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萌芽,今天文章有語音哦~

我前兩天帶Joshua去寧波考試,跟朋友聚了兩天。週日早上,孩子起牀後就開始認真的編自己新創的“繞口令”,我在旁邊一邊聽,心情從一開始的津津有味,到後面真是略帶尷尬。

我也不知道如何形容這首詩,發給大家看看好了。▼

“我們來到阿里巴巴,

肚子餓得七七八八。

餐桌全是臭屎粑粑,

媽媽喫得像個青蛙,

樂哈哈!”

可以想像我當時的表情,上一秒還在笑孩子即興來了一場無厘頭打油詩,下一秒就對“臭屎粑粑”和“喫得像青蛙”這個場景產生莫名的尷尬了~

坦白說,昨天我家孩子蹦出來的屎尿屁打油詩算是輕程度的了,我上後臺搜一下也發現好多媽媽都曾留言問類似的問題:

孩子若是說髒話,可怎麼辦?孩子說話的時候帶上屎尿屁,覺得回應也不是、不回應也不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像有個媽媽形容說,孩子突然有一段時間就很愛說髒話,比如孩子可能突然大聲地說,“你是一個便便媽媽,腦子裏塞滿了便便~~~”剛大聲地制止孩子說這些話,講了一堆善意的道理,試圖告訴孩子這些話不文明,不要再用。孩子答應了一句“下次不會了”,結果到了做晚飯的時候,看着滿餐桌的飯菜,孩子們開口就來了一句:

“這些晚飯都是屎做的,臭死了,我纔不要喫,喫的人都是屎人哈哈哈哈哈哈”

我都能想象到,當時估計連空氣都瀰漫着尷尬的味道吧,所以如何面對孩子屎尿屁“橫行”的問題,今天的文章就來說說這件事情。

爲什麼孩子會說髒話?

答案是:從別人那裏學來的,聽到了別人這麼說,然後就記住了這個詞。

孩子首先是先聽到別人說髒話,比如結識新朋友、爸爸媽媽的言行裏,上學或者小區裏、電視節目裏等等,他的詞彙量會擴大,然後在某些場景下,剛好習得了髒話系列的詞彙。

這些就好像感冒一樣,都是會傳播的,你會發現如果一個班裏如果有一個小朋友突然會說屎尿屁的髒話,那麼很快,越來越多的小朋友也會這麼說,或者成人難過的時候可能不小心罵髒話,那麼孩子聽到了,這些話也會很快被記住,就融入自己的言行裏了。這些話,往往都是傳播開的。

所以幾乎所有的孩子,或早或晚都會接觸到這些說髒話行爲,雖然聽起來不那麼令人舒服,但接受這個事情的普遍性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因爲髒話讓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的反應是要不嚴厲停止,要不轉移注意力。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是收效甚微的。實際上越嚴厲制止,會更容易讓孩子陷入這種行爲,越讓人手足無措,而轉移注意力並沒有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對髒話的理解,孩子依然會“反覆發作”,也是隱患多多。

所以面對孩子說髒話,更好的回應方式是什麼?下面四種情況我們要分別對待。場景一:說髒話只是因爲好玩

對應情景:

有一種情況是,孩子說髒話純粹是因爲好玩。聽到了一個新詞彙,就是想嘗試看看用起來的感覺如何。

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會固定在放學路上說一堆髒話,而孩子在家裏從不說這些話,又或者孩子用髒話來編故事、繞口令等等(開頭Joshua的情景就是)。孩子可能知道這個詞是錯誤的,所以並不想把它添加到日常生活中,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想試試組合起這些詞彙,短時間裏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應對策略:

如果你在隨意談話中聽到了這些詞彙,越簡短的回應越有幫助。

因爲孩子只是在隨意練習自己的詞彙組合,就跟孩子組合其他所有的詞一樣,這個時候我們越不緊張,越快速或簡短的評論,更有利於事情的解決。比方說,你可以嘗試這麼說:

“我聽到你念了一個新詞語呢~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哇,你能想象這個場景是怎麼樣嗎?”

“我看到你說了一句新詞呢,嘗試新詞語很有趣吧,你也笑得很開心,但平時我們不這麼說哦,因爲可能會讓別人聽起來難受呢。”

當孩子回應完,不管孩子回應的是什麼內容,實際上孩子的思維方式已經轉移到其他層面了,這個說髒話的事情也就可以翻篇了。

場景二:說髒話是爲了尋求關注

對應場景:

這種情況下,孩子說髒話的頻率會高很多,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頻繁。這裏很多時候會出現這樣子的一個循環:父母聽到一個難聽的詞彙後反應很大,嚴厲制止,但這樣的反應並沒有讓孩子改善,反而導致了跟孩子的權力鬥爭,孩子聲音更大、說得更猛、用髒話的頻率更多,讓人更頭疼了。

應對策略:

這個時候,孩子所需要的實際上是情感的連結,孩子渴望的是你的關注,所以用情感的連結來回應孩子,而不是直接回應髒話這個詞本身。你可以嘗試這麼說:

“你又說了這個詞呢,聽起來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呢。”

“來,我們來擁抱一下。記住如果你需要我的時候,你也可以直接告訴我的,比如說 ‘媽媽,我需要你’或者 ‘媽媽,我需要你抱抱我’哦。”

給孩子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反應都會很有幫助,除了擁抱之外,摸摸頭、微笑和裝傻的回應都會很有幫助。場景三:說髒話是爲了表達感受

對應情況:

