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想拿獎學金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拿獎學金可不只是爲了那筆不菲的金額,更是一份可以寫在簡歷上的榮譽,大學裏可提供的獎學金很多,先來看看吧~

大學的獎學金也分爲幾種

1.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貧困生才能申請)

2.校級獎學金:通常有:校長獎學金、一等、二等及三等獎學金、單項獎學金等。

3.社會助學獎學金(通常貧困生才能申請)

如何可以拿到這些獎學金

1.熟讀《學生手冊》

通常在通知書裏就有。剛開學,學校會組織學生一起學習《學生手冊》,如果你想拿獎學金,就必須得好好研讀這本書,並且將它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

因爲每所學校的要求不同,一些具體的“綜合評分細則”也不同。所以你要仔細研讀《學生手冊》,才能知道獎學金評定由哪些模塊組成,佔比多少,哪些活動可以加分。

2.保持成績優異

別以爲上大學就可以放鬆不學習啦,想要拿獎學金,成績是重中之重!成績優異是獲得獎學金的第一關。因爲獎學金的綜合測評分中,成績是佔很大一部分比例,甚至超過60%以上。還有,千萬不能掛科,哪怕其他分數再高,只要掛科就與獎學金無緣了。

3.多參加學校活動、比賽

大學校園有各種名目繁多的活動、比賽。平時要多留心這種比賽、活動,一般只要拿獎,就可以加分。而且活動級別越高(學院—學校—省—全國—國際),名次越前(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加的分就越多。

4.競選班幹部、學生會幹部

許多人大一的時候總是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學生會,但是一到大二,有機會溜就溜了,沒多少人留任。

其實大一基本上都是被學長使喚的份,而大二就是晉級當幹部的時候了,更可以給你的綜合測評加分——“社會工作加分”項。當然,當班幹部也是可以加分的。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獎學金的思政表現是需要班級同學評分的,一般班幹部、院兩委平時在班級裏貢獻較多,大家看在眼裏,給的分數也不會低。比如一等獎學金在思政表現中一定要“優秀”纔可以,如果你分數達到一等獎學金的標準,思政表現卻只有“良好”,那就只能降到二等獎學金了。

5.多考證

爲什麼大學生總是喜歡考各種各樣的證?不僅可以爲未來一條“工作路”、證明自己,更可以在綜合測評上加分。一般考一個證可加“1-3分”左右。

6.體育比賽、運動會踊躍報名

學校運動會、體育項目比賽一定要踊躍報名,一般參加了就會有少量加分,得獎了就能加更多分了。

平衡成績和活動兩者才能最終取勝

總之,平衡成績和活動兩者才能最終取勝。

成績需要花多些時間,平時要認真,然後再用課餘時間多參加拿手的比賽,一定要均衡好兩者,這樣才能在最終取勝。

很多人往往是成績好、沒參加活動,或者是參加活動而成績不好。其實獎學金的算分很科學,你偏差了任何一個,都可能會與“一等、二等獎學金”無緣咯。除非哪一邊傾向特別嚴重纔可能拿個“三等獎學金”。

所以如果想拿一二等獎學金,就平衡好兩者吧~

大學獎學金是否很重要?

如果把大學比作是超級瑪麗的遊戲環節,那麼獎學金就好比於在過關的路上會有的可以頂出金幣的金磚。如果你不頂磚,不要那些金幣,只要你躲過遊戲中類如螃蟹鉗子一樣的陷阱,你慢慢走也可以安穩過關。如果你在路上的時候很高興,興致高昂,不停的勤奮頂磚,一路蹦蹦跳跳,你會在把磚頂破的同時得到很多金幣,它不會爲你安穩過關增加更多機率,只是告訴你,鑑於你一路勤奮,拿些金幣給你做爲活躍分子的表彰。

所以,獎學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從個人來看,你的大學生活是由你自己決定,是平淡走過還是精彩紛呈,都由自己的主觀思想去決定和控制。獎學金對自己而言,只不過是在這一路上附加的外在褒揚而已。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你一些外在的支持和鼓勵。

第二,從外界而言,最終的結果是你畢業了。而不管是工作還是繼續求學的路上,在面試環節,勢必你的個人品質和個人能力,會成爲去留的關鍵點。而獎學金是一個附加消息,也許別人看,也許不看,看了最多也是告訴別人你的大學生活不算平淡。

大學生活,不由獎學金決定,別讓自己跟着獎學金的步伐走,要有一種你走到哪就讓獎學金就跟到哪的霸氣。

(來源:綜合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