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2月12日電 (楊傑英)12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山西簡政放權再加碼,新出臺的《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覈准和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核備辦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對標先進一流,與國家相比,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覈准各環節整體時限壓減40.2%。與已出臺核備辦法的20餘個兄弟省份相比,山西時限整體做到了全國最短。

山西省發改委主任姜四清在介紹《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覈准和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核備辦法》)時表示,對企業投資項目的核準和備案,就是項目立項,是政府對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建設項目履行管理職責的第一道關口,是執行產業政策、優化產業佈局、防控項目風險、調控投資運行的重要抓手。

2006年3月,山西分別以第185號、186號省政府令,出臺實施《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覈准暫行辦法》《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對規範項目覈准、備案管理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着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這兩個暫行辦法已不符合“放管服效”要求,其管理理念、制度設計、辦理流程、操作方式等明顯滯後,一些關鍵條文與國家上位法發生牴觸,因此迫切需要制訂出臺新的《核備辦法》。

新聞發佈會現場。山西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核備辦法》遵循國務院核備條例,共六章、46條,包括總則、項目覈准、項目備案、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內容,對覈准備案工作作出了統一制度安排。同時,堅持“三對”要求和“六最”標準,在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壓縮審批時間、提高標準化水平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加壓力、體現省情特色的細化制度條款。

姜四清表示,新出臺的《核備辦法》與過去相比,確實有較爲徹底的改進,而改進的基本遵循是兩點,一是貫徹中央要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二是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六最”營商環境要求,實現項目立項管理全國最簡最優。改進優化的具體內容,主要體現在“放管服效”四個方面。即大力度簡政放權,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優化服務載體、提升服務水平及壓縮辦理時間、實現高效率。

去年7月以來,山西開始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先後在全省10個開發區和晉中市展開,然後推廣到全省省級開發區,效果良好,受到國務院辦公廳的肯定表揚。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就是要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及時上升爲法律。

在改進優化的基礎上,《辦法》第三十一條專門對承諾制改革作了規定,賦予其法律地位,這是最能體現山西特色的條款。承諾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的一項重大改革,是營造“六最”營商環境的突破口。

新聞發佈會現場。山西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山西省司法廳對辦法的制定出臺進行了全過程嚴格審查把關。對此,山西省司法廳副廳長李雲濤表示,《核備辦法》是省政府規章,屬於法律範疇,其效力高於政府規範性文件。對《核備辦法》全過程嚴格審查把關。在審查過程中,山西省司法廳按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則,主要從四方面嚴格法制保障。

“應該說,《核備辦法》是今後一段較長時期內政府依法對企業投資項目實行覈准和備案管理的總體遵循和操作手冊,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姜四清如是說。(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