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4月16日)公佈了範圍廣泛的聯邦指導方針,爲美國部分地區開始放鬆爲抗擊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實施的一些嚴格的社會疏離措施提供了條件。

  兩名消息人士向CNBC透露,這份長達18頁的“再次開放美國(Opening Up America Again)”計劃確定了美國一些地區允許僱員重返工作崗位的必要條件,但最終將由各州州長做出取消限制的決定。

  各州已經實施了自己的控制措施,試圖減緩疾病的傳播,法律上並不要求它們遵循白宮的指示。儘管如此,新的指導方針還是對州長們施加了更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放鬆限制,儘管衛生專家和商界領袖都警告說,在美國人能夠安全開始恢復正常生活之前,需要廣泛的檢測系統。

  據NBC News報道,特朗普週四下午在與州長的電話會議上說,“你們要自己拿主意。”

  儘管特朗普本週稍早表示,他相信一些州或能在5月前“重開”經濟,但白宮的指導方針並未提供任何具體日期。

  相反,該計劃列出了三個“階段”,旨在引導美國部分地區逐步放寬對企業和個人的限制。

  該指南說,在進入第一階段之前,一個州或地區的病例數、陽性檢測結果和流感或類似新冠病毒症狀的報告應該呈下降趨勢。根據該指南,還應該有一個“針對高危醫護人員的強有力的測試計劃,包括新興的抗體測試”。

  該計劃的第一階段說,“所有脆弱的個人”繼續在適當的地方避難,並鼓勵每個人在公共場合保持各種社交距離的做法。但它也建議僱主在可能的情況下“分階段重返工作崗位”,同時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關閉公共區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旅行。

  第二階段開始於病例“沒有反彈跡象”的地區,進一步放寬了限制。

  然而,即使到了最後階段,指南仍然建議低風險人羣“考慮儘量減少在擁擠環境中度過的時間”——這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可能都不會再回到此前沒有冠狀病毒的日常生活中。

  該指南還列出了“國家核心防範責任”,其中包括一節關於所謂接觸者追蹤的內容。接觸者追蹤是指爲追蹤疾病路徑而確定受感染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

  特朗普在他的第一個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裏,經常把市場的強勁表現作爲他成功的核心指標,他表達了對“重新開放”美國經濟的渴望,美國經濟在病毒大流行期間已經陷入停滯。

  他的政府拒絕宣佈全國範圍內的封鎖令,而是選擇發佈非約束性的社交距離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原定於3月底到期。特朗普甚至在上個月表示,他希望在復活節看到“擠滿了人的教堂”——這一言論很快遭到了健康專家的譴責。

  白宮後來修改了這一時間表,將指導延長到4月底。但是特朗普週二在一次有關冠狀病毒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他預計一些受影響較小的州將能夠在5月1號之前解除限制。

  然而,冠狀病毒檢測的有效性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據報道,美國每天大約進行12萬到14萬例新冠病毒測試,目前爲止總共進行了330萬例檢測。

  據報道,企業高管週三告訴特朗普,如果不能對員工和顧客進行病毒檢測,美國人將“沒有足夠的信心重返工作崗位、在餐館就餐或在零售商店購物”。

  據NBC報道,在週四早些時候的電話會議上,衆議院和參議院的民主黨議員敦促特朗普等待更多新冠病毒測試,然後再就重新開放經濟給出建議。

  但據NBC報道,特朗普進行了反擊,堅稱經濟必須首先重新開放。

  特朗普此前曾聲稱對美國重新開放擁有“完全”的權力。法律專家表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爲聯邦政府無法推翻各州發佈的公共衛生規定,而且由於白宮本身從未實施任何社會疏離措施,現在也沒有什麼可以讓它逆轉的。

  州長們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措施,試圖控制病毒的傳播。非必要的企業被迫關門,學校停課,居民被要求呆在家裏,除非進行必要的活動。

  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等人表示,這些政策正在發揮作用。紐約州是此次疫情爆發的中心。科莫指出,最近每天插管和住院的人數有所下降,這證明人們普遍堅持與社會保持距離是有效的。

  但科莫週四將紐約州嚴格的隔離措施延長至5月15日,並擴大了民衆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禁令。

  全球爲減輕危機影響所做的努力顛覆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破壞了經濟。美國勞工部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短短四周時間裏,美國幾乎抹去了2019年金融危機以來新增的所有就業崗位。

  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週四早上05:22(溫哥華時間週四下午2:22),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17萬例,達2,173,168例,死亡病例累計達144,949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7萬例,達674,829例,累計死亡病例34,427例。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週一,美國多個州聯合起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組,專注於協調應對危機的行動,並制定重振經濟的計劃。儘管如此,特朗普在一天後表示,他將“授權每個州的州長,在最適當的時候,以最適當的方式,對他們的州實施一項重新開放的、非常強有力的計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