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上没人是一座“安全孤岛”

文|朱忠保

无独有偶,记者节这天,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两则有关公交安全的新闻。

其实,5日下午,四川通江县6路公交车上,还未到站台一男子就想下车,司机未停。于是,男子与司机发生言语冲突,男子抱着小孩跑到司机的驾驶室理论并想抓扯司机,后被前门的一名女乘客拦住,全车人员见状都站起来指责抱小孩的男乘客。司机见状靠站台停车,在全车人的指责下,男乘客抱着孩子,一行人下车。

另外,一则“海南省海口公交集团设立委屈奖”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报道称,海口公交集团宣传部负责人张磊告诉记者,设立“委屈奖”是因为乘客与司机发生冲突后,受到委屈无处诉说,公司以此来安抚司机,目前已有十余名司机获此奖项。

通江这名男子与司机理论并且准备抓扯司机的行为已干扰了司机的正常驾驶,也危及公交安全。所幸是,这名女乘客挺身而出,拦住了男子,阻止了男子进一步的危险动作而车上的其他乘客也反应迅速,目标一致,向男子集体“炮轰”,施加压力。大家共同出手,才及时化解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公交安全危机,既保护了公交司机,保护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这一车乘客的行为值得学习,值得点赞。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公交车上,没有人是一座“安全孤岛”。每一个人的安全利益都是紧密相连的,当公交车的正常行驶受到干扰时,每一个人面临的危险也是相同的。显然,其他乘客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证明,他们不想当冷漠的看客,这彰显了乘客的勇气和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事实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乘客真正把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当作一次警钟,真正认识到了滋扰公交司机正常驾驶行为的危险性以及乘客承担安全责任的必要性、重要性,真正汲取了事故教训,绷紧了公交安全的弦。

再来说说那个委屈奖。据张磊介绍,在日常工作中,乘客和司机偶尔会发生冲突,但他们身在服务行业,“乘客至上”是其服务理念之一,公司也要求司机在与乘客发生冲突后,在保护司乘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司机要对乘客赔礼道歉,不能对乘客殴打辱骂。

张磊说,司机的服务质量和被投诉的数量与收入挂钩,但有时司机会受到委屈,且无处诉说,因此公司方面专门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设立“委屈奖”。“根据情况,奖金从300元起,上不封顶。如果司机受伤,我们还会去医院慰问,无人出治疗费用时,公司也会出。”

前面提到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起因是乘客拉扯所导致,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文明乘车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公交车的安全,11月3日消息,南京所有公交将安装驾驶室隔离门,行驶安全将更有保证。

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规定却值得商榷。鼓励个体在争执中知退让,并不等于制度性偏向无理取闹。就像面对高铁座霸,一味当和事佬,只会助长嚣张、扭曲规则意识。忍出来的病症不应再开“忍”字药方,对症下药方能解难题。

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措施和要求,要求公交车司机在遇到乘客的无理取闹时,必须要忍,要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有媒体报道某公交车司机在自己的座位前方贴有一个大大的“忍”字,遇到乘客打骂拉扯方向盘时,提醒自己必须要忍住,要保证全车乘客的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同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家都在质疑,面对乘客的无理取闹,甚至打骂,公交车司机是不是只有“忍”一条路?难道当一个公交车司机,就只能任人打任人骂,既不能还口更不能还手?开公交车就是一份任人打任人骂的低践职业?

面对无理取闹的乘客,甚至拉扯公交车司机,特别是抢方向盘的行为,司机为了确保一车人的安全,必须把方向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因为有乘客抢夺,有乘客殴打自己,而丢下方向盘去与乘客拉扯殴打对骂,这是对全车人安全极不负责任的,此时确实只能忍。

但是,作为公交司机的“娘家人”,应该成为此类事件坚强的后盾,必须站出来为他们撑腰说话,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对于打骂公交车司机的行为,必须要代表被打被骂者追究打骂者的相关责任,而不只是颁一个“委屈奖”,奖金只能作为某种受到委屈后的补偿,但不能代表全部。如果不追究打骂者的责任,如何能安慰被打被骂司机的心理?

对于打骂公交车司机甚至抢夺方向盘的行为,法律必须要主动介入,必须要严惩这类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执法机关必须要知道,小恶吵纵容成大恶,就会发生重大事故。我们需要在全社会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凡是殴打、拉扯甚至抢方向盘、威胁到全车人安全的行为,必须严惩。

另外,我们更要鼓励全车乘客该出手时就出手,人人都要挺身而出,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只有多管齐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这类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行为,才能让公交车司机少被人打,少被人骂,少受这种冤枉气,才能确保公交车安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