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股市場的IPO節奏比較快,同時已上市企業中還發生了不少的借殼併購,資本市場過快的擴容抽血並攤薄場內的資金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A股如今這般弱勢格局,已經惹得場內的投資者苦不堪言。不過各地而言,還是希望有更多”出自自己“的上市公司,並且在過去一年多來,陸續出現了多地設獎金鼓舞、力扶當地上市公司衝刺A股上市的一幕。

繼今年4月湖北發佈重磅的IPO扶持舉措之後,武漢東湖高新區在今日又發佈了對待區內企業上市、自己的獎勵“上市十條”,主要內容來看,核心的獎勵扶持舉措如下:企業進行IPO報輔即可獎勵100萬,報會再獎勵100萬,對企業A股及境外上市最高給予400萬元獎勵;買殼遷入東湖高新區的企業獎勵500萬元;併購重組最高補貼200萬元;對“金種子”企業貸款予以50%利息補貼但每家企業每年的補貼不超過100萬元;完善上市“綠色通道”。

武漢東湖高新區涵蓋八大產業園區,是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也可以說是創投基地,園區內存在2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這些年園區成功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包括武漢凡谷、華中數控、人福醫藥、馬應龍、東湖高新、明德生物、長飛光纖、天風證券等,總數達40多家,已經成爲全國上市公司最密集區域之一,如今來看這個中國光谷並不滿足於此,有更大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東湖高新區這一系列的獎勵,還可以再疊加省、市的上市獎勵,上市對於企業融資和個人財富暴增的吸引力,本來就已經讓衆多企業無比嚮往,再加上這一系列的重獎之下,難免讓武漢東湖高新區內2000多家企業心動,尤其是區內企業IPO報輔即獎100萬元。可以預見,此舉之後將加速武漢東湖高新區企業衝刺上市的潮流,同時日前證監會放鬆IPO被否企業借殼上市的時間間隔從3年縮短爲6個月更是助長了這一幕。

武漢東湖高新區這般舉措之後,恐怕國內其他地方尤其是高新科技區會有陸續的跟進者,對於A股市場而言,歡迎優秀的企業到來,但是如果只是一批被拔苗助長的企業衝刺上市,而證監會均一 一受理的話,A股的IPO塞堰湖問題恐怕又將更嚴重。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託憑證企業271家,其中已過會31家,未過會240家,A股目前的塞堰湖都在待解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