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古人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由此“万物归避寒冷,粮进仓,菜入窖,动物眠之”。

《冬山夕照图轴》

秋冬相交,万物以藏。

此时虽已入冬,

地表尚有余温,无风晴日,

常有宜人之感,故称“小阳春”。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冬山夕照图轴

此图写群山巨嶂,夕阳残照。近景小桥之上老者携抱琴小憧持杖而行。寒鸦盘空,残阳一角,颇具诗意

冬朝冠

冬朝冠,清,高30cm,冠顶直径26cm,冠口直径16cm。清宫旧藏。此冠为圆形卷檐式,顶缀红绒,沿镶黑色薰貂皮,里衬红布。冠顶正中铜镀金累丝顶子分2层,每层凤1只,各承托大珍珠1颗,冠顶端饰粉红碧玺1颗。顶子四周满缀红绒,红绒上立桦树皮镀银凤5只,后饰金翟1只。每凤饰猫眼石各1颗和小珍珠各30颗(其中头顶1、眼2、下颌1、背4、翅2、尾20颗)。

冬朝冠,清,清宫旧藏。

冠后部垂青色丝绦一束、黑色薰貂皮护领一张,并垂珠五行二就,垂珠的中部缀两块各镶嵌6粒珍珠的金累丝青金石结,末端缀红珊瑚坠。从顶子和凤的数目来看,这应是皇帝的妃子冬季戴的朝冠,但是“五行二就”的形式却是皇后或皇太后朝冠所享用的等级标志。

《季冬南苑诗》

《季冬南苑诗》轴,清玄烨书,纸本行书,纵134.6cm,横49.2cm。《石渠宝笈》著录名称:圣祖仁皇帝御笔季冬南苑诗。此件外签写“圣祖御笔季冬南苑诗第十”,本幅书五绝一首,款署“季冬南苑之十”,下钤“康熙宸翰”“稽古右文之章”。

康熙皇帝玄烨自幼受到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对汉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好学敏求,对书法有极大的兴趣。万几余暇,与臣下观摩古人墨迹,切磋书艺,以翰墨陶冶情怀。在历代书家中,玄烨对董其昌最为崇尚,刻意模仿董氏书法,功力渐深,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董派书家,并直接影响和引领了当时的书风走向,使清初书坛弥漫着董派的流风余韵。

清玄烨书,《季冬南苑诗》轴

玄烨推崇董其昌,其传世的书法作品大都以学董字为主。他在沈荃的指授下刻意临摹,使董字风靡朝野。此件婉转虚和,章法疏秀,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代表了其书法艺术成熟时期的水平。

银台历

银台历,清,高6.8cm,宽3.8cm,长11cm。清宫旧藏。银台历由基座、托与双层台心组成。台心第一层正面中心留有两个椭圆形小孔,用以显示日期;后层设置有不同数字的组合。双层台心中下方设有按钮。使用中搬动按钮,后层数字翻动,透过椭圆孔即可显示出当天的日期。

银台历,清,清宫旧藏

此台历并无奢华之气,造型一般。从器物上的西方字母与上方两字双“喜”字来推测,当属为特殊用途而在外国订制的。当日历尚未走入普通家庭时,这个小小的银台历,带给了逊清皇室现代物质文明享受。

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

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苏州,清光绪,高60cm,宽32cm,厚23cm。紫檀木钟鼓形,置于木座架上。黑色钟盘上描金北极恒星图,有三垣、二十八宿诸星座。边缘写黄道十二宫名。图外一道铜圈,镌刻二十四节气名,每一节气划分15格,一格代表一天。节气圈外再一铜圈镌刻十二时辰。

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

钟有长短两针,长针每走一圈为一小时,短针每走一圈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钟盘外缘有齿,和走时系统的齿轮相咬合转动,显示天球星座的移动变化。此钟有走时、报时两套系统,上一次弦可走一周七天。结合天文星座与节气制钟是苏州钟的特点。

别忘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有彩蛋:

艺诚雅集—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五)

正在进行中......

等你来!

近期热文链接

解密国宝帮,第一篇硬文

文物鉴定之乱,祸起伪专家丨第二篇

潘家园随时戳破你的国宝梦丨第三篇

古董圈子水不深,很浑丨最后一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彩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