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製片公司發出《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風氣的聯合聲明》,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共同抵制偷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爲。聲明對明星片酬給出了具體的限定價格,藝人單集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抑制天價片酬,從官方到製作方,確實經歷了一個階段。去年,五部委曾聯合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爲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隨後出臺的《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指出,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製作方主動“給明星片酬降降火”,有人調侃說是“崔永元舉報明星陰陽合同起了震懾作用” ,可實際上,這也是利益攸關方的自救之舉。

中國影視“高票房低水平”,實際上是生態問題。流量明星少,急需上馬的新片多,有人氣明星就不擔心票房,再加上前些年湧進影視投資的熱錢多,流量明星“供不應求” ,片酬也屢創新高。以爲“流量臉就等於高票房”,勢必會導致粗製濫造。好萊塢巨星的片酬佔製作成本的10一30%,韓國明星的片酬一般佔20%,而我們國家明星的片酬佔比竟然大於50%,甚至超過70%。拿什麼振興國產影視?小鮮肉嗎?你知道爲什麼萊昂納多屢屢爆出爆肥“頹廢”照片?人家是要與曾經的“靠臉蛋喫飯”的日子告別呢。製作費用被明星天價片酬無限擠佔,能拿出高質量作品嗎?影視工業的生產結構和全產業鏈,已經被天價片酬綁架摧毀了。

即便是沒有崔永元的“炮轟明星陰陽合同”,中國影視製作方也要趕緊“自救”。特別是電視,今年到目前爲止,有沒有出現引起熱議的熱播電視劇?有多少人已經好久不看電視劇了?電視劇的危機正在加劇。這種危機絕非上幾個流量明星就可以解決。再看看近年給觀衆驚喜的高票房電影,有哪部是靠小鮮肉的顏值撐起票房?中國影視的自救,當從不迷信流量明星開始,把投資費用從天價片酬中解放出來,確保質量的製作費用不是能省就省,好好講故事,多關注現實話題,讓觀衆回到熱門電視劇前其實並不難。

抑制明星天價片酬的另一面,應該是把實力配角演員的待遇提上去。最近口碑票房爆棚的《西虹市紅富》,其中李立羣、張晨光兩位戲骨演員功不可沒,可知貢獻教科書式演技的老演員李立羣只有10萬片酬?雖說沈騰答應自己給老前輩加50萬片酬,可也說明了影視圈確實是“老臉不值錢”的所在。熟悉香港影視輝煌期的人知道,現在一提到一些經典作品,我們更多感動的往往是一些演技精湛甘草演員的“炸裂演技”。如果把降下來的天價片酬勻一些給實力配角演員,無異是對倒行逆施影視圈的撥亂反正。

明星天價片酬,掩蓋着畸形不合理的影視業生態。它既關乎社會公平分配問題,又在透支中國藝術生產的未來。影視製作方抵制藝人天價片酬,別美其名曰說是在響應國家政策,其實一個是反思,小鮮肉們的“天價片酬” 還不是你們寵縱出來的?還有一個是自救,再不捋順關係“以作品質量爲中心”“對觀衆負責” ,藝術作品水準一再走低,真沒幾個人要看你的作品了。小鮮肉越來越沒市場,正是大勢所趨。

文/程振偉

相關文章