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妈妈,送你一份“健康”礼

本文约2900个字

阅读全文大概需要6分钟

作者/况浩然

审稿/张晴雪

我叫况浩然,是一名普通的健身教练。1991年出生在哈尔滨嫩江,很感激这27年来,妈妈对我的照顾,感谢她给了我这份生命。

之前她不理解我的工作,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做健身教练,除了能运动,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用处。终于在我能够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能够帮助妈妈缓解一下腰痛,或者带她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锻炼,她也渐渐的明白,我做的是一件能够给别人带来健康和好的影响的工作。

这次母亲节,总想着送点什么礼物,那就送一份“健康”吧,父母能够健康开心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腹部突出

症状表现:腹部突出,并伴随骨盆前倾。

诱发原因:怀孕期间(挺着腰)的站、坐、行等姿势;产后腹部肌肉松弛;穿高跟鞋等。

很多母亲体脂并不高,单单只是体态上的“看上去”腹部突出。而这并不是由于皮下和内脏脂肪堆积造成的,而是因为骨盆姿势异常。

上图就是骨盆前倾的体态,表现为腰椎屈曲角度过大,腹部突出,甚至会伴随腰痛。如何判断是否骨盆前倾,这里介绍2种方法:

1. 贴墙站立。如果腰背部与墙面的距离超过两个手掌的厚度,几乎可以判定已经是骨盆前倾了。如果只可以放入一个手掌的厚度,说明是没问题的。

2. 观察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位置。如果髂后上棘与髂前上棘的距离超过2指宽度,说明骨盆前倾了。

对于中年母亲发生骨盆前倾的主要原因是腹部肌群薄弱,腰背部肌肉过于紧张,此外臀大肌较弱、髂腰肌紧张也会诱发骨盆前倾的产生。

解决方法:

1. 骨盆前后倾训练

目的是建立骨盆中立位的本体感觉。靠墙或者屈膝平躺在垫子上,吸气骨盆前倾腰背部离地,呼气骨盆后倾腰背部触地。每组进行10次,2-3组,每次要慢慢做,可以闭上眼睛感受骨盆的前后倾。

注意:骨盆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其它部位要靠住墙或地面不要乱动。

2. 花生球放松腰背部肌群

①将花生球放置在腰椎段的竖脊肌上;

②吸气,骨盆前倾主动使腰部反弓,臀部贴向地面,动作末端控2-3秒;

③呼气,骨盆后倾,主动发力使臀部抬离地面,动作末端控2-3秒。

将花生球在腰椎段5个不同位置进行按压,15次/位置。

3. 呼吸模式训练

腹部举重

①仰卧躺在地面上,骨盆微后倾,将1-2kg重的小哑铃或其他重物,放置在腹部;

②吸气,缓慢将重物升起,通过吸气膈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将重物升高,而非单纯收缩肌肉。行程约3-5秒;

③呼气,放松,慢慢降低重物,匀速完成同样,3-5秒的行程。

一呼一吸为一次,每组完成5次,完成2组。

4. 腹部肌力训练

平板支撑

①头部中立位,手肘在肩的正下方,大臂垂直地面,小臂贴地,掌心向下或握拳,小臂与手部积极按压地面,分散手肘处压力;

②双脚距离与髋同宽,或者并拢;

③撑起前做骨盆后倾,臀部夹紧,腹部收紧,调整好呼吸,撑起身体;

全程不要憋气,在保持正确的姿势下,每组30s,3-5组。

平板支撑2.0

平板支撑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变式,可以尝试抬起一只手或一只脚,或者在不稳定的平面上做,以增加动作难度。

侧桥

①侧卧位,手肘在肩膀正下方。

②撑起身体后核心、臀部收紧,使肩、髋、膝、踝在一条直线上。

注意不要憋气,在保持正确的姿势下,每组30s,3-5组。

侧桥2.0

通过抬起上侧腿增加难度或者跪姿侧桥降低难度。

5. 放松髂腰肌

①向前做大跨步,后侧腿屈膝角度超过90度

②躯干始终挺直,身体逐渐前移,感受髂腰肌的牵拉感。每次20-30秒,共4组

6. 强化臀大肌

臀桥

①平躺,双脚与髋同宽,脚跟点地,脚尖自然勾起

②用力挺髋,将身体撑起,腰背部离地,肩抗住地面。臀部完全收缩,肩髋膝呈一条直线,屈膝90度。

注意不要憋气,在保持正确的姿势下,每组30s,3-5组。

二、腰痛

症状表现:做家务、搬东西、久坐、上下楼梯时会觉得腰背酸痛,严重者出现关节僵硬甚至腰突。

诱发原因:运动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力模式,造成腰椎代偿受力过多。

那什么是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力模式呢?我们先看看上面两种姿势的对比,左图是常见的搬重物的姿势,我们会因为习惯而觉得很省力。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会将压力都聚焦在腰椎段,从而埋下了腰痛的隐患。

