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01

秦淮八豔又稱金陵八豔,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藝才氣俱佳的名妓。

如今去秦淮河,乘坐遊船順流而下,兩岸燈紅酒綠、輕歌曼舞,昔日盛景依稀可見。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古代的妓和現代的妓女是兩回事。她們賣藝不賣身。 不只需要長的絕色傾城,而且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對光臨的客人也非常挑剔,不但得有錢,還得有地位,或者有才華。

到了秦淮八豔這個段位,她們見的男人,都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才子,一般人就是捧着金山銀山她們也不見。

不是客人挑她們,而是她們挑客人。

見客之後,她們也有權選擇是和你唱歌啊,還是喝酒啊,還是乾點別的。

至於到底幹什麼,主要看顏值、才華、是否談得來。

這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唯一自由戀愛的可能性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名妓比那些嫁入深閨,守着個不愛的男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要幸福的多。

雖然她們大多結局悽慘,但她們至少暢快淋漓的活過、愛過。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秦淮八豔分別是:柳如是、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

這其中,柳如是又因其深厚的家國情懷、驚豔的藝術才華,被稱爲八豔之首。

國學大師陳寅恪盛讚柳如是爲“民族獨立之精神”,爲之“感泣不能自已”;並將柳如稱爲中國理想化的人格標本。

先生晚年,眼不能看、手不能寫,口述而由助手筆錄成書《柳如是別傳》。全書八十萬字,歷時十年,是他醞釀最久、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體例最完備的一部著作。

王國維也曾題詩稱讚柳如是,氣節和操守遠高於那些屈膝變節的士大夫們。

02

柳如是,本名楊愛,因讀辛棄疾的詩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改名如是。

因家境貧寒,柳如是從小就被賣給名妓徐佛家做養女;14歲的時候,嫁給了年逾花甲的大學士周道登做侍妾。

周道登對柳如是寵愛有加,常常把她抱在腿上,教她讀詩學文。其他老婆小妾看在眼裏,恨在心中。

周某一死,柳如是就被趕出了周家。爲了謀生,她不得不回到青樓重操舊業。

柳如是天生貌美傾城、聰慧好學,從小在徐佛家受嚴格的藝伎訓練,又在周老爺的懷裏進修了幾年,很快,她就成爲了秦淮河上的頭牌、名妓。

追求她的男人從河東排到河西,爲見佳人,不惜散盡千金。

可柳如是不是誰都見的,和她先後談戀愛的,是當時著名的雲間三子,也就是上海松江一帶最著名的三大才子 — 宋徵輿、李雯、陳子龍。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宋徵輿和柳如是同齡,十五六歲,而且還沒有老婆。

宋徵輿第一次去見柳如是的時候,柳如是在一條船上,有人報告:“雲間三子的宋徵輿來了!”

柳如是躺在牀上慵懶的說道:“他要真想見我,那就讓他下水來吧。”

宋徵輿毫不猶豫的跳到了河裏。當時正直隆冬,河水冷徹心骨。

柳如是甚是感動,命人將宋公子撈了上來,溼漉漉的攬入懷中。

一對少男少女就這樣相戀了,纏綿悱惻,你儂我儂。但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宋徵輿卻顯示出了富二代媽寶男的軟弱。

宋媽媽強烈反對兒子娶一個風塵女子,並且買通地方官府,下了一道命令,說外地來的妓不能在此地營業,要將柳如是趕走。

柳如是拿了一把琴找到宋徵輿:“你看怎麼辦,要不要給我一名分?”

宋徵輿唯唯諾諾地說:“要不這樣吧,你先去避避風頭,讓我再想想辦法。”

柳如是看出了宋徵輿的猶豫不決,於是抄出刀來就把琴砍成兩半,從此終身再也沒見宋徵輿。

對待感情,柳如是拿得起放得下,分手時乾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

宋徵輿後來考上進士,在清朝當的官越來越大。但是一直沒有忘記柳如是。

柳如是和錢謙益隱居的時候,兩人唱和的詞傳遍江湖。宋徵輿看見了特別生氣。他專門寫了一封信,臭擠兌了一通錢謙益,還寫下了一首首懷念兩人感情的詩。

對此,柳如是從不回應。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柳如是和李雯的故事不多,但從李雯自己的詩詞中可以看出,他相當迷戀柳如是。

還有一位,就是陳子龍。他是雲間三子之首,才貌雙全。

陳子龍比柳如是大了將近十歲,不但有老婆,還有妾。他跟柳如是同居熱戀了兩年,甚至這中間還娶了一個妾。

柳如是對他是不離不棄。兩人情切意篤,長居松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

清軍南下,陳子龍棄筆從戎,加入了太湖水上游擊隊,不幸被捕。押送南京途中,經雲間第一橋時,陳子龍乘守者不備,投水殉國,時年四十歲。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陳子龍是柳如是最愛的男人。她愛他的才華、抱負,最愛的,是他的錚錚鐵骨,民族氣節。這本身,也是柳如是自己一生追求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柳如是和陳子龍,是真正的三觀契合、靈魂伴侶。

