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口述歷史·蜀地曲藝 | 清音名家程永玲④:出國獨唱15場 獲贊“來自東方的一顆明珠”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像 關天舜 實習生 李林濤

在成都市戲劇學校曲藝班學習期間,程永玲經常跟着李月秋到劇場、工廠、農村演出,她一邊學習一邊實踐。1961年,三年的學習期滿,學會並能演唱三十個傳統節目(包括清音“八大調”和若干小調)的程永玲,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正式分配到成都市曲藝團擔任四川清音獨唱演員。

那時在成都,程永玲天天在“五月文化社”書場演出,“1962年開始掛牌到1965年,收穫太大了,每天都要唱清音,基本功一點沒荒廢。”慢慢地,觀衆也開始認可並喜歡她的清音,就連一些大學生,也天天來聽。“總府路那一帶的人都認識我,小名人了,走去哪個鋪子買東西,都要給我很大的優惠,也是有粉絲的人了。”

1990年,程永玲演出《遊春》

後來,成都市曲藝團被解散,程永玲演“樣板戲”,跳了四年芭蕾舞。從頭開始練基本功,尤其爲了“立腳尖”,腳上打起血泡,指甲也被磨得掉了下來。好在程永玲上戲校時練過基本功,有基礎,很快適應了新工作。而且跳芭蕾舞也不錯,形體練好了,對以後的四川清音演唱會也有所幫助。

程永玲芭蕾舞練功照

再次恢復唱清音時,程永玲通過“多練、多演、多聽”來提高自己。1987年,首屆中國藝術節,程永玲帶着四川清音參加。唱什麼,成了程永玲的難題,因爲很多新唱段,她都到北京演出過了。正當她感到苦惱時,著名報人車輻送來了流沙河的一首小詩《我是四川人》。

至今,程永玲都還記得頭幾句:“母親臨盆,臨中國最大之盆,生下你,生下我,生下了一億人。有蘇東坡的驕傲,有郭沫若的豪情……”有了內容,流沙河又推薦寫過四川清音《布穀鳥兒咕咕叫》的唱詞專家黃伯亨,來修改唱詞。經過多方努力,四川清音新節目《我是四川人》獲得首屆中國藝術節優秀節目獎。

1987年程永玲在奧地利林茨市演出

同年,程永玲還應邀到奧地利舉辦“程永玲四川清音獨唱音樂會”,連唱15場,轟動一時,讓四川清音藝術走上了世界舞臺。這是程永玲首次出國,一人獨唱音樂會,程永玲也沒有底。但她平日裏練聲的勤奮,又給了她上臺的自信和勇氣。“平時我練聲很刻苦,可以從早上一直練到中午,我知道我的嗓子沒有問題。”

出國演出的第一場,就遇到大雨傾盆。“在後臺的時候,萬一一個人都沒有怎麼辦呢?很擔心。我出場時,只見四周黑壓壓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有幾束很強的聚光燈,照在獨唱演出區。我還有點緊張,但第一個曲目唱完,當我低頭向觀衆鞠躬時,幾秒鐘後,突然掌聲雷鳴,我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下來。”

一個曲目、兩個曲目,除伴奏樂隊演奏了兩首器樂曲給程永玲換演出服的間歇時間外,她在臺上不斷演唱,臺下掌聲不斷。甚至到演出結束,觀衆也不願意走,程永玲只好又返場了兩次。第二天當地媒體報道,讚譽程永玲是“來自東方的一顆明珠”。

【下期預告】

李月秋有“成都周璇”的美名,程永玲也很喜愛周璇的歌曲。1990年,程永玲受邀錄製專輯《天涯歌女》,一次藝術的跨界被她演繹得絲絲入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