這種情況下,孩子除了說髒話之外,這段時間情緒狀況也會很波動和反覆,行爲問題也很多,你跟孩子的關係都不會太好。由於詞彙量有限,孩子沒有辦法將腦海中的情感完全用文字謹慎地說出來,所以他們試圖抓住知道的最簡單的詞彙來表達這份感受。如果我們仍然只對詞彙作出反應而不對背後的感覺表達理解的話,那麼孩子的情況只會更糟糕。

應對策略:

加深對孩子情感的連結,而且回應一定要抓重點,爲孩子創造安全的地方來表達內心大情感是最迫切的任務。

很多時候,對孩子的各種情緒表達同理心並不容易做,但我經常會做一件事情就是代入想象,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孩子的話,我處在他的狀況裏,我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然後把感受用語言重複一遍。當我們越來越擅長討論不同的情緒時,我們回應孩子的情緒狀況的能力,纔會越來越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嘗試這麼說:

“我知道你對我準備的飯菜不是很滿意,今天的食物沒有你最愛的那一道菜。”

“聽起來你很想妹妹現在離開你的玩具區域。”

“你不同意我的決定,我明白了。”

當你可以跳出孩子的行爲框架看到孩子行爲背後深層的需求時,你回應的內容就會更有力量。

場景四:說髒話成了孩子的習慣

對應情景:

你發現髒話已經成爲孩子詞彙的一部分了,總愛說、停不了,道理他都懂,但不知道怎麼辦。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孩子所處的環境裏,或者是在家裏,或者是在學校,一定有一個固定的髒話源,讓孩子學會並且鞏固了說髒話這件事情。哪怕你可能內心很牴觸,孩子怎麼會跟我學的呢,但是仔細回想一下,當你心情低落的時候,你會不會來一句罵娘,或者當你脾氣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像身邊的人喊上一句“滾蛋,別煩我”,這些實際上都有可能是引發孩子的髒話池子。

應對策略:

首先成人自己得減少說髒話,其次得同時給自己和孩子提供更多的替代的措辭,讓孩子和自己都能有更好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重新找到新的溝通方式。你可嘗試怎麼說:

“唉,我剛對你說了一個特別不好的詞彙,因爲我當時太生氣了,這個行爲真不應該,我向你道歉。我真希望我當時能告訴你我實際上是感到很難過的。”

“你是對的,我不應該說這個詞,有時候我會忘記了,我感到很抱歉,請你以後繼續監督我。”

“我以後會更多向你表達我的感受,而不是說髒話,我也要做起來,向你學習。”

“我也覺得這個詞很糟糕,你覺得可以換什麼詞來表達這個感受呢?我要學起來。”

當你可以正視自己的行爲問題時,給孩子示範的同時也是給孩子改變的勇氣和力量,這便是榜樣。

有時候朋友們總說我寫東西很長,但我每次也忍不住掏心掏肺跟大家說。雖然我知道大家更想看到一個答案,說髒話了到底如何制止,但是我卻給大家羅列了4種不同的場景,並且把4種場景裏的原因和對應策略都告訴了你。

我是特地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思考方式的。週六晚有媽媽在直播間裏跟我說,爲什麼都是新手父母,但萌芽帶孩子就那麼得心應手。直播間裏有那麼多的意外,但我都看起來應急處理得非常好?

但實際上,根據孩子不同的表現來練習自己的思考方式,讓我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回應孩子的表現,這也是我這6年來養育中所形成的“刻意練習”。我每次遇到養育中新的突發場景的時候,我都會給自己一個思路去分析這個場景,比如我會思考這些問題:

爲什麼這個情況讓我很困擾?

當我聽到/看到孩子的行爲,我有什麼感覺?

有哪些記憶跟這個行爲有關嗎?

當我聽到/看到孩子的行爲,我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這樣子的練習會讓我形成一個習慣,就是不會過度揣測來影響我的判斷力,也不會過分敏感來讓雙方無所適從。所以先整理自己的思考方式,跳出來看孩子的行爲,這個做法很多時候也是幫助我們解決孩子行爲問題的法寶。

所以看完今天的推送,不妨也試着做一下練習,如果孩子有一天也跟你說了髒話,你會怎麼樣回應呢?一點點的小調整,也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大改變。

-END-

萌芽有話說

昨天很多媽媽問我究竟帶孩子去寧波做什麼?我才後知後覺發現我給大家發的消息漏了兩個字,英語。實際上我帶孩子去參加寧波考場的小托福考試,Joshua也算是近百個考生裏年紀最小的一個了,我目送他一個人進考場,也是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考場老母親”的心情。

其實報這個考試,我還是蠻有私心的,因爲也想讓Joshua提前去看看真實的考試場景。老朋友應該知道,他成績一直都不錯,10月份學校出的中期評估,他的英語整體水平也到了小學二年級下學期,包括橋樑書、小說,小學英語教材他都很喜歡看,有段時間孩子也會跟我說,媽媽英語好簡單啊~上課的內容我都懂。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我就在想到底如何可以讓孩子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最終選擇了跟他水平比較一致的小托福考試。我不排斥考試、考級和比賽的,因爲某種程度上,考試其實是一個比較公平且有說服力的方式,讓孩子不再是井底之蛙,停留在以前的成績裏,而是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和世界,這也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動力去充實自己呢,只要我們不把結果當成唯一,也讓孩子不把結果當成標準,就可以了。

好啦,關於英語考試的事情,以及父母可以如何陪伴孩子面對這些競爭,我回頭跟大家好好說說,也希望大家可以收穫元氣滿滿的週一,明天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