03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錢謙益和柳如是

陳子龍死後,柳如是傷心欲絕,寫下了許多紀念他們感情的詩歌,其中有大量熾熱纏綿的性愛描寫。

但柳如是這個女人有意思的在於,她可以爲愛不顧一切,但又極具有生活的現實感;既有俠骨,又兼顧世俗。

心愛的男人死了,愛情沒了,那就得爲下半生謀一個好歸宿。

追求柳如是的人多極了,她最終選了一個錢謙益的學生謝三賓。

這謝三賓是富二代,也有一些才華,但其人品低劣,柳如是和他交往幾天就看穿了他的本來面目,要與他分手。

這廝得不到之後就開始耍流氓,各種折騰、騷擾柳如是。

柳如是一看這陣勢,就想要找個能罩得住謝三賓的人。放眼江南,也只有東林黨黨魁,謝三賓的老師錢謙益能降得住他了。

於是柳如是身着男裝,駕着一搜小船,化名“柳儒士”,順流而下,到了錢謙益的府上。

錢謙益也不是一般人,對於女人主動投懷送抱,他沒有一般中國男人的輕視和偏見,而是被柳如是的豪俠之氣征服,二人一拍即合,相談甚歡。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後來還發生了許多事,柳如是欲擒故縱,錢謙益愛火中燒,總之,又美又有才華又有手段的柳如是,把一個大儒迷得神魂顛倒,居然冒天下大不諱,娶她做正房!

結婚那天,錢謙益弄了一艘大船,和柳如是在船上吟詩作對,敲鑼打鼓,昭告天下,明媒正娶。

那個年代,和妓女風流快活不算什麼大事,但要娶其爲妻,則強烈的衝擊了世人的三觀。

而且錢謙益還不是普通人,他是文壇領袖,道德楷模。

於是乎,遊船一路行,喫瓜羣衆一路罵,還有人扔臭雞蛋爛西瓜,好不熱鬧。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04

倆人婚後過了一段神仙般的好日子。錢謙益在虞山爲柳如是修築了一座瑰麗壯美的“絳雲樓”,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歲月靜好。

無奈伉儷情深難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滅亡。

京師失陷,天子殉國,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輾轉向南,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廷,苟延殘喘。

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近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拉着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

船入河中,酒過半巡,錢謙益摸了摸河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一生氣,你不跳我跳,卻被錢謙益喊人給救了回來。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錢謙益剃去頭髮,投降清軍,進京任職。他一身清朝打扮對柳如是說“這般模樣也不錯。”柳如是嗤之以鼻。

柳如是沒有跟隨丈夫進京,毅然留在了南京,並且拿出全部家財,來資助抗清義軍。

1664年,83歲錢謙益病逝。在他死後一個月,錢氏族人向柳如是勒索錢財。

柳如是淡定的說,你們等一下。隨後在屋內懸樑自盡。享年46歲。

她出身青樓,跟過4個男人,爲何被陳寅恪贊爲“理想化人格”?

柳如是當真稱得上是一位奇女子。

對待自己的命運,她永遠上進,永遠爭取,懂得經營,知道好歹。雖然結局悽慘,但畢竟那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就她個人而言,能夠從風塵之中嫁做大儒正妻,而且還是自己真心喜歡、欣賞的男子;一生恩愛,白頭到老。可以說是經營的非常成功了。

對待愛情,她敢愛敢恨,拿的起放得下。追求愛情、享受愛情,但也並非全然爲愛而活。

陳子龍死後,她悲痛欲絕,但並沒有一蹶不振或者自殘自殺,而是選擇了讓自己舒服一些的活法。她嫁給錢謙益,當着他的面對他說,一生最愛陳子龍。

在民族大義面前,她更是鐵骨錚錚,剛強不阿,把那些所謂的讀書人、士大夫比的自慚形穢。

國學大師陳寅恪用10個字總結她的一生,“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並盛讚其爲“理想化人格之標本”。

柳如是一生追求的都是名士般的才情與氣節,她先是愛上殉國的男人,後來又逼着自己老公殉國。皆是因爲一介女流,不能直接表達報負,需要通過男人來實現自己的家國情懷。

感念於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女人已經不再需要通過男人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了。有什麼理想抱負,我們都可以自己去實現。

欽慕名士,不如把自己變成名士;渴望成功,不如讓自己變得成功。

柳如是若生在當今,又當是怎樣的風流倜儻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