳洁说,一个优秀的摄像师应该尽可能地进入被拍摄者的状态。可你这军事素质看起来就欠练,小鬼。

老何是有前科的。有一次她这样去采访出租车,在路边站了7个小时没人敢停。本报接到十几条热线,说报社马路边有人要打劫。

我说老何啊,来看看你师傅的匍匐动作。哦豁,趴反了。

其实老何和她师傅为了拍到好镜头,还是很拼的。

以致于经常累趴下。注:右边不是她师傅,是本报新媒体编辑薛琳。

要说拼,媒体人谁不拼。去年长沙初雪,新媒体中心的黄磊、郭辉、王珏、顾荣几乎与大雪同时到达(你猜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福元路大桥,第一时间直播。

烈日下的抗洪现场,正在减肥中的本报记者刘镇东强忍饥饿和酷暑,帮团队小伙伴准备工作餐。

今年世界杯冷门不断,无人机飞手顾荣多次出现在楼顶、山顶,多次被人劝说下来,你懂的。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工作中,本报各路记者技能飞涨

王珏学会了攀爬绳梯。

本报编委彭治国在受伤期间学会了单手拍照、写稿、吃饭、上厕所,单口开车等各种技能。

战斗在扶贫一线的本报总编室主任李国平学会了各种农活。

本报记者陈普庄学会了用手机+云台狙击

本报记者郭辉学会了做外科手术

本报记者王智芳学会了爬树

还有些男同事学会了怀孕,俗称“过劳肥”。

不信你看。

这些技能的取得,都离不开各位领导的躬亲示范,带头苦干。

本报副总编辑张军下乡扶贫,扎实采访。

本报副总编辑周智颖走进大山,践行公益。

作为一个讲政治的段子手,我承诺,这条推文点击过十万,明年记者节我会发本报总编辑张茧的段子,哄你们开心。

又到记者节,三湘君打开自己的相册,这一年收获许多(黑照)。

我们专注。

我们敬业。

我们专业。

我们负重前行。

我们无所畏惧。

我们这么拼命

无非就是为了肩头这份媒体人的使命

点击可查看大图

人民的信任

社会的认可

行业的肯定

永远是三湘君前进的动力!

谨以此文

祝我们记者节快乐并与大家同乐

记者 陈普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