我们看上图,脊柱在屈曲位,背部肌肉被拉长,无法有效收缩,并且脊柱屈曲时骨盆处在后倾位,臀大肌也失去收缩条件。因此,原本合理的的力学结构下,压力均匀分布;出现不良姿势后,力学结构改变,腰椎椎体间压力差异增加,此时的椎间盘、韧带、筋膜等组织是很容易出现损伤的。

脊柱棘突位于脊柱后侧,在屈曲位下腰椎椎体棘突间隙变大,此时负重或者对抗外力,椎间盘受力不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高度降低、弹性降低,长此以往会造成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腰痛、腰突就找上门了。

解决方法:

应该怎样避免呢?这就需要在运动中掌握正确的动作模式—“屈髋”。上图是标准的屈髋姿势,腰背挺直,核心收紧,屁股往后移动,并且屈髋角度明显大于屈膝角度。

在这个姿势下,整个脊柱是略伸展的,背部肌肉可以充分收缩,腹部收紧使核心区域成为一个刚性稳定体,可以更安全的对抗外力,并且骨盆微前倾为臀部发力创造良好条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屈髋搬重物的方法。

1. 腰背挺直,核心收紧,骨盆微前倾(撅屁股);

2. 屈髋屈膝,屈髋角度要比屈膝角度大,屈到手能抱住重物;

3. 脚蹬地伸髋站起,过程中始终保持腰背挺直。

这样的动作模式就会把压力更多的集中在髋关节,同时背侧竖脊肌能让腰椎更安全。

不仅是搬重物,生活中扫地拖地、刷牙洗脸都需要在屈髋的动作模式下进行。虽然错误的动作会因为习惯而觉得省力,但因此造成的身体损伤就得不偿失了。学会屈髋动作模式,应用到生活中,远离腰痛。

三、骨质疏松

症状表现:天气转凉后容易手脚抽筋,关节有刺痛感。

诱发原因:无论男女、在30岁后骨密度都会逐年下降。但中年女性由于绝经期,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雌性激素对关节软骨和骨代谢都有保护作用,所以这导致中年女性骨密度下降速度加快。

解决方法:

先别急着补钙!为什么不要着急补钙呢,骨质疏松不就是缺钙吗?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体内的钙分为两种,一种叫结合钙,主要分布在骨骼里,另一种叫游离钙,主要分布在血液里。

由于年龄增大和雌激素减少导致的骨质疏松,是因为骨吸收过度,就是过多的结合钙转化为游离钙。而补钙只能增加体内的游离钙,但此时体内并不缺少游离钙啊。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将游离钙转化为结合钙,骨密度才会增加。

这里推荐两个既有效又经济可行的方式:

1. 晒太阳。阳光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而维D有利于骨骼代谢更新。有研究表明,每周三次,每次晒太阳20-30分钟,就能合成身体所需的90%的维D。另外10%,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2. 运动。推荐中低强度的抗阻运动。我们的骨骼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当身体承受和对抗外力时,会对骨骼产生应力。而骨骼的微结构会向更有利于承载负荷的方向优化生长,疏松、承载力弱的位置就会变得越来越坚固。抗阻动作的选择要以多关节参与、脊柱承重的为主,比如深蹲、硬拉、俯身划船、推举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父母,上面介绍的这些内容,其实不止是父母,对于中老年人群都很适用。

在母亲眼里,我们始终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在我们眼里,母亲永远都是天下最美的女人。母亲节快乐!

二十五小时健身工厂位于北京市昌平城区永安路东侧(昌平四中斜对面),由特色健身、大操房、动感单车、台球、乒乓球、 桑拿、拳击擂台、多样化瑜伽、休闲区域等构成,是一家工厂主题特色的俱乐部!欢迎小伙伴来约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