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羽這個人,重情重義,和劉邦完全不同。當年秦始皇的車駕巡遊的時候,劉邦看到了,說“大丈夫生當如是”,而項羽看到了,說“彼可取而代也”。

當年秦始皇的車駕巡遊的時候,劉邦看到了,說“大丈夫生當如是”,而項羽看到了,說“彼可取而代也”。

當時的二人,一個一文不名,一個是通緝犯。

但從他們對秦始皇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來彼此的性格。

劉邦表現出來的是羨慕,但除羨慕之外,並沒有對如日中天的大秦朝表現什麼不滿。

而項羽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嫉妒,憑什麼你是皇帝,能坐在那個位置上,換我我也行。

所以劉邦的一生都在苟,一直苟到了最後,苟到了當上皇帝。

而項羽一生,都在跟人硬剛,跟大秦硬剛,跟各地叛軍硬剛,跟韓信硬剛。

項羽硬剛的終點,在烏江邊上。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詩對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行爲,推崇備至,後人也對項羽感到惋惜,他本來是有機會東山再起成就霸業的。

但事實上,直到烏江邊上,項羽才明白,自己錯在了哪兒。

他看不起劉邦,覺得這個人不過是個不足爲患的小人。這種人,只懂得明哲保自己,沒有氣吞山河的霸氣和包攬宇內的豪氣。

但當他拼至最後的一兵一卒,看着烏江上的老叟時,他才明白,原來,他也可以不用拼的。

普通人尚且知道保存勢力,而他卻因爲自己的傲慢和自大,把本來的一副好牌,打的稀爛。

但這個道理,他已經明白的太晚了。

就算回到了江東,他能玩的過劉邦嗎?他玩不過,他在這一刻才清楚的知道,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他不能回去,不能拉着江東父老陪他一起墊背。

項羽這個人,重情重義,和劉邦完全不同。他做的所有事情,首先是出於情感考慮,然後纔是利益考慮。

他不會把江東父老當成自己爭奪天下的籌碼,不願意再徒增傷亡。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如此懷念他的原因。

相比劉邦,這個人可能沒那麼成功,但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七情六慾,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帝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