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轉到頭條號“”農人內參敬請關注

導語

前幾天源味君跟廣西一朋友聊天,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六七年的他,想要涉足農業,而且是休閒農業領域,他打頭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拿地好說,你說我怎麼才能做出特色,做出差異化?”

特色這個詞確實有魔力,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看上去妥妥地走在無比光明暢通的賺錢大路上,真的如此嗎?你可能不知道,有時候你刻意去追求的所謂特色,其實是在爲自己挖了一個個深坑。

單純做一產賺錢太難,這應該是行業的共識,於是很多人希望能升級改造,結合旅遊做休閒農場。

但休閒農場不比其他產業,想在短時間內進行擴建、改造、升級,考量的不僅僅是資金勢力,更有市場的接受度,更何況,你改造後,別人立馬又可以複製。

除非你投資幾十億,上來就讓無數人望錢興嘆!當然,真投資幾十億,也就不是休閒農場的初衷了。

我們再來分析下所謂的“特色”。

在一般的語境裏,我們所謂的打造特色無非是在規劃具體的設施,在設施上營造特色。

換句話說,我們是在規劃建設農場的附屬物,也就是配套設施。

爲了在設施上營造特色,很多投資者費盡周折,到處考察,遍請高人指點,然後大興土木,“該”砍的砍,“該”挖的挖,“該”移動的移動,“該”嫁接的嫁接。

最後結果卻很納悶:自己辛苦忙碌了一年甚至三五年搞建設,本意是打造特色,卻發現自己打造的項目很快遍地都是,想追求特色反而更快的失去了特色!

怎麼會這樣?

事實上,這正是在休閒農場的特色打造上,犯了“捨本逐末”的毛病。

其實,如果說別人沒有的你有,就是特色,那麼,休閒農場根本不需挖空心思搞特色,因爲,每一個農場本身都是獨一無二的。當然,前提是你要接受獨一無二是特色。

每一座鄉村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爲每一座鄉村都佔據着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坐擁獨一無二的地形地貌,獨享獨一無二的日月精華。

如何根據鄉村獨一無二的特點,因地制宜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文旅項目、體驗活動?

如何讓自己的休閒農業項目別出心裁、脫穎而出?

如何讓自己的休閒農業項目填滿遊客的記憶,讓遊客流連忘返、返後思歸?

這才應該是所有休閒農場和鄉村旅遊經營者孜孜以求的“本”。

打造鄉村旅遊,就要緊緊圍繞鄉村本有的一棵樹、一塊石頭、一片沼澤、一段峭壁、一手絕技、一條小溪、一川大漠、一眼雲煙......因爲,鄉村無處不風景,風景處處能醉人!

更何況,還有數不盡的美食佳餚。

更何況,還有數不盡的典故、傳說、童謠,以及民風民俗。

休閒農場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那麼,我們就必須正視到底要怎樣規劃建設的問題。一個項目不是一片菜園,想種啥就種啥,任由自己的心性。

開發休閒農場,必須慢工出細活,考量的不僅僅是資金實力、產業支撐,更要有靜氣。

休閒農場要想長續發展下去,必須保值增值,切莫涸澤而漁、焚林而獵,而保值增值的最實用方法莫過於在沒有想好的時候儘量保持農場的原貌。

可是,這樣很難讓投資者有靜氣!投資數千萬,短期不見效益,如何能“靜”得下來?

長遠規劃和短期資金回收,現實中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究竟什麼樣的特色項目才適合具體的某一農場,但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脈絡,好好理一理:

1.拒絕“大、洋、怪”

那些“大、洋、怪”項目,那些所謂的高科技項目,能少上就少上吧。

因爲,這些項目,不但和農場的氣場不符,而且很快就會被淘汰,至少很快被模仿。尤其重要的是,很多這樣的項目是要大動土木的,資源易毀卻難恢復。

那些現代化的東西,也要少加入農場。

鄉村自有鄉村的獨特韻味,不要動不動就是造景、造路,讓好好的農場變成城市司空見慣的公園。

2.規模適度

休閒農場不是越大越好,規模大了不易駕馭,甚至會帶來運營失控。

另外一方面,農場太大卻開發資金不足,如果到處是未開發或者半拉子工程,嚴重影響農場運營,一旦熟客貼上體驗感不好的標籤,後果很嚴重。

3.好項目不一定是你的良方

休閒農場規劃要跳出“有好項目就會有人來玩”的固化思維。

由於智能手機、各種服務對接平臺、社交網絡的普及應用,消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要意識到人的因素遠比項目本身重要,是時候要琢磨下人羣了。

別一說上項目就是採摘、垂釣,這已經淪爲低端體驗項目的代名詞。

採摘、垂釣真的不是休閒農場的標準配置,倒是真有一個標準配置——廁所,好好在這裏面下點功夫吧。

4.不要一味迎合

休閒農場經營者要敢於亮劍,不要一味迎合失去自身的魅力。

消費需求是創造出來的,一味迎合消費需求的結果就是被鈍化,從而喪失個性,逐步出局。因爲,在消費需求領域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逆反心理。

5.眼光放長遠

我們是要盈利,但不是一味的商業化,不是把各種城市消費拉到鄉村,更不是“宰客”,做一錘子買賣。

舉例來說,有些農場平時顧客比較少,到了節假日開始坐地擡價,撈一把是一把。或者,爲了吸引人氣,上了一些少兒不宜的項目。

例如,最近被叫停的西湖景區惡搞經典的項目,孫悟空強吻白娘子,雖然吸足了眼球,但這種惡俗卻丟了口碑。長遠來看,這是自掘墳墓。

並不是說追求特色是錯誤的,畢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讓遊客有前所未有的體驗,這絕對是我們應該孜孜以求努力的方向,然而做特色不是爲了博出位而不顧一切,更不是爲了迎合受衆丟了自己原本的個性與魅力。

你對休閒農場規劃有何心得?你認爲是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還是應該堅持自己本來的味道呢?歡迎留言!

作者:源味君

轉自191農資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