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部山區

  你會想起什麼

  是新鮮的空氣、優美的風景

  還是?

  近日

  豐富的紅葉旅遊資源

  讓南部山區充滿了魅力。

  垛莊、紅葉谷等的紅葉都讓人流連忘返

  紅葉旅遊的興起

  爲這些靠山喫山的村民們

  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受紅葉遊拉動,黃沙埠村形成了山貨市場

  1賞葉成果

  垛莊收入達2000萬元

  “紅葉效益”凸顯出來

  ▼

  按慣例,每年“十一”之後,都是傳統旅遊淡季,但片片紅葉,卻使得濟南近郊秋季旅遊“淡季不淡”。10月中旬,“垛莊第三屆紅葉節”開幕,20余天時間,賞紅葉的遊客量達12萬;相對於垛莊紅葉的年輕,今年是紅葉谷舉辦的第18屆“紅葉節”。

  眼下雖是紅葉觀賞尾期,但上述兩大景區,每天慕名前來的數千名遊客無疑印證着紅葉的旺盛人氣。據統計,“紅葉效應”每年爲南部山區秋季旅遊帶來近百萬遊客的增長量。在紅葉遍山的季節,各旅遊景區門票收入、賓館酒店入住和團隊接待量都在短時間內猛增,這無疑成爲南山等景區大打“紅葉牌”的原動力。

  ▼

  3日上午,領略過垛莊“紅山翠谷”的紅葉,張女士等遊客由衷地感嘆,垛莊紅葉名不虛傳。但誰也想不到,2015年前,這裏的紅葉資源卻鮮有人問津。

  2015年,針對漫山紅葉的優越自然資源優勢,垛莊鎮政府推出了五彩山村旅遊項目,該項目定位“鄉村旅遊+扶貧”理念,圍繞大山深處十八盤、東車廂、西車廂、小石屋、西里虎5個貧困村,打造“花山、石村、清泉、原野、綠林”爲主題的旅遊綜合載體,共涉及貧困戶122戶,貧困人口227人。

  2016年6月,“五彩山村”鄉村旅遊項目正式向遊客開放,它串聯起垛莊鎮百丈崖水庫、蓮華山聖水禪寺、七星臺等景區,形成由點及面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同年10月,垛莊首屆紅葉節正式開幕,當天就接待上萬遊客,垛莊紅葉一炮而紅。

  隨着三屆紅葉節的拉動,垛莊紅葉品牌影響逐步擴大。到2018年第三屆紅葉節期間,接待遊客12萬人,綜合經濟收入達2000萬元。

  ▲去南山看紅葉成了深秋旅遊主打項目。

  2鄉鄰沾光

  農家宴日接2000人

  “打工仔”回家賣紅薯

  ▼

  每天的11點—14點,是馬春香一天中最忙活的時刻。儘管已加派人手,可一天四五十桌、上千人的接待量,讓“百丈崖人家飯店”的服務員們根本忙不過來。

  “這都沾了紅葉的光。”回顧這兩年自家飯店的發展,面對旺季每天120餘隻雞、200餘條魚的銷售紀錄,馬春香由衷地欣慰。

  馬春香介紹,開業之初,農家樂生意時好時壞,談不上火爆。直到2016年10月,首屆垛莊紅葉節開幕,飯店生意一下子爆滿。據粗略統計,今年紅葉節期間,馬春香已經接待了3000餘桌客人,就餐人數達到2萬餘人,不到一個月時間營業額達到60餘萬元。

  ▼

  沾光的不只馬春香,東車廂村村民馬延鵬也是如此。“始終覺得農村有發展潛力。”2016年春,得知家鄉要開發“五彩山村”旅遊項目,在外打工8年的馬延鵬從城市回到山村。

  這一年,馬延鵬種了3畝紅薯,在自家門口售賣,不到20天全部賣光。

  嚐到甜頭的馬延鵬2017年投入40多萬元租下50餘畝山地,種植蜜薯、甘蔗、向日葵、花生、紅小豆等農作物。今年紅葉節期間,馬延鵬已賣出蜜薯5萬餘斤,營業額近10萬元。

  3收入突破

  民宿收益年年漲

  村民還能拿到分紅

  ▼

  “大柿子兩塊錢一個,小的按斤賣。”“這兒剛出爐的炒核桃。”3日上午,在蓮華山景區門口的農產品市場上,衆多村民熱情地招攬着遊客。

  “如今垛莊山貨已成了搶手貨。”旅遊辦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紅葉未“火”之前,村民只能靠集市售賣或等批發商上門收購山貨。如此一來,山貨價格提不上去,且銷售渠道也沒有保證。而隨着大批賞紅遊客到來,山貨再也不愁賣。

  ▼

  除了山貨收入,村民們還能得到旅遊分紅。以東車廂村爲例,“五彩山莊”旅遊項目入駐後,該村部分石屋被第三方公司租賃,打造成精品民宿。紅葉節期間,每逢週末,民宿都一牀難求。

  而相關收益也會分成三部分,其中51%屬於經營公司,19%屬於原屋主,30%則歸村集體。“東車廂村一共有5間民宿,村集體的收入分紅年年增加,第一年收入3萬,第二年收入4萬,而此前這是出名的貧困村,村集體常年根本沒有任何收入。”垛莊鎮旅遊辦工作人員說。

  4村民轉變

  以前撿黃櫨當柴燒

  如今主動看樹護樹

  ▼

  “之前,村民大都無所事事地在村口曬太陽,現在個個沒事就上山摘山楂、挖野菜,充滿幹勁。”黃沙埠村有865人,其中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孩子,約300人。如此的人口年齡構成,讓這個山村顯得老態龍鍾,而紅葉旅遊的發展,讓村書記畢敬美感覺到,這個村再次煥發活力。

  ▼

  “自家的地瓜、南瓜,山上摘的山楂、菊花都是暢銷品,紅葉節的時候,一上午就能賣完。”70多歲的畢奶奶說。

  “向遊客賣山貨,可能賣不了多少錢,但有充實感,心裏開心,有價值感。”看着村裏近一半居民參與到紅葉旅遊中來,畢敬美對黃沙埠村的發展前景充滿希望。

  “以前有的村民還撿黃櫨當柴燒,有的在山上亂砍濫伐破壞生態。然而,隨着紅葉節的舉辦,黃沙埠村村民逐漸意識到保護紅葉樹的重要性,從砍樹賣樹轉向看樹護樹。”畢敬美說,隨着紅葉旅遊品牌效應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垛莊人意識到要盯住紅葉這一座“寶山”,讓手中這碗“旅遊飯”越來越香。

  來源:綜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齊魯網稿件

  編輯:杜鴻浩

  我的天!信了16年的這個“酸鹼體質”竟是假的!創始人親口承認騙人!

  最新預報!雨雨雨馬上來!一直下到明天中午!明早出門記得帶傘,多穿點兒……

  重要提醒!濟南這些路口全部禁左!西繞城將交通管制,多個收費站封閉!

  何仇何怨!一家7口竟被投毒3年,連醬油食用油都摻了滅鼠藥!這鄰居太狠了……

  夜晚,濟南一女子遭持刀搶劫,差點被強姦!肌腱被割斷,手機被搶……民警18小時破案!

  700萬讀者的 共同選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