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查閱幾家自動駕駛企業的資料,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自動駕駛圈的清華人格外多,且他們之間大多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位是那位的學長,那位是這位的室友。爲何會出現這種現象?清華系自動駕駛公司的成長祕訣又是什麼呢?

文/張男 億歐專欄作者

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如期召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ai在當日公佈了新一代自動駕駛Level 4解決方案“Leo·靈”,並展示了高精度三維實景地圖(HD RealityMaps)。其三位創始人中有兩位都曾是清華的學生。這不是偶然。億歐汽車在查閱一些自動駕駛企業資料後發現,原來諸多創始人都出身於清華大學。

事實上,在自動駕駛領域,清華算是走在了國內衆多高校的前列。有媒體報道,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智能車輛研究團隊的成員就開始在國外從事相關研究了。2001年,清華大學還特意舉辦了一場名爲“自動駕駛還有多遠”的學術研討會,探討自動駕駛的未來。

另一方面,清華也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學。能夠進入這樣的學校深造,這些人才的智商自然是不必言說。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企業的關鍵人物多是出身於計算機系和電子工程系,而這二者恰恰隸屬於清華“四大王牌”專業。在中國排名前二的大學中學習最好的專業,單論起點就比其他院校的學生高出一大截。

對於他們而言,清華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從清華畢業後,這些人才又漂洋過海,繼續在大洋彼岸的高校深造。禾多科技的創始人倪凱來到了美國最好的理工院校之一的佐治亞理工學院,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Roadstar.ai的CTO衡量在2008年取得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後,追隨學長的腳步,毅然轉身,一頭扎入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博士的課程學習中。2012年從斯坦福順利畢業後,他成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博士後。同樣在這裏,禾賽科技的創始人李一帆獲得了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

在人工智能技術最先進的美國,清華學子的思想再一次得到洗禮。同樣是在美國,陸續結束博士課程的清華人開始走入硅谷,走入Google、微軟、特斯拉、百度等企業,更加親密的接觸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技術。

耳濡目染的清華學子對自動駕駛大概有着與衆不同的情感,而海外的留學和工作經歷又使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隨着Google開始研發無人車,特斯拉造出Autopilot,清華人開始思考:爲何中國沒有一家屬於自己的自動駕駛企業?於是,衆多清華人放棄美國高薪工作,選擇歸國創業。

從地平線的聯合創始人楊銘到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再到人稱“教主”的編程天才樓天城(小馬智行CTO),自動駕駛領域的清華人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小馬智行、深鑑科技等企業都得到了“清華前輩”的加持,其中,樓天城的學長彭軍和他一起創辦了小馬智行,姚期智看到了得意門生所創的這家企業,欣然出任公司的首席顧問。而姚頌則是聯合老師汪玉、學長韓松一起創辦了深鑑科技。

同校學長的助力還遠不止於此。資金於企業的關係就如同水與魚,在這些清華學子欲大展拳腳之初,如何說服外界獲得資金注入是初創企業的一大難題。好在,這些清華學子還擁有一批投資人校友。又好在,自動駕駛正值風口期。在“人情”與“大趨勢”的雙重作用下,同爲清華電子系的張予彤(金沙江創投)先後參與了地平線和深鑑科技的天使輪融資,智行者在成立之初也曾得到清華學長林森(英諾天使基金)的加持。

如今,剛滿兩歲的深鑑科技已被賽靈思收購,成爲“AI初創公司併購第一案”;Momenta在上月完成C輪融資後,估值達10億美元,爲目前國內自動駕駛行業估值最高的初創企業;小馬智行在獲得北京T3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後,計劃在南沙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體驗區;智行者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清掃車“蝸小白”即將爲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提供清掃服務......

數年來,清華持續不斷的爲自動駕駛業界輸送人才。如果說清華是中國自動駕駛的“黃埔軍校”,那麼國外的卡耐基梅隆大學也堪稱自動駕駛行業的“育人基地”,吳恩達、陸奇等業界名人都出身於此。

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仍受政策法規、技術等條件的限制,但在國內外大學不斷向業界輸送人才的當下,未來人才稀缺性或許不再會成爲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同時目前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因人才帶來的高估值情形有望被打破。

而現在,清華學子與自動駕駛的故事還在繼續。對清華學子的聰明才智抱有期待,也對自動駕駛的未來懷有憧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